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u2-xSe-TPZ纳米体系的构建及其用于肿瘤化学/光动力/化学动力治疗研究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uang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使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纳米材料在肿瘤部位催化反应生成有毒物质实现癌症治疗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然而治疗效果常受限于催化反应底物浓度的不足。硒化铜(Copper selenide,Cu2-xSe)是一类p型半导体材料,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以及多功能特性,被广泛用于肿瘤治疗。在近红外(Near-infrared,NIR)光照射下,Cu2-xSe可将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的氧分子转化为具有细胞毒性的~1O2,实现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同时在肿瘤弱酸性微环境下,Cu2-xE可催化类芬顿反应,将肿瘤部位过量的H2O2转化为具有较强细胞毒性的·OH,继而引发化学动力治疗(Chemodynamic therapy,CDT)。基于此,本文将乏氧响应性药物替拉扎明(Tirapazamine,TPZ)和Cu2-xSe量子点(Quantum dots,QDs)共负载于利用离子交联法制备的壳聚糖纳米颗粒(Chitosan nanoparticles,CS NPs)中(CS/Cu2-xSe-TPZ NPs),并递送至肿瘤部位,在NIR照射下高效生成·OH和~1O2,并进一步加剧肿瘤部位乏氧,激活TPZ发挥化疗作用,增强抑瘤效果。本文以CS/Cu2-xSe-TPZ NPs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载体制备、理化性质表征及体内外协同抗肿瘤的效果和机理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主要概括如下:CS/Cu2-xSe-TPZ NPs的制备与表征:首先,通过水相合成法成功制得了Cu2-xSe QDs,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理化性质表征,考察了其光热转化能力、光动力学性能和化学动力性能。通过考察不同Cu2-xSe QDs投料量的CS/Cu2-xSe NPs,确定Cu2-xSe QDs的最佳投料量。随后以Cu2-xSe QDs和TPZ投料质量比为1:4制得分散性好、粒径均一的CS/Cu2-xSe-TPZ NPs(平均粒径为139.4±2.6 nm)。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图证实了制得的纳米体系确由CS、TPZ以及Cu2-xSe组成,紫外光谱图则证实了TPZ的成功负载。考察CS/Cu2-xSe-TPZ NPs的光热转化能力,发现Cu2-xSe浓度为50μg/m L的CS/Cu2-xSe-TPZ NPs在10 min的1064 nm激光(1.0 W·cm-2)刺激下升温温差可以达到36.6℃。而在1064 nm激光(0.5 W·cm-2)下15 min后,Cu2-xSe浓度为50μg/m L的CS/Cu2-xSe-TPZ NPs可以使~1O2探针的特征峰吸收强度下降20.65%,证实了其良好的光动力性能。另外还证实了CS/Cu2-xSe-TPZ NPs具有很好的类芬顿反应催化能力,可以催化H2O2产生大量的·OH。体外抑瘤效果及机制研究:以人乳腺癌4T1细胞为体外实验模型,从细胞水平考察CS/Cu2-xSe-TPZ NPs的抑瘤效果。通过细胞摄取实验,4T1细胞对CS/Cu2-xSe-TPZ NPs表现出较好的内化效果,摄取效率高于对纯TPZ。CS/Cu2-xSe-TPZ NPs对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及人肝星状细胞LX-2的毒性等级为1级,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CS/Cu2-xSe-TPZ NPs对4T1细胞的毒性呈浓度依赖型增长。之后通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检测实验,证实了CS/Cu2-xSe-TPZ NPs在4T1细胞中可以诱导产生大量ROS。通过细胞相对存活率和活死染色实验,证明了CS/Cu2-xSe-TPZ NPs在体外水平对癌细胞具有非常有效的杀伤作用。体内抑瘤效果研究:建立裸鼠4T1肿瘤模型,考察了CS/Cu2-xSe-TPZ NPs的体内抑瘤效果和生物安全性。通过比较Cu2-xSe QDs和CS/Cu2-xSe-TPZ NPs在溶液水平和体内肿瘤部位的光声信号强度,发现CS/Cu2-xSe-TPZ NPs溶液的信号强度相较于Cu2-xSe QDs有明显增强,而在动物肿瘤部位,12 h时两组的相对信号强度差异也最大,CS/Cu2-xSe-TPZ NPs组的信号强度约为Cu2-xSe QDs组的5倍,证实了CS/Cu2-xSe-TPZ NPs在肿瘤部位良好的富集效果。随后也证明了CS/Cu2-xSe-TPZ NPs在动物体内肿瘤部位良好的红外热成像效果。通过记录16天治疗周期内各组荷4T1瘤裸鼠的体重变化、肿瘤体积变化,并比较结束16天治疗后各组解剖的肿瘤组织块的重量分布,证明了CS/Cu2-xSe-TPZ NPs在给予1064 nm激光照射后,对荷瘤裸鼠肿瘤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强,抑瘤率高达96.2%,并对各组肿瘤组织块切片,进行H&E染色,进一步证实了CS/Cu2-xSe-TPZ NPs在体内肿瘤组织中有效实现了化疗、PDT及CDT的协同作用。随后通过解剖摘取出各组荷瘤裸鼠的各内脏器官(心、肝、脾、肺和肾),进行组织切片H&E染色,证实了CS/Cu2-xSe-TPZ NPs的生物毒性较弱,不会对生物正常器官组织造成损伤。综上所述,本论文利用离子交联法构建了共负载TPZ和Cu2-xSe QDs的CS/Cu2-xSe-TPZ NPs,分别利用TPZ的乏氧响应性和Cu2-xSe QDs的光敏感作用以及催化类芬顿反应的能力,实现化学疗法、PDT以及CDT的协同作用,有望为癌症的催化治疗提供一种潜在的治疗手段。
其他文献
