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越南中药“红球姜”内服、外敷和对患处针刺治疗的临床观察,揭示红球姜减轻或控制膝骨关节炎的可能作用机制,为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法。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红球姜片30g煎汤取汁200ml内服,生红球姜50g加白酒50ml捣碎外敷患处,同时予以患处针刺治疗。口服汤药和药物外敷1次/日,外敷药物持续时间:每次4小时。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两组患者针刺每日1次,针刺穴位、方法一致,膝部阿是穴采用浅刺、围刺针法,每次留针30min,间隔10min行针1次,10次为1疗程,共3个疗程。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定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LEQUENSE膝骨关节炎严重程度指数及实验室检查观测指标(SER、CRP)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和疗效评价。结果: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有差异性,且治疗组由于对照组。2.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显著,两组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临床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3. WOMAC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WOMAC评分的症状均有改善,单项症状比较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4. LEQUENSE膝骨关节炎严重程度指数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治疗方法均明显降低LEQUENSE膝骨关节炎严重程度指数的积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5.两种方法治疗后患者的血沉、C-反应蛋白、安全性观察均无差异(P>0.05)。6.治疗观察期间及疗程结束,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头晕头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皮疹及皮肤破损等明显不良反应与副作用。结论:通过对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运用越南中药“红球姜”内服、外用结合针刺治疗,可显著改善关节酸痛,局部肿胀,屈伸不利,局部畏寒,腰膝酸软,四肢乏力等症状,而且明显副作用与不良反应,提示红球姜内服外用结合针刺的方法,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安全有效的疗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