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二语环境下可加工性理论检验 ——一项关于中国学习者的实证研究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kkkkkkkssssss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解释第二语言语法发展轨迹的著名理论,皮尔曼的可加工性理论从学习者语言处理器的角度阐述了这一问题。该理论假设,由于语言处理器的构造,学习者在习得二语语法的过程中,须经历一系列普遍发展阶段,即词条提取程序、范畴程序、短语程序、句子程序以及从属句程序。自从可加工性理论的发展层级被提出以来,大量研究检验了其在不同类型二语发展中的适用性,但实验结果出现了分歧。有些实验为这一假设提供了实质性的跨语言支持,而有些则提出了反证。除了发展层级假设,可加工性理论还在其可教性假设中探讨了课堂指导对于二语语法发展的作用。总的来说,可教性假设主要有两个主张:(1)语言学习者不能通过指导跳过预测的发展阶段;(2)只有针对语言学习者当前发展阶段下一阶段的语法指导才有效。以往关于可教性假设的研究或是检验了第一个主张,或是检验了第二个主张,但实验结果都不尽相同。基于文献综述,本文旨在探讨关于可加工性理论的两个问题:(1)进一步在英语作为外语环境下检验可加工性理论的发展层级;(2)进一步在可加工性理论框架下弄清课堂教学在第二语言语法发展中的作用。实验1旨在回答研究问题1: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是否按照皮尔曼的发展层级假设经历了固定的发展阶段。来自4个不同水平的76名中国英语学习者参与了这项横断面研究,并通过定量分布分析、浮现标准以及蕴涵量表对参与者的口语产出进行分析。实验数据显示句法发展的可量测性系数是0.991,形态发展的可量测性系数是0.952,句法与形态共同发展的可量测性系数是0.978。结果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句法和形态发展与皮尔曼的发展层级预测一致。实验2旨在回答研究问题2:针对语言学习者当前阶段后两个阶段的课堂指导对于阶段发展是否有效。它遵循传统的前测-指导-后测-访谈设计,来自实验1的27名参与者继续参与了本项实验。前测结果显示,就问句结构的习得而言,参与者处于第4、5阶段。在进行了针对第6阶段的集中语法指导后,几乎所有的被试(B4和B23除外)都实现了阶段发展,其中9个被试甚至表现出了阶段跳跃,这为可教性假设的主张提出了反证。总体而言,本论文为可加工性理论的发展层级提供了跨语言支持,但同时对其重要组成部分可教性假设提出了反证,敦促可教性假设重新考虑其在英语作为外语环境下的适用性。
其他文献
迄今为止,评价素养在国内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者们反复强调教师评价实践对学生学习表现的重要影响。然而学者们发现,学校和课堂层面的评价过度依赖于考试成绩,尤其是大型标准化考试的结果,另外,教师评价素养教材中所涉及的部分内容只是基于心理测量学的内容,与教师的具体评价实践活动相去甚远。随着评估范式从以心理计量学为主要方向朝着贴近教学实践活动方向转变,教学评估素养以及评估实践的有效性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
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关系到我国基础能源的安全,并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但在管道运营过程中普遍存在用地困难,纠纷多、法律风险较大等问题。究其原因,管道通过的权利基础以及对管道两侧土地使用产生限制的权利基础不明是核心所在。而传统的相邻关系、征收、私人地役权制度都无法成为管道通过以及对管道两侧土地使用产生限制的权利基础。而引入公共地役权制度可以提供解决方式。具体而言,管道企业与不动产权利人签订公共地役权
十九世纪上半叶,科技进步促使美国社会发生重大转型,工业资本主义繁荣之景的背后,是千千万万受压迫的女性。这一时期既有在家相夫教子的传统妇女,也有新兴的城市工薪阶级的女性。但毫无例外,她们都是以父权意识形态统治下的“他者”身份存在着,饱受生理和心理上的折磨。坡的短篇小说无意中对此作了隐秘的记录。兴起于二十世纪末的空间理论,颠覆了时间优于空间的传统概念,认为空间既是具体的物质形式,又是抽象的精神建构。空
练习系统是中外语文教科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教科书练习系统的认识、把握和使用,直接反映出教师用教科书教语文的能力。通过日常观察和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有相当多的语文教师对练习系统的认识不足,对练习的处置很随意。这在本质上,则反映出教师没有很好地认识到练习系统的功能。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练习系统有怎样的特点,这些练习都承担着哪些语文教学的功能,目前的研究还比较欠缺。如果不能充分地揭示统编本练
发展核心素养是我国落实学生“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学科基于学科特征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与测评是目前我国素质教育深化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其中对于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测评,是保证地理核心素养落实到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如何科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地理核心素养测评,反映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发展现状,成为地理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测评高中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为研究问
吕必松先生在1986年最早提出了教学总体设计理论,对外汉语教学设计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也一直受到对外汉语工作者的关注。一篇优秀的教学设计能够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和“精讲多练”等教学原则,在当前汉语国际传播的大环境下,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增强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是我们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因此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它必须具备可操作性这一特点。在语言教学界产生很大影
2016年教育部组织编写了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简称为“部编版”,其编写理念、指导思想和课程结构等方面发生了一些的变化。这些变化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部编历史教材“课前导语”栏目作为教材的辅助栏目之一,增强了部编历史教材的科学性、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在实际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对部编版这一辅助栏目的功用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
1989年,英籍日裔小说家石黑一雄以小说《长日留痕》获得“布克奖”,28年后又以此作品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在《长日留痕》中,男主人公史蒂文斯是达林顿庄园的一名男管家。为了追求事业和尊严,斯蒂文斯牺牲了爱情和亲情,放弃作为独立个体的意识,甘愿被边缘化。通过六天的旅行,斯蒂文斯认识到过去所追求的幻象和所犯的错误,勇敢地开启了自我救赎之路。本文通过“他者”理论,梳理了史蒂文斯失去身份的表现,探究了斯蒂文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柬埔寨华校的教育制度、教学模式和使用教材等方面的特殊性,柬埔寨汉语学习者的汉字学习问题尤为突出。而柬埔寨虽然是东南亚国家,但是属于“非汉字文化圈”,所以汉字对柬埔寨学生来说很陌生,学生在汉字学习过程中会存在更多的问题,柬埔寨学生的汉字学习问题非常需要引起汉语教师及相关对外汉语教育人士的关注和重视。为进一步研究柬埔寨学生汉字学习的特点,以
在全球汉语热的背景下,以各种传播媒介为依托的汉语教学节目成为汉语国际传播的重要组成形式,广播作为最早被应用于汉语教学的大众传播媒介,具有覆盖面广、灵活性强、经济适用等优势,对汉语国际教育的推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日本《每日中国语》广播汉语教学节目的概况考察。第二部分从节目的教学环节、内容、方法等三方面对其教学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第三部分以前两章为基础,对节目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