手机使用与乡土社会社交模式变迁研究——以少数民族社区F村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we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社交模式基于亲缘、地缘纽带,带有浓郁的“人情”色彩。近年来,随着移动通讯科技的全面发展,手机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通讯工具。在新媒体与数字传播时代,手机的便携性、即时性、情感性、符号性等特征,使得手机成为了中国传统乡土社会日常生活中举足轻重的人际互动工具,给传统乡土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手机使用与乡土社会相关研究也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热点。目前为止,国内外对于手机使用与乡土社会的相关研究中,在研究内容上,对手机推动乡土社会社交模式变迁进行考察的研究较少;在研究方法上,对所调研社区手机使用情况追踪式的定性研究较少。
  因此,笔者通过在田野点长期的、持续的、追踪性的参与式观察,以智能手机为切入点,从乡土社会社交领域入手,讨论手机对传统乡土社会社交方式及结构的影响。笔者尝试回答:乡土社会居民使用手机进行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对传统乡土社会社交模式有什么样的影响?手机的使用是否扩大了他们原有的社会关系圈,从而推动了传统乡土社会社交模式的变迁?这种变迁又是否打破了千百年来以血缘、地缘为核心的社会关系网络?
  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至第六部分为正文,第七部分为结语。第一部分笔者参考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传播学等与本选题相关联的学科论著及其中的一些代表性研究,试图在文献综述中较为全面地概述目前为止手机与乡土社会的相关研究,为本文的研究交待研究背景及选题的可行性发展和实际应用;第二部分笔者对所调研村寨的自然地理与通讯环境、历史溯源与家族往来、社会经济与信息交互三个方面进行整体概述,呈现出村寨基本概况,同时凸显该地区传播环境的特征,为后文谈到不同时代传播媒介的变迁及社会交往情况提供宏观背景;第三部分为村寨传播媒介的变迁,笔者以村寨一位75岁老人生命史访谈材料为基础,描述现代化进程中该村寨居民在不同时代使用不同传播媒介进行社会交往的历史图景,从而引出手机进入乡土社会的契机与过程;第四部分是村寨不同居民群体使用手机情况的文本建构,笔者重点突出了不同群体使用手机进行社会交往的标志性特征、熟练程度及使用需求差异;第五部分笔者基于前文的文本建构,聚焦手机使用前后乡土社会社交方式中社交话题、社交对象、社交空间三个重要维度的变化,讨论手机推动乡土社会社交方式变迁;第六部分探究手机使用与乡土社会社交结构变迁,既是前一章节的延伸,也是对全文研究问题的一个聚焦和提炼;第七部分结语是对全文的梳理,既对本文核心问题手机使用与乡土社会社交模式变迁进行总结,也基于手机使用与乡村之变,讨论变化中传统乡土性的延续。
  通过笔者的研究表明:手机端移动互联平台给乡土社会传统社交方式带来了无线可能性,模糊了亲缘与地域的界限。通过手机,乡土社会居民们的社会交往不再局限于此时此刻,压缩了时间、跨越了空间,打破了周遭世界的局限,蔓延至共同世界同陌生人进行交互。同时,乡土社会社交方式变迁又进一步影响了社交结构:其一,从熟人社交到陌生人社交,虚拟社交空间中“人情”社交与“无人情”社交开始糅合,人情社会逐步解构;其二,在手机端移动互联海量信息席卷下的乡土社会,长老权威逐步弱化,青年领袖逐步凸显,权力结构开始转移;其三,传统亲密关系因手机端的网络世界受到冲击,产生裂痕。基于以上,本文论证了手机是推动传统乡土社会社交方式,乃至社交结构变迁的重要因素,每一个人都通过手机端移动互联平台生发了新的社会关系网络,扩大了交际圈。但我们仍需看到传统乡土社会社交观念中的乡土性并没有消失,在线上的虚拟社交空间中乡土社会的亲友乡邻依然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其他文献
“油茶饮品”是云贵高原东南缘“新月形”地带多个民族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事项。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文献梳理发现,以往对油茶饮品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以油茶饮品为媒介,对单一民族文化展开全方位的探讨;二是对食物的获取、生产和消费进行解析,探寻油茶饮食文化的起源、礼俗和流变;三是探讨油茶饮品在社会、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功能,以及对不同民族间油茶饮品的加工进行比较分析。遗憾的是,相关研究并未对各民族油茶饮品烹制方法等要素为何会趋同而展开深入的探讨,即对油茶饮品并非单一民族的文化专利做出解释;亦未对油茶饮品形
从古至今,藏族的丧葬习俗呈现出形式各异、内涵丰富的面貌。纵观藏族社会历史进程,从史前时期的最初土葬到苯教文化时期土葬风靡藏区,再到佛教传入藏区后天葬、火葬、塔葬等的风行,藏族丧葬习俗不仅始终贯穿于藏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是造就了藏族丧葬习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首先,本文从藏族丧葬习俗的产生及其历史沿革展开,对藏族丧葬习俗产生的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面貌进行分析,并简要介绍藏族史前时期、苯教文化时期、藏传佛教文化时期的主要丧葬习俗。认为藏族丧葬作为一种民俗仪礼形式的习俗,它的产生与传承不是偶然
