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少年法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i123r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的少年非行是指14岁至20岁少年的犯罪行为、14岁以下少年的触法行为和虞犯行为,主要由日本《少年法》、《儿童福祉法》等法律来予以规制。少年法以少年的人权保障和健康成长为目的,以正当程序和利益最大化为原则,以保护主义和社会复归为理念,与《儿童福祉法》等共同构成非行少年的法律保护体系。家庭法院以少年事件为主要审理对象、以保护处分为主要处罚手段,与福祉机关儿童相谈所共同担负起日本的少年司法保护事业。官民协动与社会参与也是日本少年司法的特色制度,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我国要学习日本先进的少年司法保护理念,完善我国的少年司法体制,并推动社会的广泛参与。本文运用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等分析方法,分析日本少年法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结合其先进的司法制度,对我国现行未成年人保护法在今后的发展上从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除引言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概述日本少年法的发展历史、现行状况。在特征、原则和制定理念上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日本少年法最早制定于1922年,现行少年法是于1949年制定的。其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旧少年法制定之前、旧少年法执行阶段、现行少年法实施阶段。现行的日本少年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就是更加强调少年人权的保障以及少年的健康成长。正当程序是一切实体法律正当性的基础,利益最大化则是日本少年法追求的主要价值之一,是少年法存在的基础,所以日本少年法的原则是正当程序与利益最大化原则。坚持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社会回归”和“保护主义”为理论基调,保障了非行少年的合法权益,体现了将少年的人权保护至于特殊地位的基调。第二部分对日本少年犯罪审理程序做了客观分析和阐述。借鉴美国的少年司法制度经验,以美国的家事法院为蓝本建立了以家庭法院为工作中心的司法机构,拥有相当大的处理犯罪少年案件的管辖权。在日本,对少年保护事件的程序结束以家庭法院的最终决定作为结束,分为实体性裁判和形式性裁判。他的功能在根本意义上来说不是惩罚和追究,取而代之的是要改善少年的非行行为,使他们回归社会健康成长。第三部分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现状,借鉴日本先进的少年法制定的原则和方针,及其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保护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青少年保护法的几点建议。包括建立健全综合的少年保护法律;建立完备的少年司法机构;发动社会参与;适时扩大未成年人的保护范围等。希望通过这样的建议能对我国青少年保护制度的完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甘肃武威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亦是藏传佛教空行母降生应化圣地。位于凉州区城南15公里处的新华乡缠山村金刚亥母洞石窟寺,属于藏传佛教石窟寺院,因寺内供奉金刚亥母像而得名
  目的 研究饲料硬度对裸小鼠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为裸小鼠饲料的标准化生产提供客观、科学的数据.方法 SPF级10周龄BALBc裸鼠2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实验Ⅰ组、实验
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进行评价是证券投资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运用统计综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构造一种综合评价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模型,并运用它对我国石化行业上市公司的
本文主要提出了引进现代食品加工技术中肉糜制品制作工艺和食品添加剂,以改进传统打糁制作的清汤鸡丸的缺陷,使鸡丸更鲜嫩滋润。
当代世界,信息大爆炸,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媒体的应用迅速普及,民主政治不断发展,这些因素从不同层面影响着档案开放利用工作的展开。档案政策与法规对档案工作、档案事
高师声乐教学在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大变革大发展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如何开辟新时期高师声乐教学的新理路,是本文探寻的策略节点。作者着重从高师声乐理论教学的基础
本文的理论支持—关联理论是由Sperber和Wilson于1986年在其著作《关联:交际与认知》中提出。Gutt(?)将关联理论与翻译相结合,发表其著作《翻译与关联》,并指出交际是一个明示
信息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结构,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为代表的新媒体日益凸显其优势。新媒体不仅改变了动漫的生产和传播模式,使其在种类和艺术风格方面发生巨
行为金融理论将心理学、社会学和其他认知科学的成果与传统经济学和金融学相互融合,试图解释金融证券市场的各种“异象”及其发生机理来研究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及各种认
世界上有记载的翻译活动至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系统的译学研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国外开始。不论国内的译学研究还是国外的译学研究都经历了个从开始、发展到最后成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