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语法视域下的学前儿童绘本多模态隐喻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l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大量存在于日常语言和思维中,并由Forceville和其他学者发展到了多模态的模式。随着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快速发展,现代交际方式以书写文本、声音和图片等为模式独立或共同作用为主。而这些交流模式,无疑也是思想的外显,因而也含有很多隐喻表达。
  绘本,作为成熟的美学作品和文学文本,是严格审查价值和概念如何传递给儿童的完美媒介(Purcell,2018)。为了方便幼小儿童理解人类价值观和周围的世界,绘本通常使用大量的隐喻。Kress和vanLeeuwen受到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言的三个元功能的启发,认为视觉图片也可以看作潜在地涉及三个方面的经验,即参与者,过程和环境,并提出了视觉语法,认为图片包含了三个方面的意义: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冯正德(2011)将视觉图片的元功能资源看作隐喻潜势,分析了视觉隐喻和多模态隐喻的建构。本论文旨在从视觉语法中的再现意义来分析学前儿童绘本中多模态隐喻中的图像隐喻潜势,然后再根据映射情况来完成多模态隐喻的意义构建,以期了解绘本中的多模态隐喻如何构建意义。为了实现这个目的,3个问题有待回答:(1)根据视觉语法框架,学前儿童绘本中不同过程的图像隐喻是如何构建的?(2)绘本中的这些多模态隐喻如何构建意义?(3)这些多模态隐喻有何功能?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笔者选择了二十五本国内外学前儿童阶段的绘本,结合NVivo11Plus质性分析软件,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如下:(1)在学前儿童的绘本中,再现意义的叙事过程和概念过程都可以形成隐喻潜势,构成图像隐喻。图像隐喻的目标域可以是非常规要素,也可以是常规要素。其中,拟人隐喻最多,其次是由象征过程和参与者取代过程形成的隐喻。(2)在学前儿童绘本中,多模态隐喻的意义构建可以根据3种映射特点实现,分别是跨模态映射、同模态映射和多模态映射。结果显示:同模态映射构成的隐喻数量最多,紧接着是多模态映射和跨模态映射构建的隐喻。而在同模态隐射构成的隐喻中,图像映射构成的隐喻比文字映射的隐喻多很多。(3)绘本中的多模态隐喻具有教育功能,并且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锻炼他们的逻辑思考能力。
  通过对学前儿童绘本中的多模态隐喻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说明:将隐喻用于绘本的解释,为读者提供了新的解读途径,使读者对绘本的理解更为透彻;视觉语法能对多模态隐喻进行较全面的分析解读,实现理论的互补。再次,在绘本的选择标准方面,可以按绘本主题选择本研究所需语料,以便了解特定主题的多模态隐喻在源域和目标域的选取方面有何特点。
其他文献
摘 要:《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学者们围绕该条展开了热烈讨论。争论焦点集中在责任主体、通知移除规则和责任形式上。对网络服务提供者应进行划分以确定各自的责任,这点在理论上已达成共识。然而,对通知移除规则的性质和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该承担连带责任却仍有争议。厘清这三个问题对准确理解和完善《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网络服务提供者 通知移除规则 连带责任
期刊
摘 要:最近一系列以幼女为性侵对象的案件高发不断,对幼女生理、心理造成较大损害,同时也恶化了社会风气,导致民众对此类案件反响强烈。而引发民众强烈关注的是司法机关通常对此类行为以"嫖宿幼女罪"定罪处罚,而不是强奸罪。这在普通民众眼中认为,这个罪名成为了部分人逃脱惩罚的保护伞,因此无论学界还是实务界都展开了对此罪名的讨论,使得本罪的存废备受关注。  关键词:嫖宿幼女 社会分析 法律抉择 废除  201
期刊
摘 要:寻衅滋事罪是从我国1979年刑法流氓罪中分离出来的一个罪名,在司法实践中较为常见。然而,1997年刑法对寻衅滋事罪的认定标准仍然模糊不清,给司法实践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因此,本文试图对该罪名进行具体分析,从中选取在司法实务中发生频率较高的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进行比较,以推进其在审判实践中的运用。  关键词:寻衅滋事罪;故意伤害罪;比较  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公共场所活动区域扩大、娱
期刊
