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社会理论及其时代价值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e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方社会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东方社会特征、性质及命运的理论建构,这一理论的生成历经了由“雏形初具”到“全面论述”再到“完善发展”三个阶段。通过对《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人类学笔记》《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及《跋》等著作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对东方社会的关注始于对印度历史命运的讨论;在明晰亚细亚农村公社历史方位和性质的基础上,马克思立足俄国特殊的“历史环境”,完成了对俄国特殊发展道路的理论建构;随着世界历史进程的推进,恩格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俄国“缩短”发展历程的现实可能性,并将东方社会理论普遍至广大东方国家。至此,东方社会理论体系形成。从理论层面看,东方社会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解剖东方机体的产物,主要对东方社会的历史地位、社会结构、发展道路及未来走向等核心问题作了科学阐明。东方社会理论本质上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续写”,更是完整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脚注”。这一理论的蕴成不仅丰富了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使社会形态学说更具象化,更是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世界历史思想。同时,东方社会理论内潜着丰富的辩证法灵魂,坚持了生产力尺度与价值尺度、历史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社会发展统一性与多样性、世界视野与民族特色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为广大东方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进路和原则遵循。从实践层面看,东方社会理论在20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中由理论假设走向自我确证。首先,20世纪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在实践形态层面证实了东方社会理论的现实可能性,东方社会理论的核心要义被进一步承继、发展和创新。但与此同时,现实社会主义国家遭遇困境的事实,需要我们对东方社会理论的科学价值和实质精髓做出深刻的反思。事实上,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困境并没有“证伪”东方社会理论,东方社会理论蕴含着历史价值与历史限度二重性,现实社会主义实践遭致挫折的缘由在于东方国家没有认清跨越发展的历史限度,同时在发展中或违背、或丢弃了东方社会理论的辩证方法论精髓,脱离了现实社会主义国情,最后致使其走向发展囹圄。虽然当下的中国社会与东方社会理论诞生时的历史语境已大为不同,但这并不妨碍东方社会理论的理论穿透力和科学价值,其内蕴的实质精髓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持续发展仍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首先,立足东方社会理论,可以很好地回应“补课论”、“国家资本主义论”、“特色资本主义论”等错误论调,明晰中国道路的本质和方向,确证其历史合法性与必然性。其次,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要吸纳资本要素补齐生产力的“短板”,在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中扬弃落后因素,涵容现代性元素。同时也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实现对资本逻辑的社会主义建构,从而尽可能避免资本所带来的经济危机、生态危机及人的发展危机。最后,东方社会理论的价值意蕴规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要坚持“人民中心”,以“三个统一”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历史地段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色,承载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在城市更新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今,历史地段的更新已从过去的只关注空间层面逐渐渗透到了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更新的主体也从单一的政府主导逐渐被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合作所取代,且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仅导致在过去阶段比较稳定的因素开始出现了变化,同时也形成了诸多对城市发展存在重要影响的新因素,在此背景下倘若继续使用传统的规划方法可能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决定学前质量的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幼儿园教师。在幼儿教师梯队中,之前几乎都是清一色女性,现如今男性群体在最近几年的数量逐渐上升,而关于幼儿园男教师的相关研究也在随之增加,不过其中大部分主要指向男教师对于幼儿发展的影响,或者是社会对于幼儿园男教师的看法,关于男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则关注较少。本研究基于这一问题,从关键事件出发,采用个案研究的方式,选择了一位有着
学位
优秀的学校文化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中学阶段是学生树立三观的关键时期,国家、社会和家庭对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期盼越来越高,而时代环境的变化和优质教育的诉求也有中学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些都需要中学校长文化领导力的引领。在最新的颁发的《校长专业标准》中,均把“营造育人文化”作为中学校长的专业职责,进一步强调了要提高校长的文化领导水平,亟待对校长文化领导力的开展深入研究。本研究主张从学校文化
在大数据时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衍生出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深深地改变着人们的社会交往和生活方式。个人信息在科技的创新应用中日益发挥出基础性的巨大的资源性价值作用。但随之而来的是大数据开发挖掘所带来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滥用等问题,公民的信息权益正受到一定的威胁;同时使得个人信息保护与个人信息利用之间利益冲突呈现出日益明显的趋势。目前国内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个人信息权内涵及其具体保护措施等
随着21世纪初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与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农村地区适学年龄儿童不断减少且存在流出严重的现象,导致农村地区学校规模不断缩小,出现了大量小规模学校,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短板与痛点。但随着国家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与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深入探索,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扶持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小规模学校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基于小规模学校发展的现
失业理论是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尽管马克思没有关于失业问题的著作,但在《资本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经典著作中都对失业问题有过相关论述。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对剩余价值的追求驱使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不变资本增加、可变资本下降,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减少,出现失业人口。失业让工人阶级忍受贫困和奴役,同时作为劳动力的“蓄水池”对资本主义
现存徐偃王传说的结构由八项功能组成:“奇异诞生”,“接受考验”,“通过考验”,“成为首领”,“战败”,“逃亡”,“建设当地”,“死后成神”,这些功能以徐夷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为历史根源。自少昊时代起至西晋末年晋室南渡,功能的数目随着徐夷发展阶段的更迭而逐渐增多。但直至当代,八项功能的排列顺序仍保持不变。本文第二章探讨了第一、二、三项功能的产生与演变。徐偃王传说最初只是流传于徐夷内部的祖先诞生传说,
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迅速、医疗技术蓬勃推进的前提下,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世界性问题。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老年人逐步摆脱了“只存钱不消费”的老印象,其消费水平呈现上升趋势,需求开始向高层次、个性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积极参与信息社会的老年人不可避免地暴露在更多诈骗分子精心设计的骗局中。这种情况下,老年人是否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将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对诈骗信息乃至所有新鲜信息
教育变革越来越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为了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特征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教师评语作为影响学生学业表现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评语研究日益成熟,开始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但仍未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相结合。本研究采用情感分析的方法对教师评语中与学生学习力和评语类型相关的情感因素进行提取,旨在探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