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我们国家正在大力建设节约型社会,城市的节水工作已经成为创建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昆明市作为严重的水质型缺水城市,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及其供需矛盾成为了目前该市节水工作的首要任务。制定用水定额作为积极开展节水工作的基础,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紧缺现状的一个必然要求,也是开展节水管理机制深入改革的客观要求。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用水单位,其用水量相对较大,高校节水工作开展的情况必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节水型社会的创建。昆明市目前还没有出台高等院校用水定额,本课题将对此展开研究。本研究在借鉴前期昆明市计划与节约用水办公室对昆明市部分行业用水定额编制工作的基础上开展。首先采用SPSS软件对影响昆明市高校用水的几个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的分析,得出用于用水定额计算的标准人数公式,通过对昆明市高校用水组成特点和用水规律做出分析,以此为基础,再利用水平衡测试法、二次平均法和概率测算法以及类比其他各省、市用水定额的方法对昆明市高校人均日用水量进行计算。考虑到不同类别高校间有着很大的用水差别,提出了调节系数的概念并对各类别的高校用水加以修正,提出了相应的调节系数,还对用水定额实施过程中不同的用水节水情景(乐观情景和悲观情景)提出了在不同实施阶段调节系数,最终确定昆明市有住宿有食堂高等院校的用水定额为120 L·(人·d)-1,调节系数取0.80~1.30,其中体育类高校的调节系数为1.30,医学类、农学类高校的调节系数为1.10,综合类、政法类、工科类高校的调节系数为1.00,师范类、艺术类、民族类、财经类高校的调节系数为0.80。为了充分的发挥用水定额在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还论述昆明市高校用水定额编制依据、原则、实施目标和原则、用水定额的修订及其管理保障措施。在论文的最后,笔者对昆明市高校的用水现状及节水潜力做出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节水措施。通过对昆明市高校用水定额编制的研究,可以了解高校的用水现状及其存在的节水潜力,为进一步制定先进、合理、可行的用水定额提供依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助于推进建立健全用水管理机制,全方位高效的开展计划节约用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