肽启发制备磁性生物活性纳米复合物及其用于多酶定向固定化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51321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磁性纳米粒子(Magnetic Nanoparticles,MNPs)因具有优秀的磁学性能、机械性能和比表面积等特点,而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材料,在生物医学、催化和固定化等方面均被广泛应用。其中,将MNPs应用于固定化酶,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即为对其进行功能化修饰。传统制备和修饰MNPs的方法是通过添加有机溶剂(如戊二醛、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过硫酸铵等)将MNPs与官能团偶联,以制备能够连接位于酶分子中目标基团的磁性纳米材料,且制备MNPs的过程大多需要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对反应条件要求较高,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操作较复杂,所需时间长。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无须借助有机溶剂的仿生矿化制备及修饰MNPs的策略,以使反应过程更加绿色环保,使MNPs对生态环境和生理环境具有更高的相容性。基于此,本论文开展如下工作:首先,设计温度响应性弹性蛋白样多肽(ELPs)的序列,构建具有40个VPGXG重复序列(“X”是赖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5:4:1的组合)的ELPs-(K5V4F)40(NCBI中登录号为MZ073641)蛋白,在其C端设计带有色氨酸。借助ELPs-(K5V4F)40一锅法参与仿生矿化制备MNPs,此反应在80℃的有氧环境下进行,反应108 min。XRD,TEM,元素定位和TGA结果相互验证,并表明ELPs-(K5V4F)40参与了制备MNPs。XRD结果显示仿生矿化的产物为立方四氧化三铁晶体,结晶度相对较高,粒径大约为32 nm,这一结果在TEM分析中被更加直观地验证。蛋白质的特征元素C/N/O分析和TGA分析表明ELPs-(K5V4F)40客观存在于MNPs上。磁性分析,温度相变分析和硅化产物的元素分析及FTIR分析分别表明:ELPs-MNPs具有经典的铁磁行为、ELPs-MNPs在36℃时具有明显的低临界溶液温度相行为和温度响应性以及ELPs-MNPs能够自发触发正硅酸四甲酯(TMOS)的生物硅化反应,将其自身捕获到氧化硅中,平均尺寸约为62 nm。其次,将Spy Catcher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引入ELPs-(K5V4F)40序列中。构建ELPs-(K5V4F)40和Spy Catcher的融合蛋白K5C和融合Spy Tag的木聚糖酶和地衣多糖酶双酶嵌合体(X-T-L)。K5C参与一锅法仿生矿化制备MNPs(K5C@Fe3O4)。优化矿化实验所需的反应温度和时间。基于Spy Catcher和Spy Tag的自发共价结合,将K5C@Fe3O4用作从细胞裂解液中固定化X-T-L的载体,从而一步法实现X-T-L的定向固定化和纯化(X-T-L/K5C@Fe3O4)。其中,仿生矿化反应在有氧环境下进行,温度为30℃,反应12 min,相比于之前制备ELPs-MNPs,条件更加温和,节省反应时间;固定化过程在37℃的有氧环境中进行,40 min。在25°C温度条件下,将K5C@Fe3O4在多种环境下孵育1 h,仅在表面活性剂Tween 20的作用下,有5.90%的蛋白质被洗脱,而在其他条件下未检测到蛋白质分子,表明K5C和Fe3O4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XRD、TEM、SEM、FTIR和VSM表征和酶活性测定证实K5C@Fe3O4成功地一步法实现了X-T-L的定向固定化和纯化,固定化酶为立方四氧化三铁磁性晶体,具有经典的铁磁行为。X-T-L/K5C@Fe3O4在36 h内仅有7.91%的蛋白泄漏,与游离X-T-L具有相似的催化效率(Kcat/Km),固定化效果良好。固定化X-T-L的木聚糖酶固定化量为99.68%,固定化效率为72.05%,酶活回收率为71.82%;地衣多糖酶固定化量为92.27%,固定化效率为89.31%,酶活回收率为82.65%。固定化X-T-L的木聚糖酶在重复使用10次之后保留接近66.25%的初始酶活,地衣多糖酶在使用10次之后仍然保留72.66%的初始酶活力。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温和的绿色简单的一步法高效合成多功能磁性纳米材料的方法。它不仅为智能生物材料的设计开辟了途径,而且代表了一种有效的酶定向固定化方法,为共价固定化生物催化剂的研究提供思路。
其他文献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产生的Cry毒素对鳞翅目、双翅目和鞘翅目具有特异的杀虫活性。Cry7Ab4全长是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与华侨大学合作发掘的Cry7Ab新成员,对小菜蛾幼虫无明显杀虫活性但可显著抑制其生长发育而引起关注。基于Cry7Ab4全长对小菜蛾的作用特性,本实验室前期采用Pull-down和LC-MS/MS的方法,分离鉴定出Cry7Ab4活性区蛋白
