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世界范围内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肺癌的最主要治疗方式之一,超过60%的肺癌患者在疾病的过程中至少接受过一次放疗。放射治疗能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放射性肺炎是其一个主要的限制因素。放射性肺炎的发生风险与多个临床和放疗剂量学因素有关,例如:肿瘤的位置、病灶的大小、基础肺疾病、患者的一般状态(KPS)、肺V5、V20等。本文分析评价肺癌在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与常规加速器的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的两种治疗计划靶区适形度、靶区剂量均匀性以及危及器官受量等方面的差异,为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7例局部中晚期肺癌患者,分别制定HT和IMRT放疗计划,然后比较靶区、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并对中心型和周围型肺癌患者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无论中心型或者周围型肺癌组靶区的适形度指数(conformal index,CI)HT组显著高于IMRT组(P=0.000、P=0.036),而V93、V95、V100、V110、平均剂量Dmean、均匀性指数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危及器官方面,总体来说,HT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心脏V30HT组低于IMRT组(t=-3.67、P=0.001)。中心型肺癌组心脏V30结果也一样,周围型肺癌组心脏V30为0,无法进行统计学比较,而无论中心型或者周围型肺癌患者心脏V40、Dmean、食管V50、Dmean,脊髓Dmax、Dmea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总体比较,肺V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10、V20、V30、V50HT组显著低于IMRT组(P=0.000、P=0.000、P=0.000、P=0.005、P=0.000),中心型肺癌组V5、V10、V20、V30、V50,HT组显著低于IMRT组(P=0.016、P=0.000、P=0.000、P=0.000、P=0.030),而周围型肺癌组肺V5,HT组明显高于IMRT组(P=0.048)、(V20、V30、V50)HT组显著低于IMRT组(P=0.001、P=0.013、P=0.019),肺V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Tomotherapy加速器二元气动多叶准直器对经过正常肺组织的射野出束角度进行不同程度的遮挡,螺旋断层放疗与基于常规加速器的调强放疗相比,靶区的剂量分布相当,当适形度更好,对心脏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中心型肺癌患者肺组织受照射剂量明显降低,对肺组织保护更好,可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而周围型肺癌患者低剂量区(V5)更高,可能对正常肺组织影响更大,临床治疗中应予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