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积热与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相关性病例对照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fenghua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索胃肠积热与小儿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 syndrome,TS)的相关性,为中医药防治TS提供依据。2.探索胃肠积热的相关因素。3.探索胃肠积热的相关因素与TS的相关性,为制定TS相关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利用例对照研究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研究对象筛选,并根据儿童是否患有抽动症分为病例组(TS)和对照组(Con),依照病例报告表(CRF)采集相关信息。暴露因素为胃肠积热,胃肠积热的评判标准采用《胃肠积热证积分诊断量表(儿科部分)》。采用spss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研究胃肠积热与TS发病的相关性并探索胃肠积热的相关因素,研究所筛选出的相关因素与TS的相关性。本文所有检验均为双侧检验,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82例患者,病例组、对照组各91例,1:1匹配两组性别。病例组中有胃肠积热患者45(49.5%)例,无胃肠积热患者46(50.5%)例;对照组中有胃肠积热患者12(13.2%)例,无胃肠积热患者79(86.8%)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对照组和病例组的基本信息,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年龄、BMI无统计学差异(P>0.05)。1.胃肠积热与TS发生的相关性:胃肠积热阳性儿童发生TS的比值比OR=6.500,95%可信区间为2.752-15.353,P<0.001。胃肠积热与TS存在相关性。2.胃肠积热的相关因素:个人饮食偏咸和偏油腻、饮用饮料、较少食用蔬菜水果、食用路边小吃、食用煎炸烤物、食用冷饮、暴饮暴食。此外,儿童湿疹病史与儿童胃肠积热存在相关性。与清淡饮食相比,个人饮食偏咸和偏油腻与胃肠积热具有相关性,OR=3.854P=0.001,95%CI[1.676-8.865];饮用饮料与胃肠积热具有相关性,与每月使用<1次饮料相比,每月1-3次OR=3.799 P=0.004,95%CI[1.540-9.372];较少食用蔬菜与胃肠积热具有相关性,与每天都食用蔬菜相比,1-3次/周OR=3.341 P=0.001,95%CI[1.609-6.938];较少食用水果与胃肠积热具有相关性,每天食用水果相比,每周食用1-3次OR=2.525 P=0.021,95%CI[1.149-5.547];食用路边小吃与胃肠积热具有相关性,与<1次/月相比,1-3次/月OR=3.528 P=0.001,95%CI[1.682-7.403];食用煎炸烤食物与胃肠积热具有相关性,与<1次每月相比,1-3次/周OR=2.957 P=0.017,95%CI[1.212-7.213];食用冷饮与胃肠积热具有相关性,与<1次每月相比,1-3次/周OR=3.905 P=0.005,95%CI[1.499-10.173];暴饮暴食与胃肠积热具有相关性,与<1月每次相比,1-3次/月OR=4.677 P<0.001,95%CI[2.021-10.821]。小儿湿疹病与胃肠积热具有相关性OR=3.117 P=0.004,95%CI[1.424-6.819]。3.胃肠积热的相关因素与TS的相关性:研究上述所得出的胃肠积热的相关因素与TS的相关性,分析得出: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中饮用饮料、较少食用蔬菜、食用路边小吃、食用煎炸烤物、食用冷饮、暴饮暴食与TS具有相关性。饮用饮料为TS的相关因素,与每月饮用<1次饮料相比,使用1-3次/月OR=4.114P=0.004,95%CI[1.574-10.753];较少食用蔬菜为TS的相关因素,与每天都食用1次以上蔬菜相比,1-3次/周OR=3.438 P=0.001,95%CI[1.606-7.358];食用路边小吃与TS具有相关性,每月食用<1次路边小吃相比,使用1-3次/周OR=7.907 P=0.001,95%CI[2.453-25.481];食用煎、炸、烤物为TS的相关因素,与每月食用<1次煎、炸、烤物相比,食用1-3次/周OR=13.555 P<0.001,95%CI[3.878-47.379];食用冷饮与TS具有相关性,与每月食用<1次冷饮组相比,食用1-3次/周OR=2.867 P=0.038,95%CI[1.062-7.736];暴饮暴食为TS的相关因素,与每月暴饮暴食<1次相比,1-3次/月OR=43.607 P=0.009,95%CI[2.591-733.593]。结论:1.胃肠积热与TS具有相关性。2.个人不良饮食习惯如较少食用蔬菜水果等为胃肠积热的相关因素。3.胃肠积热相关因素如饮食习惯、饮食结构大多与TS存在相关性。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它旨在锻炼学生运用文字表达情感态度的能力,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
社会在日新月异地变化,教育方法在不断地变革,学生的思想也在跟着变化.而传统的以讲授和接受为主的教学模式,过分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学生只是在被动接受知识.假如我们仍
作为一名成长中的青年语文教师,我深知“理念”二字对于突破教学瓶颈、深化教学层次的重要性,随着对“核心素养”概念的深入了解,我深深叹服并努力实践,力求将“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大关键词熔铸于每个语文教学环节的灵魂之中,并作出了大胆的尝试。《童年》作为六年级的一本人物脉络相对清晰,故事情节相对简单,背景环境相对集中的自传体小说,不失为名著品析的入门首选,以此为依据,我确定了“情节——人物——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