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家庭收入差距的比较研究——基于权力分配的视角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wuyao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问题一直以来是中国经济的焦点问题,经济不平等制约着经济稳步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贫富差距的弊端日益凸显,两极化不仅体现在城乡之间,城市内部和乡村内部也呈现严重的两极化趋势。中国是人口大国,而人口结构中农村人口占较大比重。因此解决好农村经济不平等问题关乎整个国家经济稳定水平,经济健康发展情况。国家对扶贫工作的重视,对再分配公平性的强调使得贫富差距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但是农村人口之大对中国来说仍然一个比较沉重的负担。因此,研究好我国农村内部经济收入差距问题成为政府和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利用农业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本文以家庭为单位,将样本划分为村干部户和普通村民户,并对其经济状况做比较研究。根据公共选择理论对村干部和普通村民户之间的收入差距原因做猜想,采用多元回归和多项分对数模型(Multinomial Logit model)检验并估计两种家庭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再依据布劳的社会分化理论采用布朗分解方法将各因素分解为权力因素组和非权力因素组,从而分解出各因素组对差异的贡献率。本文主要框架结构设置如下:  第一章为导论。主要就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与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以及现有文献对本文的启示,本文可能的创新和存在的不足等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第二章为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本章首先界定了两个主要概念,即权力与权力分配、财富分配的概念;之后从官僚经济理论、寻租理论、社会分化理论这三大理论作为本篇文章的理论基础,并且解释此理论与本文分析思路的联系,以及对本文研究问题做了理论的解释。  第三章是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数据选用农业部固定观察点的数据。在解释变量的选择上,主要将变量分成几大块,第一块是家庭特征变量包括家庭规模、家庭负担系数(大于60和小于16岁的成员占家庭规模的比率)、家庭所在的地区。第二块是家庭人力资本变量包括户主的年龄、家庭平均教育年限。第三块是实物资本变量(家庭经营耕地面积)、第四决是根据本文所要使用的研究方法而特加的变量,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变量。模型的选择上选用随机效用离散选择模型(Multinomial Logitmodel)和Brown分解方法分解不同收入组内和组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第四章是实证分析过程与结果。本文首先通过T检验得出本文村干部家庭收入和村民家庭收入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下文也正是围绕这一社会现象做分析并试图分解其中的差异在何处。第二步即用家庭收入决定模型分析各个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最终选用本文核心模型,随机效用离散选择模型对各个因素做进一步分解。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村干部户与普通村民户经济收入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家庭禀赋因素即非权力因素和非家庭特征因素即权力因素均对家庭收入差距有显著影响,然而两者所占的比重却不尽相同。由此可知村干部与村民家庭经济收入的差距不仅来源于家庭禀赋等异质性因素,也可部分归因于不平等性因素。  第五章是实证分析过程与结果。首先,汇报Multinomial Logit模型的最终估计结果,根据具体结果分析出导致最终结果的主要原因: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公、不同群体的不均等赋权、公共权力的隐性收入。其次,根据这些原因针对性的提出政策,及处理好三对关系。其一:在资源分配上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其二:社会分化系统中处理好异质性与平等性的关系;其三:公共权力领域处理好权力与监督的关系。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急速发展,需要技术性、复合型的大量人才,借此也推动我国的教育体制不断深入发展与改革,扩大中职学生的招收规模,以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快速扩招的中职学校道路上,虽然学生的整体数量在增加,但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偏低,其中初中阶段的大量“后进生”涌进中职学校,由于这些后进生在学习态度与能力,生活习惯与方式,思想道德与遵守纪律等情况,均不如人意,若不好好加以管理,很容易影响整个班级的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动摇的基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户收入的提高。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日益扩大,并集中反映在财产性收入的差距上。按照近现代一般的经济理论和金融理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改善、农户收入水平的增长和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金融业发展均保持着相辅相成的关系,能够呈现出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关系。因此,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改善,能够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英语在社会竞争中的优势和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在英语的学习阶段,中职英语教学的作用不容小觑。教师的课堂教学历来都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优化和创新课堂教学策略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应用英语,而语言的应用离不开语言环境,语法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和关键。本文就语境学习和教学策略两方面着手,研究如何改革和创新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敢于开口
2009年9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10%的县市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工作。最新报告表明,2012年底“新农保”将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①。与此同时,
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领域,它在教育领域也引起了一场变革,使教育观念、模式、方法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表现是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在语言教学中也起着日趋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能充分利用形、声、色等大量多样化信息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恰当利用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中学英语教师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首选途径。  一、现代信息技术
《word综合应用》是检查学生对Word操作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完成了Word文档制作学习的前三节),基本掌握了Word2003的基本操作技能:文稿的新建、文字与段落的格式设置、文本框与各种图片的插入、表格的制作、页面设置等。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没有真正地把信息技术知识和所掌握的关于Word操作的基本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所以组织此次活动目
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公务员需要从公共职能的指挥者向公共服务的协调和供给者上转变,要求公务员要进行自我约束,加强组织认同,建设高效、廉洁、文明、和谐的为民政府。然而,当前政
摘要:词采华丽,是历来人们对曹植诗赋的一致评价。在《洛神赋》中,曹植同样使用了华美的语言,塑造了洛神绝美的容貌和淑美的气质德行。笔者认为洛神即是曹植理想的象征,本文主要从《洛神赋》凝练准确的用词上,结合曹植坎坷多舛的人生经历,试论作者对理想幻灭的怨诽和执着。  关键字: 理想 雅怨 执着  《洛神赋》主要塑造了两个人物——君王、洛神。洛神是一位美丽纯洁的女神,从她飘忽不定的举止、哀厉弥长的长吟、掩
摘要: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交往与合作能力影响着人们事业的成败。如何让学生在小学期间,就培养起一种团队精神,使其具有良好的交往与合作能力?本文结合小学英语教学,从激发学生兴趣、利用课堂学习、创造性思维培养和创设语言环境入手,探索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  关键字:英语教学 交往能力 合作能力  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促进的过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