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教学法激发学习者学习动力探究:以本科二级学院英语课堂教学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_q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通常被认作是以一种交流工具。它最主要功能是促使人与人之间建立和保持联系。英语教学就是这样一种交互式语言活动。而课堂是一个发生多种联系的地方。它向学习者提供了很多习得语言的机会。研究表明课堂互动对提高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这里指英语)的成绩和教学效果十分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在科学和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语言的教学方法。交际教学法已被广泛应用。我国的第二语言的教师们逐渐认识到课堂互动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作用。他们开始由传统的“讲”课模式向一种能够给学习者提供更多课堂参与机会的协作模式转变。这种课堂教学远景吸引了笔者的兴趣。因此他将以自己所在学院为例,对互动教学法做进一步研究。  就从学习外语的规律及理论来说,社会建构理论、语言教学和学习交流理论是互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它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刺激他们学习第二语言的动机,帮助他们独立而主动地学习。事实上,交互教学法也通过合作与交流帮助老师们建立一种互动的环境。因此教与学都能很高效。  这篇论文对提升学习者综合素质这一根本目的深表关注。致力于研究调查交互教学法及其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对学习者反应的影响。笔者通过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及会话分析法观察其所在学院两个大二年级非英语专业班级的公共英语课堂情况。  本篇论文共分为了六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作者介绍了在大学英语课堂学习中动机和互动教学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也提出了这篇论文主要阐述的问题。本文的第二和第三部分分别讲述了互动教学和学习动机的理论和研究,并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也提出了“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必须经过课堂的互动教学”这一理念。第四部分阐述了动机和互动教学的研究现状。第五部分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第六部分是结论。  笔者希望这篇论文会对有效的英语教学及如何引导学习者有效学习有一定帮助。
其他文献
创造性叛逆是必然存在于翻译过程中的现象。法国社会学家埃斯卡皮最早提出创造性叛逆,将一切翻译活动都视为一种创造性的叛逆。我国学者谢天振将此概念引入中国,他将创造性叛逆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宏观大背景下,电影被认为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各国之间文化交流中担任重要角色,其文化地位日渐提升。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电影兼具商业性与艺术性。,经
在奥尼尔熠熠生辉的人物群像中,女性人物占了三分之一。然而,对于他的女性人物,不少评论家却持否定的态度。他们认为奥尼尔“没有摆脱西方文化和文学中流行的传统的男性观点
外国文学名著在中国的翻译始于林纾。林译小说滋养了一批现代作家的成长,随后中国陆续出现了文学名著的复译现象。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文学名著的复译现象开始变得
  本文的理论框架参照诺思洛普·弗莱(NothropFry)的神话与原型批判主义理论,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比较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长篇小说《简·爱》和《维莱特》这两部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在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语言是跨文化交际的一种主要途径。而习语作为语言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毫无例外地展示了一种文化所固有
吡啶作为应用最广泛的杂环化合物,在大多数应用领域具有其他物质无法替代的作用。2007年全球吡啶的消费为11.8万t/a。在2003~2007年间,世界吡啶产能的平均增长率为8.7%,超过了
1 合成原理rn根据文献资料报道,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的合成方法主要有3种:一是以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醛为原料,经氧化反应制午[2];二是以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
多元文化为美国少数族群创造了更为宽松的社会环境,正是在这种社会文化氛围下,美国华裔文学在近二十年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新生代华裔作家一员的任碧莲的文本不仅敢于涉足“危险
3-甲基吡啶(3-MPD)与4-甲基吡啶(4-MPD)主要来源于吡啶、3-甲基吡啶合成的副产物以及煤焦油,但由于两者是沸点十分相近(分别为144.14℃、145℃)的同分异构体,依靠传统的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