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加入WTO进入全球市场一体化的大家庭,2001年上海大众与德国大众全球同步推出了Polo两厢车、二汽神龙推出了Picasso、一汽大众推出了Bora、以及天汽丰田推出夏利2000、上海通用推出两厢Sail,将中国汽车行业的市场竞争推向了高潮。在2002年北京现代索纳塔、东风悦达起亚千里马和一汽大众新款Audi A6不约而同选择了11月18日下线,再次掀起了国产轿车的竞争高潮。然而,尽管快速、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但是,各大汽车公司的市场抱怨数据表明,开发新产品、或产品与过程的改进都会给产品和过程带来新的质量问题,从而造成导入市场的新产品出现质量波动。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汽车的诞生过程以及汽车行业批量生产以前的质量保证方法,如:质量功能展开,通过这一方法能够进一步明确顾客的期望和要求,并将这些期望和要求转化为产品的设计要求以及过程的控制要求来加以实现。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是阿波罗登月计划中创立的质量工具,目前已推广到汽车行业,通过它可以在产品开发阶段以及过程开发阶段分析产品或过程潜在的失效模式并加以改进或避免。过程认可将通过对过程的审核,在批量生产以前促进过程质量的改进,避免批量生产以后产生批量质量问题。
本文还通过上海大众Polo轿车产品开发和过程开发的实例,分析阐述了在产品开发和过程开发阶段,有效地运用这些质量工具的过程以及经验总结,并且通过与Passat B5市场导入时的市场抱怨数据的比较,总结归纳了在汽车行业批量生产前有效地进行的质量保证能够有效地消除和降低产品开发和过程开发阶段的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提高产品开发质量、降低成本;提高过程质量,减少和避免生产过程可能产生的缺陷,从而保证了批量生产的产品质量,使产品能够顺利导入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