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油茶自交不亲和性的茉莉酸信号转导相关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xi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茶是后期自交不亲和性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本课题组在前期的研究中,构建了油茶自交和异交雌蕊转录组数据库,并进行了深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分析发现:油茶自交和异交的众多差异基因富集在几个重要植物激素代谢途径,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是其中之一。为进一步探明油茶自交不亲和性的分子机制,特别是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与油茶自交不亲和性的关系,开展了对油茶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的相关基因和功能的系统研究,并探讨了茉莉酸类物质对油茶花粉管萌发及花朵开放进程的影响规律。本项研究取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筛选并克隆了9条油茶茉莉酸信号转导的相关基因。从油茶自交和异交的转录组数据库筛选出9条茉莉酸信号转导的相关基因,并对这些基因进行了克隆。相关基因分别为:油茶茉莉酸-异亮氨酸合成酶基因CoJAR1、油茶茉莉素受体蛋白基因CoCOI1、油茶茉莉酸响应抑制因子CoJAZ1、油茶转录激活因子CoMYC2、油茶转录激活因子CoMYC4、油茶转录因子CoTIFY6B、油茶转录因子CoTIFY9、油茶转录因子CoTIFY9-like、油茶转录因子CoTIFY10A;各基因的全长 CDS 序列长度分别为:1770 bp、1776 bp、702 bp、1455 bp、1947 bp、1197 bp、663 bp、639 bp、885 bp,分别编码 589、591、233、484、648、398、220、212、294个氨基酸。分析发现,9个蛋白均具有典型的保守结构域,与茶树相关蛋白亲缘关系最近。2.揭示了油茶茉莉酸信号转导相关9条基因的表达模式。CoJAR1、CoMYC4、CoTIFY6B、CoTIFY9基因在花药中显著表达;CoCOI1、CoTIFY10A基因在花粉中显著表达;CoJAZ1、CoTIFY9-like基因在子房中显著表达、CoMYC2在花丝中显著表达,在花粉中显著不表达。9条茉莉酸信号转导基因在自然状态下累积部位不同。在油茶花柱中,自、异交授粉后的CoJAR1表达趋势一致,但自交授粉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异交授粉的表达量;CoJAZ1在自交24h时极显著表达,随后下降;CoMYC2、CoMYC4在自交24h极显著表达。在油茶子房中,授粉后上述9个基因呈现相似的表达模式,呈“双峰曲线”表达趋势:2~12 h表达量升高,24h回落,36h表达量再次升高,48h后逐步降低。表明油茶的茉莉酸信号转导参与了自交授粉过程,从而参与植物防御过程,花粉管在花柱中缓慢生长时,子房可能接收到JA信号,启动了抑制自交花粉管生长的分子机制。3.茉莉酸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原核表达和亚细胞定位。将基因与带有His标签的pCold-TF载体重组,通过IPTG诱导了重组蛋白的小量表达。并将基因与带有GFP荧光的载体蛋白融合,激光共聚焦观察其荧光表达部位,CoJAR1、CoCOIl、CoJAZl重组蛋白在细胞核中表达,CoMYC2、CoMYC4、CoTIFY6B、CoTIFY9、CoTIFY9-like、CoTIFY1OA 蛋白在内质网中表达。4.茉莉酸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真核表达。将相关基因转化拟南芥获得拟南芥过表达植株,结果显示与野生型植株相比无明显表型差异。内源激素测定发现,过表达植株的JA含量无明显变化,茉莉酸甲酯、乙烯合成酶和赤霉素含量存在差异,其中CoCOI1、CoMYC2、CoMYC4过表达植株的MeJA含量较野生型植株存在显著差异,CoCOI1、CoJAZ1、CoMYC2、CoMYC4过表达植株的ABA含量比野生型略高,CoCOI1、CoAZ1、CoMYC4过表达植株的ACCS、GA3含量较野生型植株存在显著差异,表明这些基因参与了茉莉酸与其他激素的互作,共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5.茉莉酸和茉莉酸甲酯对油茶花粉萌发均具有抑制作用。使用JA与MeJA对油茶花粉进行体外萌发试验,结果表明1.0 mM的JA、MeJA能明显抑制花粉管萌发与花粉管伸长,且茉莉酸的抑制效果更明显。茉莉酸处理下9条基因极显著表达,但在MeJA处理下,只有CoJAR1基因表达量有所提高。6.茉莉酸甲酯具有影响油茶花朵开放进程的作用。0.05 mM浓度的MeJA能够促进油茶从花蕾期到半开放的进程,缩短该阶段花朵开放所需时间;能够抑制油茶花朵从半开放到全开放的进程,延长油茶花盛开时间。自然条件(CK处理)下,随着油茶花朵开放进程的延伸,9条基因的表达量逐步提高,而在0.05 mM浓度MeJA处理下,青苞可能提前响应了茉莉酸的信号转导,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CK,但随着花朵的开放,基因的表达量逐步降低。这与外源激素喷施的结果一致。即0.05 mM的MeJA能够加快油茶花从花蕾期到半开放时花朵的发育,延缓从半开放到全开放的发育过程。综上所述,油茶茉莉酸信号转导相关基因参与茉莉酸信号转导机制,参与了油茶自交不亲和的分子机制,可能通过参与花柱-子房的信号识别与互作机制,从而在油茶自交不亲和中发挥重要作用。且茉莉酸类物质能够抑制油茶花粉的萌发,调控油茶花朵的开放进程。
其他文献