学位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由于其能产生各种杀虫蛋白,因此作为杀虫制剂被广泛应用。表达Bt蛋白的转基因作物也在世界范围内被大规模种植,在防治鳞翅目、鞘翅目农业及种植业害虫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Bt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一些非靶标昆虫,如半翅目昆虫蚜虫的危害开始日益加重,一跃成为主要害虫。而目前对蚜虫的消灭主要采用化学农药,与如今倡导
学位
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尺寸效应具有优越的光、电以及催化性能,在医用材料、传感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生物大分子来源丰富,天然具有纳米尺寸和多样的形貌,这些特点使得生物分子经常被用作模板合成金属纳米材料。其中,病毒外壳是最具代表性的生物模板之一。烟草花叶病毒作为典型中空棒状病毒,在纳米生物材料的研发中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借助烟草花叶病毒的中空棒状结构,分别利用其内腔和外表面的作为反应位点用于合成系列一
学位
废水中染料等污染物的存在是当前全球环境关注的问题,在废水排入水体之前,对这些污染物进行清除或降解是非常重要的。光催化技术可在光辐照下通过光催化剂将染料等有机物完全降解,在废水处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以基因工程菌生物合成光催化剂可结合生物和无机纳米材料的优势,成为非常有前景的新型光催化剂。本论文基于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大肠杆菌(e-E.coli)和希瓦氏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学位
酶催化在化工、食品、医药等行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酶在恶劣环境中的操作范围有限或低可回收性,制约了酶在生物催化方面的潜力。金属有机骨架(MOFs)作为多孔活性载体,可以通过固定和稳定酶来克服酶的这些限制。近年来,MOFs作为一种极具吸引力的固体载体而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其高度可调的有机配体以及潜在的空位空间,使其不仅可以作为酶的有效固体载体,而且也可以增强酶的选择性、稳定性和/或活性。本文旨在探
学位
可再生生物质能源为维持全球碳循环平衡、减缓全球变暖做出了重大贡献,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生物质原料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其中,利用可生物降解的多糖原料(如纤维素、地衣多糖、木葡聚糖、木聚糖、葡甘聚糖等)具有重大价值。糖苷水解酶(Glycoside hydrolases,GHs),如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地衣多糖酶等,通过内/外切水解糖苷键将可生物降解的多糖水解成单糖、寡糖或它们的复合物,进而
学位
红花变豆菜(Sanicula rubriflora Fr.)又名鸡爪芹、大叶芹和紫花变豆菜等,隶属于伞形科(Apiaceae)变豆菜亚科(Saniculoideae)变豆菜属(Sanicula L.),多年生草本植物。红花变豆菜茎不分枝,花色为紫红色,集中分布于中国东北三省处,是第三纪孑遗植物。目前学者比较关注伞形科中芹亚科和变豆菜亚科属下关系,但是变豆菜属属下亲缘地理学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
学位
姜黄(Curcuma longa L.)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黄素类化合物是姜黄块茎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抑菌、抗癌、抗氧化、抗HIV等多种生物活性,但由于其水溶性差、提取率低、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极大地限制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潜力。通过微生物转化法对姜黄素进行结构改造,可获得更高活性、应用范围广、商业价值高的姜黄素衍生物。本研究从姜黄块茎中分离内生真菌,筛选能够转化姜黄素生成姜黄素氢化衍生物的菌株,
学位
近年来,基于DNA的模拟酶(脱氧核酶,DNAzymes)引起了研究领域的新浪潮。G-四链体(G-quadruplex,G4)是一种特殊的DNAzymes,是富含鸟嘌呤的DNA单链,在阳离子作用下,经过折叠后形成的四链体结构,具有可编程、易修饰的优势。因此,G4在催化、传感和靶向药物等领域具有极大的潜力。其中,G4与血晶素(hemin)结合形成具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
学位
近年来,旋转泡沫填料反应器因其优异的传质效率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这种新型搅拌釜式反应器内部结构复杂、流动形态多变,传统实验方法很难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进而无法对其建立有效的模型进行合理放大,同时目前针对搅拌器的传质研究亦不够深入,所以严重阻碍了旋转填料泡沫反应器在工业上的应用和推广。针对旋转泡沫填料反应器目前存在的问题,本实验以反应器内多相流动为着手点,通过高速摄像机等手段对其气泡和液体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