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目的:退役运动员的转型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田径运动员作为竞技体育的主体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竞技体育水平的重要标志,被喻为“运动之母”。四川田径占据了我国体育事业相当重要的一个板块,培养出许多优秀运动员,为我国田径事业贡献了巨大力量。他们的转型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截至目前,四川省体育局针对退役运动员转型问题出台了相关政策,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退役运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退役运动员的转型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田径运动员作为竞技体育的主体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竞技体育水平的重要标志,被喻为“运动之母”。四川田径占据了我国体育事业相当重要的一个板块,培养出许多优秀运动员,为我国田径事业贡献了巨大力量。他们的转型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截至目前,四川省体育局针对退役运动员转型问题出台了相关政策,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退役运动员数量逐年上升,导致退役运动员的转型现状不容乐观。因此,本研究以四川省田径退役运动员的转型现状为切入点,分析影响四川省田径退役运动员转型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推动四川省乃至国家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对2012-2019年四川省体育职业学院田径运动管理中心田径项目退役运动员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1、四川省田径退役运动员择业方式主要有两种,即组织安置和自主择业,其中自主择业已成为田径退役运动员的主要方式;田径退役运动员的退役意识较低,对相关政策了解不多,退役转型存在依赖心理;田径退役运动员转型职业类型主要为:政府及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商业及服务人员、进入高校学习、其他;田径退役运动员转型后的整体收入水平不高,处于中等偏下收入较多。2、不同背景田径退役运动员转型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运动专项:χ~2=21.668,P=0.003<0.05,不同运动等级:χ~2=36.749,P=0.000<0.05,不同运动成绩:χ~2=43.797,P=0.000<0.05,不同文化程度:χ~2=60.353,P=0.000<0.05,不同择业方式:χ~2=63.959,P=0.000<0.05。3、通过因子分析得知:四川省田径退役运动员转型影响因素及程度分别为制度因素(0.830)、个体因素(0.875)、社会因素(0.858)、家庭因素(0.864)。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序为: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制度因素,四大影响因素维度下,个体因素中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序为:职业技能(0.939)>运动成绩(0.927)>心理适应度(0.885)>文化程度(0.830)>身体健康状况(0.502);家庭因素中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序为:父母职业(0.916)>家庭经济条件(0.848)>家庭的社会关系(0.747)>父母受教育程度(0.721)>家庭结构(0.595);社会因素中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序为:社会整体就业形势(0.854)>社会交往(0.821)>获得的社会支持(0.806)>运动项目的社会普及度(0.787)>毕业院校类型(0.587);制度因素中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序为:社会保障制度(0.830)>法律法规政策(0.805)>职业辅导政策(0.712)>运动员培养机制(0.698)>升学就业创业政策(0.545)。研究结论:1、不同背景田径退役运动员转型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背景包括运动专项、运动等级、运动成绩、文化程度、择业方式。2、影响四川省田径退役运动员转型的四大因素中,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制度因素。个体因素包括:职业技能、运动成绩、心理适应度、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状况;家庭因素包括:父母职业、家庭经济条件、家庭的社会关系、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结构;社会因素包括:社会整体就业形势、社会交往、获得的社会支持、运动项目的社会普及度、毕业院校类型;制度因素包括:社会保障制度、法律法规政策、职业辅导政策、运动员培养机制、升学就业创业政策。为进一步加快四川省田径退役运动员转型,提出如下建议:(1)完善政策制度体系,推进体教融合的落实;(2)加强心理服务建设,转变运动员思想意识;(3)优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运动员综合素质;(4)融合社会市场资源,扶持运动员就业创业。
