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P8在高脂摄食诱导小鼠肥胖形成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x58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是一系列具有同源性的疏水性内在膜蛋白家族,水通道蛋白8(aquaporin8,AQP8)是水通道家族的一员,可特异性转运水、过氧化氢、氨和尿素,广泛表达于消化系统中,主要分布在十二指肠、结肠、空肠、胰腺、腮腺、唾液腺和肝脏,其中肝脏是AQP8表达量最多的器官。肝脏内存在两种亚型的AQP8:一是分布于肝细胞膜和个胆小管膜上的N-糖基化的分子量为34 KD的蛋白;另一中是非糖基化蛋白,分子量约28 KD,分布于线粒体内膜中。已有研究报道,AQP8可通过调节胆小管水的渗透性转运参与胆汁的形成;AQP8还可能参与胰液的分泌、维持糖原代谢过程中细胞渗透压的平衡和线粒体体积。AQP8是否参与机体糖脂代谢,影响高脂饮食导致的肥胖目前尚不清楚。本实验利用C57BL/6J野生型和AQP8基因敲除的C57BL/6J(AQP8-/-)小鼠,通过高脂饮食制备小鼠肥胖模型,检测肝脏及脂肪的组织形态变化,检测脂质代谢相关指标等,探究AQP8在高脂摄食诱导肥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肝内作用机制。方法:1.小鼠肥胖模型的制备:选取四周龄C57BL/6J(C57)野生型和AQP8-/-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C)、高脂饮食8周组(HFD 8W)和高脂饮食16周组(HFD16W)。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高脂饮食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和16周。每周检测小鼠的体重变化。2.小鼠测定体脂率后眼球取血并脱臼处死,留取肝组织和脂肪组织,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肝组织和脂肪的形态变化及小鼠肝内AQP8核酸表达水平,检测HFD 8W组小鼠血清总胆汁酸和肝内胆汁酸的变化,观察AQP8对胆汁酸分泌的影响。检测肝内TC、TG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脂质代谢相关基因核酸、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AQP8-/-小鼠高脂摄食8W后体重、体脂率较野生型小鼠显著增加。正常饮食组,AQP8-/-小鼠体重与C57小鼠无差异。高脂饮食8W时,AQP8-/-小鼠体重增加明显高于野生型小鼠,体重和体脂率均显著升高(p<0.05,p<0.01)。高脂饮食10W以后,野生型小鼠体重增加较快,至16周时,野生型与基因敲除小鼠两者体重趋于一致,此时AQP8-/-小鼠体脂率低于C57小鼠,但无明显差异。与NC组C57小鼠相比,高脂喂养后C57小鼠体重和体脂率显著增加(p<0.05,p<0.01)。2.AQP8-/-小鼠高脂饲养后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显著升高。与C57小鼠相比,正常饮食组AQP8-/-小鼠的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没有明显变化;高脂饮食组(8周和16周)AQP8-/-小鼠的血糖显著高于C57小鼠(p<0.01),胰岛素水平增加,HOME-IR明显升高(p<0.01)。3.高脂喂养后AQP8-/-小鼠肝脏和脂肪组织的形态学变化。HE染色显示,与野生型小鼠相比,(1)肝组织:正常饮食组AQP8-/-小鼠肝内细胞发生了轻微的肿胀,高脂饮食8周组,AQP8-/-小鼠肝内出现少许脂肪滴,细胞出现了气球样病变;高脂饮食16周组,AQP8-/-小鼠肝内出现大量的脂肪滴,且脂滴变大,伴有炎症。(2)脂肪组织:AQP8-/-小鼠脂肪细胞数量减少,脂滴面积变大。4.高脂饮食下调野生型小鼠肝脏AQP8 m RNA表达。与正常饮食组相比,高脂喂养8周后,野生型小鼠AQP8 m RNA表达下调(p<0.001),但仍高于AQP8-/-小鼠(p<0.001);HFD 16周后,野生型小鼠肝内AQP8 m RNA表达水平进一步减少(p<0.001),且与AQP8-/-小鼠无显著差别。5.高脂饮食对AQP8-/-小鼠总胆汁酸的影响。高脂喂养8周后,与C57小鼠相比,AQP8-/-小鼠肝内总胆汁酸量增加(p<0.05),而外周血清中胆汁酸量减少(p<0.05)。6.AQP8-/-小鼠高脂喂养后对肝组织TC、TG的影响。高脂喂养8周后,AQP8-/-小鼠肝内TC、TG含量明显高于C57小鼠(p<0.05)。7.AQP8-/-小鼠高脂喂养后肝内法尼醇X受体(FXR)m RNA和蛋白的表达。与C57小鼠相比,AQP8-/-小鼠肝内FXR m RNA表达有显著性降低(p<0.05),FXR蛋白表达也明显下调(p<0.05)。8.AQP8-/-小鼠高脂喂养后肝内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m RNA的表达。与C57小鼠为相比,高脂喂养8周后,AQP8-/-小鼠肝内SREBP-1c m 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9.AQP8-/-小鼠高脂喂养后肝内脂肪酸合酶(FAS)m RNA转录及蛋白的表达。与C57小鼠相比,高脂喂养8周后,AQP8-/-小鼠肝内m RNA表达量增加(p<0.05),蛋白也显著升高(p<0.05)。10.AQP8-/-小鼠高脂喂养后肝内肝X受体α(LXRα)和胆固醇经7α羟化酶(CYP7A1)m RNA的表达。与C57小鼠相比,高脂喂养8周后,AQP8-/-小鼠LXRα和CYP7A1 m RNA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11.AQP8-/-小鼠高脂喂养后肝内水通道蛋白9(AQP9)m RNA的表达。与C57小鼠相比,高脂喂养8周后,AQP8-/-小鼠肝内AQP9 m 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1.AQP8减少可促进小鼠肥胖的形成,提示AQP8在防止肥胖形成中有重要作用。2.长期(尤其是8~10周以后)高脂饮食导致小鼠肝内AQP8表达下调,肥胖程度更加显著。3.AQP8缺失导致肝内胆汁酸升高、外周血中胆汁酸下降,进而下调FXR,促进SREBP-1c和FAS的表达,增加小鼠肝内脂质合成,导致肥胖的发生。4.AQP8-/-小鼠高脂喂养后肝内AQP9的表达升高,提示可一定程度代偿性改善AQP8缺少造成的胆汁分泌障碍。