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是什么,民族地区高校激发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是什么?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区域实践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和现实思考。然层层剥笋地理论追问和现实考量,究其根源则不难发现,其众多的内外因素中,科技创新,特别是高校科技创新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动力之一。高校科技创新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这既有世界发达国家高校科技创新激发产业升级的先行案例,也有中国高校科技创新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本土实践的成功示范,还有民族地区高校科技创新助力经济转型的地区特殊性
隆湖移民区是以汉族为主要聚居群体的移民区域。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经济飞速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例如城镇化过程中的文化冲突、心理适应等问题,随着“依法治国”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关注法律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法律人类学作为人类学、民族学和法学的交叉学科,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早在马林诺夫斯基《蛮族社会的犯罪和习俗》一书中就用大量的田野纪实向人们展示了蛮族社会的宗教礼仪和社会制度,这也是法律人类学的雏形---着重于个案纪实和功能问询。
  本文在进行田野纪实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
当今世界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之一就是环境问题,并且环境问题的特点也是全球性的。沙漠引起的环境问题亦是如此,就如本文提到的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所导致的土壤沙化碱化,土地荒漠化,再加上处于沙漠边缘,甚至出现沙暴天气等灾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因此,在当前学术背景下,面对这个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同难题,我们需要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加强这一领域的应用性研究。
  本文着重通过田野调查来进行沙漠边缘地区人类文化适应的研究。本文根据人与沙漠的关系,提出了人类对待沙漠的三种模式,即退避模式、防治模式、获利模式,对这三种模
孟子把人性归于善,认为教育就是扬善抑恶;荀子把人性归于恶,认为教育就是弃恶从善。不管是“人性善”还是“人性恶”,教育就是要教人抑恶扬善、引人向善。“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特质内涵和最核心的价值。我校在科学发展的路上,把“善的教育”作为一面旗帜引领学校特色化发展。  我校在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了培育至善之校的办学目标。培育至善之校,就是坚持“向善崇高”的办学理念,秉承“诚正为公”的校训,创
期刊
本文以一个西北纯回族农村为田野点,分析了当地回族生育观念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首先,文章从生育目的、生育性别、生育数量和生育质量四个维度描绘了当地回族生育观念的现状。在生育目的上,村民们既将生育看做祖辈遗留下来的一种习惯,也将生育纳入功利性考虑的范围。在生育性别上,村民们的观念还比较传统,认为男孩在务农、养老、传宗接代以及增强家庭声望方面相比女孩更有优势。当然,现实情况也让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淡化了男孩偏好的观念,认为“现在的儿子还比不上女儿”。在生育数量上,该村绝大多数人都不主张只生育一个孩子,“一男一女”是
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的基本功和看家本领,而“模拟课堂”是测试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一种形式。为测试拟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丽水市于2015年8月开展了以“模拟课堂”为形式的课堂教学能力面试。面试共有68位科学教师参加。从面试的总体情况看,大部分教师能基本按照“模拟课堂”的特点上课,但有相当多的教师在“模拟课堂”的时间调节分配、师生互动交流、教学内容安排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还有部分应试者
期刊
本研究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的沙毕纳尔为主要考察对象,以该乡的呼吉尔特村、库热村、巴合勒克村(多勒肯村)为田野调查点。从民族学的视角出发,以文化变迁、社会记忆和族群认同等相关理论为依据,结合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将他们的历史迁徙轨迹进行详细的梳理,力图清晰的还原其历史过程。重点考察这一群体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变迁过程,尝试分析其发生变迁的轨迹、原因等,最终完成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民族志的写作。希望本研究能为其他与之类似的群体,在研究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提供参考。
  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