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伸位头颈三维重建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in31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在颈伸位三维重建头颈结构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1例已经由病理结果证实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在颈伸位和平卧位的CT图像,应用三维重建软件3DVWorks,对甲状腺、甲状腺结节、甲状软骨、下颌骨、锁骨、无名动脉和皮肤等组织进行三维重建,测量多个空间角度及径线以评估疾病及治疗方案。结果:通过在头颈三维重建模型中对下段气管所在的不同平面与甲状腺手术相关解剖结构的角度与距离测量,综合评估后在甲状腺结节<3cm的11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不适合行经口腔镜术式,可行其他腔镜等术式;3例患者不适合行经口、经胸乳腔镜术式及经腋窝等腔镜手术,仅适合开放手术;1例患者因结节分期较高,不推荐行腔镜手术;另外4例患者各类手术均可施行。通过构建胸廓入口及以此平面准确分割巨大甲状腺体积,对6例含有结节>3cm的巨大甲状腺进行预评估后发现均未达经颈胸联合切除甲状腺的指标要求,6例患者行传统单纯经颈切口即可完整切除甲状腺。通过对14例位于颈伸位的患者经胸乳入路腔镜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时盲区长度的准确测量,可以指导甲癌患者经胸乳入路腔镜术式的选择。通过同组14例患者在颈伸位和平卧位两个体位下的经口腔镜术式、经胸乳腔镜术式、经胸乳腔镜颈部中央区淋巴结盲区长度的同类指标比较,提示改变体位对以上评估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01)。结论:通过在颈伸位三维重建头颈结构并建立评估指标,对腔镜手术方式选择、巨大甲状腺肿诊治、经胸乳入路腔镜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评估具有独特优势,建议有腔镜术式需求的患者在颈伸位下完成CT检查后构建头颈胸三维模型,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手术策略,更有益于医患交流。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研究PTC组织和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中BRAF V600E突变和RASSF1A甲基化情况,分析BRAF V600E突变和RASSF1A甲基化与PT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及PTC中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它们在PTC发病机制、诊断及预后中的意义。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7例PTC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同期收治的27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标本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
背景:自体移植物、混合移植物(同种异体移植物增强自体移植物)重建ACL的疗效仍存在争议,并且之前的研究对移植物直径控制不严格(在≥8.0mm的范围内有多个尺寸)。目的:在移植物直径均为8.0mm的前提下,对比自体移植物与混合移植物的临床结局、运动学特征及移植物成熟度。方法:选取2017年08月至2018年06月在我院行ACLR的患者70例,根据移植物类型分为自体移植物组(38例)、混合移植物组(3
背景1959年Boucher首次将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应用于腰椎融合手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发展,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因其具有三柱内固定、生物力学合理、稳定性好等特点在脊柱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可纠正冠状面、矢状面和轴面畸形。然而,如何实现椎弓根螺钉的精准置入仍是临床医师较为困扰的难题,文献报道误置率介于21%至41%。椎弓根周围重要结果较多,螺钉误置可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由此引发的
近几年来,多分类器融合模型(Multi-Classifier Fusion Model,MCFM)在临床诊疗决策任务中应用广泛,例如疾病的诊断和预后预测,有效的MCFM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挖掘影像数据中的信息以及临床治疗参数与疾病的内在联系,为临床诊疗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更好地帮助临床医师为病人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MCFM通过融合多个基分类器获得比单一分类器更好的分类性能。在MCFM
目的分析椎管内分娩镇痛后产时发热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深圳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10月-2021年1月进行无痛分娩的产妇128例为研究观察对象,将分娩时体温≥37.5℃的产妇纳为实验组(43例),未发热产妇为对照组(85例),对两组产妇的麻醉及产科情况进行对比,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硬膜外分娩镇痛产时发热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妇体重、BMI
第一部分 肿瘤微环境对CD8+T细胞胆固醇代谢及其抗肿瘤活性的调控作用研究研究背景和目的以T细胞为基础的免疫疗法,包括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和CAR-T细胞治疗等方法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重要突破,然而肿瘤微环境的复杂性限制了免疫疗法的疗效和临床响应率。肿瘤微环境能从多方面抑制T细胞的免疫应答,除了免疫抑制细胞和细胞因子,还能通过代谢调控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肿瘤微环境可以重塑T细胞的胆固醇代
天麻素(Gastrodin)为中药天麻的主要有效成分,尽管为水溶性药物,但其吸收快且完全,生物利用度高达86.1%。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天麻素在肠道可经葡萄糖转运途径吸收,并且是现有报道中经此途径吸收口服生物利用度最高的药物。这提示葡萄糖转运载体是天麻素肠道吸收的重要途径,值得深入研究。本论文选取了与天麻素类似结构的化合物:水杨苷、熊果苷和4-甲氧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这三种化合物与天麻素
膝骨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同时也是越来越突出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是影响人体结构功能、活动和社会参与的重要问题。随着人群结构老龄化,我国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尽管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众多,但是并不能逆转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因此,探索一种新的能够有效改善膝关节内环境及结构的治疗方式至关重要。富血小板血浆是通过离心全血后获得的富含高浓度血小板的血浆,通过膝关节注射富血小板血浆不仅可以促
研究背景:血小板减少是化疗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可导致重要脏器出血并危及生命,重症血小板减少患者预后差。血小板的生成不仅依赖造血干细胞,更依赖完好的骨髓微环境。化疗后患者骨髓微环境的破坏是化疗后血小板重建不良的原因之一,其中骨髓内皮祖细胞的损害更是血小板重建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如何提高血小板数目、减少出血事件、缩短血小板重建时间是临床需要攻克的难题。目前临床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方法包括血小板的
背景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感染除发热出疹外,可见呼吸道感染、心肌损伤、脑炎等,部分可发展成系统性疾病。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流行的EV血清型有所不同,一些地区可出现特定血清型EV的局部流行。血清型鉴定目前主要用于流行病学监测,临床实验室较少开展。EV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其中5’-UTR序列高度保守,是检测通用靶标,适于初筛。衣壳蛋白VP1区是最准确的分型靶标,但该靶标检测敏感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