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经济分析”文章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lgfdjligjregjmre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人们发现语言中的模糊现象以来,在哲学、语义学、语用学领域等,许多学者都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然而语用学的研究对于英语模糊语的实际运用具有更直接的指导意义。模糊限制语作为模糊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但在新闻文体分析中的中英文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一直没有受到重视。我们认为,中英文“经济分析”文章中的模糊限制语对比研究有利于中国读者在阅读国外经济新闻时能洞察作者隐藏的观点,了解更多的经济发展趋势,也有利于中国学生在学习用英语写“经济分析”文章时,更熟练地掌握模糊限制语的用法,同时还有助于翻译者在中英模糊限制语互译的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 本文试图在Prince et al和Hyland的模糊限制语语用分类的基础上,对中英文“经济分析”文章进行较系统的对比研究。文章在介绍模糊限制语的定义、分类以及国内外学者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的研究之后,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统计分析中英文“经济分析”文章中的模糊限制语状况。随后,文章阐述了在中英文“经济分析”文体中模糊限制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文章还结合Grice的合作原则对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进行解释。文章在结语中讨论本研究在教学、翻译以及阅读方面的实际意义,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其他文献
推进集中型城市化,打造首都经济圈,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同许多大都市一样,北京、天津在其发展过程中正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难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
关于“了1”的使用条件,语法学界一直在探索但迄今未有定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了1”是个突出的难点。本文对过去时里“了1”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描写,并对其隐现问题进行了初
会话含义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引起了哲学家、语言学家、心理学家的普遍关注。本文从产生会话含义的认知基础入手, 结合Sperber & Wilson对交际中意义的层次性区分,对会话
汽车工业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由最初的纯机械系统,发展到如今的机电液一体化系统,并正在向智能化阶段迈进。目前,配备一级、二级驾驶自动化系统的量产车型已经进入市场,国内
传统翻译研究注重译本研究,没有充分重视翻译过程的研究。近些年来,不少翻译界的专家学者尝试从不同角度、运用各种理论来描写和解释翻译过程。但是,由于人脑内部机制复杂,并
目的探讨分段梯度随访模式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
HSK(高等)一直采取主观性书面表达的考试方式,随着参加考试的人越来越多,HSK(高等)主观题的阅卷工作出现了很多困难,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了能够使HSK(高等)考试越
本文是对高密方言中的比较句进行语法、语义和语用这三个方面的研究探讨。对于方言中的比较句前人已有很多的研究,但是他们要么是对方言比较句的具体句式进行了罗列,要么只是
在当今社会中,新闻语篇是最具影响力的书面语篇之一。在人们的印象中,新闻语篇应该不带有任何偏见的成分,应该能够公平,客观,真实地反映新闻事件。但是新闻报道的社会属性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