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近视是眼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美国近视的患病率为25%,然而在亚洲近视的患病率有报道高达80%。1995年我国在全国普查2百余万人,其中大学生近视眼患病率为60%~70%。教育部和卫生部2000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学生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二位。近视眼在临床按病因可分为单纯性近视(又称生理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pathological myopia,PM)。其中病理性近视眼又称高度近视或恶性近视,是一类与遗传有关的近视眼,指的是屈光不正在-6.00D以上和/或眼轴长度>25.50mm。并伴有眼轴延长和眼底萎缩变性等病变的遗传性致盲眼病。单纯性近视是一类主要与环境因素相关的近视眼,发病一般在青少年发育时期开始,且随发育停止而渐趋稳定。近视眼的诸多并发症可以严重威胁患者的视功能,其中视网膜脱离便是其中很值得注意的一项并发症。而视网膜脱离发生的危险因素即包括近视、视网膜变性和裂孔出现、玻璃体液化和后脱离。来自1993年的一项大型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近视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明确相关因素,-1.00~-3.00D的近视可使视网膜脱离的发病率提高4倍,>-3.00D的近视使视网膜脱离的发病率增加10倍。高度近视使视网膜脱离的发病率增加15倍。格子样变性作为一个风险因素使每个屈光等级视网膜脱离的发病率增加10倍。一个高度近视伴有格子样变性患者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概率约为一个正视不伴有格子样变性患者的200倍。早期各家有关近视患者周边视网膜变性的患病率及其和眼轴的关系不尽一致甚至还互相冲突。通过对先前文献的阅读可以发现先前大部分研究的本质缺陷为回顾性研究,而病例的收集以医院为基础皆为有症状的患者,所以存在有标本偏倚。临床上,我们发现视网膜脱离在年轻的近视患者中并不少见,行眼底检查大部分皆有明确的格子样变性伴裂孔的出现。而大学生是年龄段相对集中的近视高发群体。所以本文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对大学生近视者行眼部的检查以了解在这一特殊的群体中周边视网膜变性的病变特征和近视屈光度、眼轴长度、玻璃体腔深度的关系,并结合以前的资料分析周边视网膜变性在年轻的近视者中导致视网膜脱离的危险性,以期对相同的人群中出现类似的病变时有助于临床医师决定实行眼部的检查和提供预防性治疗方面的参考;同时通过对周边视网膜变性在各个屈光度组及各眼轴长度组检出情况的比较分析,探讨周边视网膜变性的发病机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学校体检资料显示为近视并通过筛查符合我们的纳入标准的本地区大学生近视者中按一定比例随机抽取178位大学生,通过对其解释本项研究的意义和目的,及需要配合测量及检查的项目的安全性,178位学生均同意配合检查,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方法:178位大学生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进行了包括角膜曲率测量、睫状肌麻痹验光、眼压测量、A超眼轴测量、间接检眼镜及Goldmann三面镜检查周边视网膜并详细记录测量及检查结果。收集的数据用频数描述各组的生物学测量因子,统计分析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t检验比较各组生物学测量因子数的均值是否有差异;卡方检验各组计数资料之间有无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以a=0.05作为检验标准。结果一、178位平均年龄为21.30±1.57岁(范围=17.00~25.00岁)的大学生近视者共334只眼接受了检查,平均屈光度为-3.75±2.90D(范围=-0.50~20.25D)。平均眼轴长度为25.04±1.24mm(范围=21.00~31.21mm)。高度近视眼中高眼压的检出率为2.82%(2眼)。二、大学生近视者近视屈光度和眼轴长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r=0.92,p=0.000)。三、各种周边视网膜变性中检出率最高的为非压迫变白即WWP(83眼):检出率为24.85%;其次为霜样变性(39眼):检出率为11.68%;格子样变性(30眼):检出率为8.98%,位居第三;以下依次为囊样变性、裂孔、蜗牛迹样变性、色素样变性,1眼(0.30%)格子样变性伴视网膜萎缩孔者发生局部视网膜浅脱离。有周边视网膜变性眼和无周边视网膜变性眼比较玻璃体腔深度有显著差异(P<0.05)。四、各种周边视网膜变性中格子样变性、视网膜裂孔及视网膜脱离的发生和眼轴的延长呈显著正相关(P<0.05)。五、大学生近视者中格子样变性的病变特征为大部分位于赤道部至锯齿缘之间,呈长椭圆形或长带形平行于角巩膜缘,多可见变性区域内黄白色点状沉积物,典型的鱼刺样网格线少见,视网膜裂孔的检出率为3.59%。格子样变性在颞上象限(占65.79%)检出率最高。结论一、大学生近视者近视屈光度和眼轴长度显著相关,和角膜曲率无相关性。二、大学生近视者具有较高的周边视网膜变性的检出率且周边视网膜变性和近视屈光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有周边视网膜变性眼和无周边视网膜变性眼比较玻璃体腔深度有显著差异。三、格子样变性、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的发生和眼轴长度呈显著正相关。四、格子样变性的在大学生近视者中检出率为8.98%。具有早期格子样变性的特点:即位于赤道部至锯齿缘之间,呈长椭圆形或长带形平行于角巩膜缘,多可见变性区域内或变性边缘黄白色点状沉积物,典型的鱼刺样网格线少见。伴发视网膜裂孔的检出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