可再生生物质能源为维持全球碳循环平衡、减缓全球变暖做出了重大贡献,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生物质原料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其中,利用可生物降解的多糖原料(如纤维素、地衣多糖、木葡聚糖、木聚糖、葡甘聚糖等)具有重大价值。糖苷水解酶(Glycoside hydrolases,GHs),如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地衣多糖酶等,通过内/外切水解糖苷键将可生物降解的多糖水解成单糖、寡糖或它们的复合物,进而
学位
红花变豆菜(Sanicula rubriflora Fr.)又名鸡爪芹、大叶芹和紫花变豆菜等,隶属于伞形科(Apiaceae)变豆菜亚科(Saniculoideae)变豆菜属(Sanicula L.),多年生草本植物。红花变豆菜茎不分枝,花色为紫红色,集中分布于中国东北三省处,是第三纪孑遗植物。目前学者比较关注伞形科中芹亚科和变豆菜亚科属下关系,但是变豆菜属属下亲缘地理学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
学位
姜黄(Curcuma longa L.)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黄素类化合物是姜黄块茎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抑菌、抗癌、抗氧化、抗HIV等多种生物活性,但由于其水溶性差、提取率低、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极大地限制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潜力。通过微生物转化法对姜黄素进行结构改造,可获得更高活性、应用范围广、商业价值高的姜黄素衍生物。本研究从姜黄块茎中分离内生真菌,筛选能够转化姜黄素生成姜黄素氢化衍生物的菌株,
学位
近年来,基于DNA的模拟酶(脱氧核酶,DNAzymes)引起了研究领域的新浪潮。G-四链体(G-quadruplex,G4)是一种特殊的DNAzymes,是富含鸟嘌呤的DNA单链,在阳离子作用下,经过折叠后形成的四链体结构,具有可编程、易修饰的优势。因此,G4在催化、传感和靶向药物等领域具有极大的潜力。其中,G4与血晶素(hemin)结合形成具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
学位
近年来,旋转泡沫填料反应器因其优异的传质效率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这种新型搅拌釜式反应器内部结构复杂、流动形态多变,传统实验方法很难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进而无法对其建立有效的模型进行合理放大,同时目前针对搅拌器的传质研究亦不够深入,所以严重阻碍了旋转填料泡沫反应器在工业上的应用和推广。针对旋转泡沫填料反应器目前存在的问题,本实验以反应器内多相流动为着手点,通过高速摄像机等手段对其气泡和液体流
学位
近年来,磁性纳米粒子(Magnetic Nanoparticles,MNPs)因具有优秀的磁学性能、机械性能和比表面积等特点,而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材料,在生物医学、催化和固定化等方面均被广泛应用。其中,将MNPs应用于固定化酶,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即为对其进行功能化修饰。传统制备和修饰MNPs的方法是通过添加有机溶剂(如戊二醛、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过硫酸铵等)将MNPs与官能团偶联,以制
学位
单细胞分析能够如实反映细胞个体间的差异性,有利于研究生物系统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探究生命活动规律,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新的视野和方法。微流控芯片技术由于具有高通量、集成化程度高、自动化、微型化等特点,尤其是芯片内的微通道尺寸与细胞尺度接近,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细胞的相关研究。将微流控芯片用于单细胞分析可以从单细胞水平解析肿瘤或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生化信息转化和调控机制,为生物医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
学位
众所周知,农作物的生长总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有害昆虫造成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化学农药的出现曾在病虫害的防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但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也破坏了农田生态系统,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为了减少或替代化学农药使用,找到更好防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手段是当前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昆虫信息素是昆虫自身产生释
学位
精准构筑金属氧化物的空间结构是探明其构效关系及催化反应机理的前提。近年来,以自然界的生物材料为模板,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构建具有生物模板精细分级结构的新型材料备受关注。本论文以天然的油菜花粉为生物模板,制备具有生物遗态结构的Ce O2和Co3O4,分别用于CO催化氧化,并采用多种表征手段研究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及组成,揭示催化剂的构效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油菜花粉模板制备Pt/bio-Ce
学位
以蛋白质为代表的天然酶存在稳定性较差、制备和储存成本高、分离纯化困难等缺点。纳米酶模拟了天然酶的催化活性,且其制备成本低、催化活性高且可调,克服了天然酶存在的不足,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氧化铈材料的氧化还原机制独特,是一种优异的纳米酶材料,以氧化铈材料为基材,通过贵金属铂的负载,可以起到很好的协同效果,增强其纳米酶活性。然而,传统的化学制备法存在操作复杂、能耗大且在制备过程中易造成污染等一系列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