传统的隐喻观仅将隐喻视为一种修辞方式和语言现象,随着隐喻在20世纪80年代的认知转向,隐喻亦被认为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概念隐喻在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是文学翻译的难点。《道德经》语言精湛,短短五千字内运用大量概念隐喻来传递老子的哲学思想。在中国文化外译中,这些概念隐喻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了目的语读者对原文思想的理解。迄今为止,对《道德经》中概念隐喻的翻译研究集中在翻译策略上,从目的语读者视角对《道德经》概念隐喻翻译进行的实证研究很少。
  本研究尝试采用关联理论对《道德经》两个英译本的概念隐喻进行
摘 要:《合同法》新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买卖合同司法解释")出台后,其第三条对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判定,对于一直广受关注和评论的《合同法》第51条--关于无权处分合同效力问题做出了极具颠覆性的诠释。本文以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的出台为背景,从物权变动模式的角度出发,总结评述相关学说争议,进而分析其对于无权处分合同效力认定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关键
期刊
雅思、托福和大学英语六级是全球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英语作为外语/二语的语言考试。虽然三项考试在考试目的,考试题型,分数解释和使用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具备大规模、高风险的特性,考试对象大多正在或即将接受高等教育,主要考查内容都反映了学术英语的特征,因此这三项考试具有较强的可比性。效度一直是语言测试研究的重要议题。认知效度是指考试任务在多大程度上引发了考生在真实语言使用中相似的认知过程,强调了动态认知加工过程在语言测试效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传统的语言测试效度研究以考试结果为主,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考生自身的动态认知
隐喻反映了一个群体的思维方式和认知体验,是研究抽象概念的主要工具。从认知的角度来看,隐喻不但是人们获得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方法,同时也是人们对世界的认知结果。那坡民歌是那坡黑衣壮族创造的民间歌谣,运用了丰富的隐喻来表达情感。这些隐喻根植于壮族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反映了他们的文化和思维模式。概念隐喻的研究给隐喻翻译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目前还没有关于那坡民歌中隐喻翻译相关的认知研究,对于其中的认知机制亟
摘 要:法律方法是看似比较抽象的概念,但是在它在日常的应用却是十分广泛的,是法律学科的基础概念。在法律适用的过程中,法律原则的应用可以弥补立法的缺陷,使法院更好地审案,法律解释的运用也可以帮助法官处理一些新出现的问题,不至于朝令夕改。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很多实践中的法律问题,对于法律方法的研究和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字:法律方法 法律原则 法律解释  法律方法论是一门以法律解释学为核心的实
期刊
随着英语逐渐成为一种国际语言,各类英语变体纷纷崛起,对这些变体的规范性研究帮助形成了世界英语体系(World Englishes)。在世界英语体系内,英语的使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而Kachru的世界英语理论将他们称为“三个同心圈”:第一,是使用英语作为母语,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组成的内圈英语变体。第二是使用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的非英语母语国家,包括印度,菲律宾,新加坡等,这些国家组成了外圈的英语变体。第三则是更宽泛角度下的所有将英语作为外语学习和使用的国家归类为英语变体的拓展圈,其中中国以其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改进国际传播,是构建中国的对外话语体系,增强国际话语权和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必经途径。随着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外界对中国的看法呈现多元态势,一方面,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主张,让国际社会感受到东方吹来的清新之风,另一方面,“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新殖民主义论”甚嚣尘上,在这样的国际舆论背景下,大力开展大国外交,宣传中国的政策、战略,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外交话语作为一种政治官方语言,在处理外交事务,解决国际争端方面体现了普遍的修辞劝说思想,傅莹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