桉树因具有生长迅速、轮伐期短、萌芽更新能力强等优点在我国南方被广泛引种栽培。桉树人工林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在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其生物量变化趋势以及多代经营林地其养分盈余与否、系统是否可持续尚不清楚,且在连续高强度的经营模式下造成林地土壤质量产生怎样的变化尚未可知。本文以广西桉树主产区四个不同代次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究当前经营模式下多代连栽桉树人工林的养分平衡状态及其生物量的变化趋势。
森林蓄积量是评价森林质量的重要指标,传统地面调查主要采用人工抽样方法,费时耗力、成本高昂,严重制约了森林调查效率。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采用遥感影像和地面实测样地相结合的方法估算森林蓄积量成为重要手段。本文以内蒙古旺业甸林场为研究区,在对样地进行森林蓄积量调查基础上,利用中、高分辨率的光学遥感数据(Landsat 8、GF-2)结合C波段双极化SAR数据(Sentinel-1),分别建立多元线性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杉木林种植面积和蓄积量一度居于我国人工林首位并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因此,研究杉木土壤养分元素与杉木生长的关系,对于维持及提升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为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湖南省150块杉木人工林样地为研究对象,选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方法,构建了基于土壤养分效应的杉木人工林立地指数模型。并以立地指数作为驱动变量,再次考虑土壤养分元素的影响,构建基于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是我国南方栽培最广、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的用材树种。解放后我国林业工作者在杉木育种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已成功完成第四代种子园的建设工作,但是杉木育种也出现了只追求速生而忽略了优质的问题。2012年,在湖南小溪国家自然保护区发现一种杉木的变种,心材呈油亮的黑褐色,且心材比重大,耐腐,区别于红心杉(Red-heart wood Chinese fi
桉树人工林单一树种多代连栽的炼山经营模式对土壤质量及其生态环境产生剧烈扰动,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而采用免炼山造林这种模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在免炼山造林模式下,作为土壤生态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如何响应,且这一响应在林地更新后不同种植年限中又会产生怎么样的动态变化,我们仍然知之甚少。本文以免炼山新造林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采伐剩余物处理方式下桉树人工林土壤中细菌群落结
森林在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的同时,也发挥了保护生物多样性、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当代人类利用森林资源追求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对森林资源的科学经营和管理。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可以准确地监测和预估林分生长动态,也是评价营林效果和制定营林措施的重要依据。湖南省森林覆盖率为59.82%,是我国重要的林区之一,而栎类次生林在湖南省分布广泛,面积大且
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发展油茶产业具有缓解食用油短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以及生态建设等多重效益。目前油茶种植面积达40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酸性红壤区。然而,酸性红壤铝活性高和有效磷含量低是限制油茶生长发育和增产的两个重要限制因子。为探究磷添加对铝胁迫油茶幼苗的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本研究以1年生油茶‘华金’扦插苗为试验材料进行室内盆栽试验,设置了高磷低铝(+P-Al)
学位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具有速生、丰产、抗逆、用途广泛等优良特性,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人工造林树种。探讨马尾松种源木材力学性质和生长性状的表型变异,分析马尾松种源木材力学性质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是筛选木材力学性质和生长表现优良的马尾松种源的理论依据;研究多个地点马尾松控制授粉家系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探究其基因型与环境交互作用,筛选稳定、高产基因型,旨在为马尾松
传统人工林断面积生长模型的研究目前虽已趋于成熟,但随着气候变化速率的加剧,研究更全面的模型为气候变化下的人工林经营提供决策逐渐变得重要起来。本研究以湖南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合效应模型方法,构建了基于气候效应的地位指数模型以及基于气候效应的林分株数——林分平均胸径模型,以解决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构建中立地质量、林分密度的量化表达问题,并以此为驱动进一步构建了基于气候效应的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