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影响人体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xing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合理的运动训练能改善动脉弹性功能,从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这几乎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由于运动调控动脉弹性功能的机制复杂,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方案(类型、强度和时间等)的选择仍然缺乏一套客观、定量的评估标准。研究表明,心率、血压、流速、搏动指数、动脉直径、表观杨氏模量、剪切应力、周向应力(应变)、振荡剪切指数、动态阻力、外周阻力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在运动诱发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即时改变(即时效应)以及力生物学适应性重建(长期效应)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具备成为间接评估运动训练效果的客观、定量指标的潜力。但是,由于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运动干预、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即时效应和长期效应之间的定量关系仍不清楚,血流动力学参数能否作为评估运动训练效果的客观、定量化指标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颈总动脉汇集了来自上游心脏和下游脑血管床的血流动力学信息,是检测和评估心脑血管功能的重要“窗口”。因此,本论文基于颈总动脉处的直径、血压和轴心流速波形,利用经典的血流动力学理论建模,计算分析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在急性运动干预和长期运动训练后的变化,对不同强度急性运动干预影响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即时效应及其短期动态变化规律、以及长期运动训练影响颈总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力生物学长期效应进行了研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针对运动强度与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即时改变之间的关系问题,通过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与建模分析,明确了急性运动干预强度与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即时效应的定量关系。通过检测分析不同强度急性运动干预前后受试者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即时改变发现,急性干预运动强度与动脉硬度指数,表观杨氏模量,血流速度,剪切应力,搏动指数和振荡剪切指数等血流动力学参数之间均存在线性定量关系。低强度干预后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明显改变,运动强度在50%-60%心率储备能够有效影响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而大于此强度部分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变幅度则持续增加,这种改变可能诱发心血管事件;平均动脉直径与平均剪切应力呈高度负相关。血流速度与剪切应力呈高度正相关。最大血流速度与搏动指数呈高度正相关,与动态阻力呈高度负相关。最小血流速度与最小血流量率呈高度正相关,与搏动指数和振荡剪切指数均呈高度负相关。这些结果不仅明确了急性运动干预强度与血流动力学即时效应之间的定量关系,而且为通过直接检测动脉直径或流速的改变间接评估血流量率、搏动指数、剪切应力、振荡剪切指数和动态阻力的变化提供了依据。(2)针对急性运动影响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时间进程问题,通过检测不同强度急性运动干预后人体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时间窗”效应,揭示了急性运动干预强度影响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短期动态变化的规律。通过检测分析中等强度和高等强度的急性运动干预后不同时间受试者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值,发现中等强度的急性运动干预后只有少部分血流动力学参数随时间发生显著性的短期动态变化,30分钟后这些参数基本恢复至静息水平;而高等强度的急性运动干预后大部分血流动力学参数发生显著性的动态变化,30分钟后部分参数,如心率、动脉硬度指数和振荡剪切指数仍没有恢复至静息水平,提示高强度急性运动干预后改变的血流动力学参数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至静息水平。这些结果可为在急性运动干预后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监测提供有效的检测“时间窗”。(3)针对长期运动影响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变问题,通过横向对比与纵向干预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阐明了长期运动训练影响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长期效应,以及应对急性运动干预后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变的变化情况。首先,通过横向研究运动员与普通受试者在静息状态及急性运动干预条件下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即时值的比较,发现静息状态下运动员的血管弹性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明显优于普通受试者的血管弹性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参数,运动员应对急性运动干预后,其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变值也明显低于普通受试者的改变值;其次,通过纵向研究长期中等强度运动训练对普通受试者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以及运动训练过程的不同时间节点,应对急性运动干预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变,发现长期中等强度的运动训练可有效改善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血管弹性功能,同时提高颈总动脉应对急性运动干预的“抵抗”能力。综上所述,本论文明确了急性运动干预强度与血流动力学即时效应之间的定量关系,揭示了急性运动干预影响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时间窗”效应,阐明了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受长期运动训练影响的长期效应与其应对急性运动干预的“抵抗”能力。同时,本文还揭示了影响普通受试者静息状态和急性运动干预状态下,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变的时间进程特征。这些结果为监控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选择科学合理的运动方案,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一定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对于一个连续优化模型来说,通常它由两部分变量构成,一部分变量是参数变量,另一部分变量是决策变量.所谓一个正问题,即当参数变量已知时进而来求解最优决策变量的值.而有些实
伴随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径流序列表现出非平稳性及复杂性特征。研究流域径流的非平稳性特征并开展预测,可为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指导。论文以澄碧河平塘水文站以上流域为对象开展非平稳性特征分析及预测研究,其主要工作内容与研究成果如下:(1)运用趋势分析、突变分析、周期分析和演变趋势持续性分析方法对流域平塘水文站月径流进行非平稳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55a月径流中,一月、三月、六月、十月和十二月呈增加
介晶(mesocrystals,MCs)是一种由纳米晶以结晶学有序的方式自组装形成的具有纳米超结构的新材料。介晶因其独特的分级结构而具有比单晶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比多晶更高的
沸石分子筛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在吸附、催化、分离等方面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开发沸石分子筛绿色高效的合成路线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利用层状硅酸盐麦羟硅钠石为硅源转晶
随着微纳器件与系统集成度的不断提高,微纳器件逐渐从单一平面结构发展为三维结构。微纳尺度三维结构在电子信息、生物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制造技术对三维微纳器
我国生活饮用水面临着水源易受污染、二次污染等问题,伴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需求的不断提高,饮用水水质不足以完全满足居民对水质的要求。我国居民饮用水的水质差别较大,针对不同类别的水质需采用不同的深度处理技术,通过调整工艺或参数使处理效果最优化。本论文在对国内外权威饮用水标准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10项常见水质指标作为后续调研和深度处理试验的研究指标。通过对我国典型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进行调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自然语言处理相关技术也发展迅猛。文本匹配算法作为自然语言处理的核心技术之一,有许多广泛的应用场景,例如信息检索,问答系统,机器翻译,对话系统,复述问题等。传统传统文本匹配算法主要通过人工对文本特征进行建模,模型效果很依赖人工特征的设计,并且在表述文本上会产生维度灾难问题及数据稀疏问题,严重限制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现阶段文本匹配主要采用深度神经网络的技术,借助大量的训练数
本文研究的是深部金属矿山岩爆卸压爆破控制技术研究。正如前研究证明了,矿床是加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有价值的材料。人类对矿藏的无限需求导致地下矿山的开采深度不断
温度梯度诱发岩石破裂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且随着人类在近百年来对地下空间扰动的增多,渗透到了绝大多数的地下工程结构,成为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岩石破裂现象。这种现象不仅
锆钛酸铅(PZT,Pb(ZrxTi1-x)O3)是信息功能陶瓷材料领域里重要的一类铁电压电材料,具有优异的压电性能和工艺稳定性。PZT薄膜能够实现电能与机械能之间的高效相互转换,在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