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课程观比较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kindmer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我国学者的后现代课程观的研究只是对含义及特征的阐述。而后,便是对后现代课程改革的批判反思期。统观以往的研究中发现,大部分研究是针对单个后现代课程理论学者的理论的独自研究,而很少有对几个学者的课程理论的平行比较方面进行研究。所以,本文将四位国际上比较有影响力的后现代课程理论学者(多尔、派纳、史密斯和斯拉特瑞)的理论进行横向的比较分析。本文采用了比较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对四位后现代课程理论学者的思想进行逐步的分析(四人理论的“交集”和“补集”分析),然后,在此四人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其中哪些观点可以应用到我国的课程实际中,哪些观点不适切于我国的课程实际。本论文共分为四个大部分。首先,从“流浪式”思维方式和“个体关怀”价值指向两个方面分析了多尔、派纳、史密斯及斯拉特瑞的后现代课程观的“交集”部分。其次,又从他们后现代课程观的视角切入点及视角广度、教师观两个方面进行“补集”分析,并且基于中国语境,对四人后现代课程观的短长及与中国课程的适切性进行了思考。再次,基于我国现实,从课程的内隐价值汲取和外显方法应用两个方面思考如何将我国课程与此四人的后现代课程理论进行整合。最后,从我国传统文化理念和学校教育改革现实两个方面来思考后现代课程对我国课程建构的隐忧之处。对此后现代课程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后,发现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内在价值和外在影响是不随着重视程度降低而衰弱的。第一,当今教育的课程本质、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乃至师生关系等都在发生着变化,生命教育的兴起预示着课程在向注重学生发展的方向转变,由此,后现代课程理论的一些理念对于我们当今的课程理解依旧具有非凡的意义。第二,针对我国的国情,我们应该怎么构建我们自己的课程。后现代课程理论是集优缺点于一体的理论,我们要取之精华弃之糟粕。但是,要警醒的是,理论本身所具有的优点不一定适合我国的教育现实。
其他文献
《一个人的好天气》是日本青年女作家青山七惠的作品,小说讲述了一个"飞特族"女孩与年长亲戚如何相处,同时寻求自我、最终走向自立的故事。小说中出现三个女人,即青年代表知
舞蹈《踏歌》是汉唐古典舞的代表作之一。作为经典作品其本身的华彩之处值得人们深究,这里仅对此舞蹈的队形方面进行分析。
21世纪是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高科技的成果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生活便利,而与此同时人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它所带来的挑战,人类伦理道德、科学技术作为支撑着人类社会生活的两股
近年来,我国医患冲突事件频发,各类媒体对此进行了广泛而集中的报道,与之相关的议题也成为新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试图借鉴框架理论,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考
目的:探讨温肺散寒化痰定喘法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4例小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0例,采用温肺散寒化痰定喘法治疗,方用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方药组成
提出了一种WIA-PA无线工业网络温度仪表的设计方案;分析了WIA-PA的技术特征,详细介绍了该温度仪表的硬件及软件设计。实际应用表明,该温度仪表运行稳定,满足WIA-PA对无线工业
通过观摩全国优秀课评比"正态分布"展示课,指出本节课的定位科学、合理,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技能把握比较到位,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置得当,并提出了三方
期刊
目的:小建中汤在《伤寒杂病论》中出现频率较高,异病同治,探讨各证内在机理。方法:试从临床所治,与条文相对各举1案,然后从病源上综合分析。结果:只要符合小建中汤机理,加减
抵押权、质权、留置权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物权担保体系,对于留置权,由于其特有的属性和功能使其在使用上不如抵押权和质权灵活和多用,但是在经济和社会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留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