其他文献
学业拖延是在学业情境下的拖延现象,主要指尽管预见到拖延会带来不利后果,人们仍自愿推迟开始或完成某一计划好的学业任务(Steel,2007;Ziegler&Opdenakker,2018)。大量研究表明,学业拖延是一种消极、适应不良的行为,它不仅会导致学业成绩下降,还会引发不良的学业情绪和学业压力,甚至损伤学生的身心健康(Solomon&Rothblum,1984;Kim&Seo,2015,Stea
创造力作为人类伟大的潜能,它不仅是影响个体发展的重要因素,还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人类战胜越加复杂、不确定世界的挑战所必须具有的品质。因此,更有效的推进人类创造力的开发与培养具有迫切而重要的意义。而这有赖于对创造发生机制的进一步探索。创造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人们能够在看似无关的概念之间寻找并建立新的联系。这种新的联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是近些年来创造性领域的研究者越来
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肥胖为一种全球流行病,因为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率持续上升。肥胖可以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暴饮暴食,它通常与抑制控制能力的缺乏有关。而抑制控制能力是指为了实现更高阶目标而中断已启动或计划好的动作的能力,比如抵制要拿起糖果的冲动,或当你拿起开胃的巧克力棒时,打断这种正在进行的动作的能力。然而,抑制包括运动抑制和记忆抑制,以上的例子都是关乎运动抑制。那么,记忆可以
运动冲动性(Motor Impulsivity)是指个体受到外部刺激,立马做出行为反应的倾向性,它是各种不良行为的成因之一,比如暴力犯罪、攻击性行为和自杀等。而焦虑(Anxiety)作为最常见的负面情绪状态之一,影响了个体的运动冲动性。虽然已经有研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探索,但有关焦虑对运动冲动性影响的心理机制和神经机制探究仍不充分。本研究主要假设为:随着焦虑水平升高,个体的运动冲动性也会随之升高,
攻击行为是社会发展过程中较常发生的问题行为,攻击行为尤其是以欺负为核心特征的校园欺凌行为影响广泛。虽然一直在加大干预力度以减少此问题行为的发生率,但是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攻击率仍然很高。此外,相关的研究表明,发起攻击的人也就是欺负者和报告为攻击目标的人(受欺负者)与其他个体相比更容易造成精神健康问题和行为失常。所以无论是欺负经验还是受欺负经验,对个体的成长都有很大影响,会危及欺负者和受欺负者的身心健康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经济稳步地发展。大量的农民工为了养家糊口,从偏远的农村来到城市寻找工作,与城市居民一同投入到了建设城市的队伍中。同时,为了降低生活成本,他们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农村或者托付给亲戚朋友照顾。这些被留在农村或与亲戚朋友生活在一起的18岁以下的儿童统称为“留守儿童”(全国妇联,2008)。据2016年全国摸底排查数据显示,我国留守儿童数量为902万余人
在当今时代,电子游戏已经成为我国青少年、青年群体的主要娱乐方式之一,他们期望在这种娱乐生活中追求健康丰富的精神世界。而电子游戏带来的成瘾问题则会引起一系列不良的后果,损害玩家的生理健康、社交关系、认知能力。但不可否认的是,游戏也会带来不少益处,动作电子游戏对玩家的视觉注意功能、空间认知能力都有积极的影响。注意瞬脱作为注意加工中的一种现象,是指个体在识别多个连续的目标时,如果目标2出现在目标1之后的
暴力电子游戏对使用者的影响不只在一般认知过程中体现,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在玩家的情绪反应和加工也会受到该类游戏的影响。接触暴力电子游戏后,这种暴露能够使玩家对于血腥、痛苦、暴力行为这些负面刺激的情绪反应随着暴露量的增加逐渐减少,因而习惯于暴力场景的人在遇到相似场景时不会出现较高的生理唤起程度,共情能力受到影响,对于他人出现的痛苦情绪敏感度降低,并增加了他们自身对于愤怒等攻击性情绪的识别能力。因此可以推
在衰弱损伤领域中,感知不公平被定义为一种评价过程,其特点是倾向于将伤害或者疾病解释为对于正义原则的违反,将损失视为严重的和不可挽回的,以及将痛苦归咎为别人的责任(M.J.L.Sullivan et al.,2008)。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与公平相关的评价是不良的疼痛相关后果和拖长的康复过程的显著影响因素。先前的研究表明,虽然情感障碍的认知-行为模型已经假设了感知不公平通常会导致愤怒,但研究人员也记
分类与类别归纳(Category-based induction)是人们组织和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分类是判断两个(及以上)个体是否属于同一类别或个体是否属于某一类别的过程。类别归纳也叫属性归纳(property induction),是指利用类别成员关系知识,将类别已知属性拓展到新的类别成员的过程。先前研究对于分类与类别归纳是否具有相同的认知机制存在争议,一些研究认为分类和类别归纳具有共同且平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