其他文献
学位
目的: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范围内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呈逐年升高趋势。结直肠癌的发生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慢性炎症、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而死亡率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则与其复发和转移有关。因此,抑制结直肠癌的增殖、侵袭及转移已经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过程中发挥着多种重要作用,包括调节与肿瘤相关的血管形成、刺激宿主对肿瘤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趋化与肿瘤相关
目的:为了解2010至2014年呼和浩特市布鲁氏菌病的疫情动态变化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至2014年呼和浩特市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资料和监测的病例资料以及呼和浩特市的人口资料进行分析。与该病的全国同期发病率作比较时,进行率的标准化法。将五年间病例数据发病人数逐年按年龄、性别、职业、地区等特征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
背景:重症急性胰腺炎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近年来,许多实验研究证据表明,NF-κB的激活在急性胰腺炎早期炎症的发生和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SAP发生时,巨噬细胞中NF-κB活化诱导TNF-α,IL-6,IL-1β和IL-8等大量炎性因子生成,进而加重SAP的炎症反应。被冠以“基因调控剂”的长链非编码RNA近年来被发现在生物生理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就包括炎症。linc RNA-EPS
第一部分以P-糖蛋白和能量代谢为作用靶点:二甲双胍联用2-脱氧果糖逆转K562/Dox细胞对多柔比星耐药性的研究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二甲双胍联用2-脱氧果糖能否在体外逆转多柔比星耐药的K562/Dox细胞的多药耐药现象并探讨两药联用在逆转耐药中可能的机制。方法:使用MTT实验检测细胞活性。通过双向转运实验确定二甲双胍外排与P-糖蛋白(P-gp)的关系。在mRNA、蛋白表达及转运功能三方面考察P-g
目的:已有研究表明,化疗会对癌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造成损害,并且主要表现在记忆、注意、执行功能和信息加工速度等方面。当前应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对化疗患者注意功能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和新异Oddball实验范式记录化疗前后不同实验刺激条件下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意在探讨化疗对乳腺癌患者注意功能影响的神经电生理机制。方法:本研究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
背景与目的颅内肿瘤,也被统称为脑肿瘤,多数为脑实质发生的原发性肿瘤,少数为其它脏器组织的恶性肿瘤转移或侵袭入颅腔内所形成的继发性肿瘤。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作为恶性程度最高(WHO Ⅳ级)的星形胶质细胞瘤,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高及治愈率低的“三高一低”临床特性。目前治疗胶质母细胞瘤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术后联合辐照放疗、药物化疗等治疗方式。但
目的外科手术一直被认为是治疗多原发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s,MPLC)最有效的方法。近些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正逐渐升高,然而,既往研究的病例数较少,导致外科医生在该病手术方式的选择上意见不一。以往经验一般不建议同时行双侧肺切除术,因为这种手术方式非常具有侵袭性,术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既往一定样本量的分析,探讨胸腔镜下同期双侧肺切除术治疗多原
第一部分应用HPLC-ESI-MS/MS建立测定双花百合片中的20种指标成分的方法目的:建立正负离子切换HPLC-MS/MS测定双花百合片中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表小檗碱、药根碱、阿魏酸、异阿魏酸、紫堇灵、乙酰紫堇灵、原阿片碱、腺苷、绿原酸、咖啡酸、香草酸、芦丁、荭草苷、异荭草苷、细辛脂素、毛蕊花糖苷、胆酸等20种指标性成分含量的方法,完善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在MRM正负离子
第一部分 多重转运体介导的褪黑素及其代谢产物的转运目的:褪黑素是松果体分泌的一种神经激素,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作用,包括调节免疫应答、抗氧化、神经保护作用和抗肿瘤活性等,外源性褪黑素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上多种疾病的治疗,代谢产物中磺酸化产物约占90%以上,但褪黑素及其代谢产物的体内各器官中的转运机制尚不明确,本部分实验旨在阐明转运体介导的褪黑素及其代谢产物在肠、肾等器官的处置过程。方法:本研究建立了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