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择优取向纳米孪晶Cu微焊点界面反应与可靠性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w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D封装技术的发展使微凸点互连尺度持续减小,封装制造和服役过程中凸点互连结构内原子扩散与交互作用加剧,使界面反应生成的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s,IMCs)所占焊点/凸点比例增加,界面特性对互连结构可靠性的影响更加显著,亟需寻求新材料、新互连结构应用到微米尺度三维封装技术中。(111)择优取向纳米孪晶Cu(Nanotwinned Cu,nt-Cu)因其具有优异的力学、电学性能,特别是独特的界面反应特性,被视为是一种新型的三维封装互连材料,其界面反应特性与可靠性亟需系统深入研究。本论文以新型(111)择优取向纳米孪晶Cu作为凸点下金属化层(Under Bump Metallization,UBM),研究了钎焊温度、初始Cu6Sn5晶粒形貌、交互作用对微焊点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形核、长大、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同步辐射技术,原位表征了(111)nt-Cu UBM高温、高电流密度下的溶解行为;在(111)nt-Cu UBM上利用电流驱动键合(Current Driven Bonding,CDB)方法制备出具有择优取向的全IMC焊点,并评价其力学可靠性。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钎焊温度对(111)nt-Cu UBM界面反应特性及微焊点剪切性能的影响规律表明:钎焊温度为300 ℃时,(1120)择优取向的屋脊状Cu6Sn5晶粒随机排布在(111)nt-Cu/Sn界面,其微焊点的平均剪切强度为40.2 MPa;钎焊温度为250 ℃时,随机取向的扇贝状Cu6Sn5晶粒排布在(111)nt-Cu/Sn界面,其微焊点平均剪切强度仅为31.1 MPa。2.两种不同初始形貌的界面Cu6Sn5晶粒对后续(111)nt-Cu/纯Sn钎料的界面反应的影响规律表明:在相同反应温度(300 ℃)条件下,当初始Cu6Sn5晶粒形貌为屋脊状时,焊点中界面Cu6Sn5晶粒生长缓慢,平均厚度较小(反应时间延长至20 min,界面Cu6Sn5层厚度为6.1μm),界面Cu6Sn5晶粒的晶体取向由初始的[1120]逐渐向[0001]方向转变,其形貌由初始的屋脊状逐渐向扇贝状+小平面形貌转变;而当初始Cu6Sn5晶粒形貌为扇贝状时,焊点中界面Cu6Sn5生长较快,平均厚度较大(反应时间延长至20min,界面Cu6Sn5层厚度为7.2μm)。这是由于界面屋脊状Cu6Sn5晶粒的平均直径较大,晶界面积较小,基体Cu原子经晶界扩散进入焊点中的扩散通量较小,从而影响后续界面反应中界面Cu6Sn5金属间化合物晶粒的生长动力学、形貌及晶体取向的演变。3.多晶Cu与(111)择优取向纳米孪晶Cu基体的交互作用对微焊点界面反应特性及剪切性能的影响规律表明:(111)nt-Cu/Sn/多晶Cu微焊点中(111)nt-Cu侧界面IMC Cu6Sn5的平均生长速率(1.44μm/min)远大于多晶Cu侧界面IMC Cu6Sn5平均生长速率(0.25μm/min),即在微焊点中出现了两侧界面IMCs非对称生长的现象。这是由于(111)nt-Cu、多晶Cu两种基体向液态钎料中溶解的速率不同,在微焊点中形成了由(111)nt-Cu基体侧指向多晶Cu基体的Cu原子浓度梯度,驱使Cu原子从多晶Cu侧向(111)nt-Cu侧扩散迁移(Cu原子浓度梯度通量A),导致(111)nt-Cu侧界面Cu6Sn5的生长速率增加,同时(111)nt-Cu界面上的屋脊状(1120)择优取向Cu6Sn5晶粒快速转变为随机取向的扇贝状和小平面状Cu6Sn5晶粒;相应地,多晶Cu侧界面IMCs生长缓慢。随着界面IMCs厚度及形貌特征的转变,微焊点的断裂模式由最初的韧性断裂转变为韧性+脆性断裂,并且其平均剪切强度也由42.0 MPa下降到30.4 MPa。4.(111)nt-Cu作为UBM对固-固界面反应过程中IMCs生长、柯肯达尔孔洞的生成及液-固电迁移中阴极溶解行为的影响规律表明:150 ℃高温时效100 h,(111)nt-Cu/Sn界面IMCs厚度(3.04μm)比多晶Cu/Sn界面IMCs厚度小27%(4.18μm);即使在150 ℃高温时效900 h,(111)nt-Cu/Sn界面仍然没有观察到柯肯达尔孔洞的生成;在300 ℃,1.0×10~4 A/cm~2电流密度条件下,(111)nt-Cu做阴极时的溶解速率(2.0μm/min)比多晶Cu做阴极时的溶解速率(2.4μm/min)降低了20%。这是由于(111)nt-Cu基体具有最低的表面能、大量的孪晶界及三叉点(孪晶界与柱状Cu晶界的交点),从而抑制了IMCs的生长、柯肯达尔孔洞的生成及高温电迁移作用下UBM的溶解。5.以(111)择优取向纳米孪晶Cu作为UBM材料,利用电流驱动键合的方法制备出择优取向的全IMC焊点:在300 ℃,1.0×10~4 A/cm~2电流密度条件下,阳极基体上的屋脊状Cu6Sn5晶粒保持择优取向并加速生长,生长速率达到4.6μm/min,是无电流驱动条件下(111)nt-Cu/Sn界面IMCs晶粒生长速率的20倍;由于阴极的持续溶解,阴极基体上屋脊状Cu6Sn5晶粒转变为随机取向的扇贝状,生长速率仅达到0.2μm/min;最后,在电流驱动与熟化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合并形成(1120)择优取向全IMC焊点。其平均剪切强度为58.4 MPa。
其他文献
1,3-偶极环加成反应是构筑杂环分子的一种有效的合成策略。作为一类重要的1,3-偶极子,甲亚胺叶立德与亲偶极体的环加成反应已被广泛报道。这类反应通常被用来合成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考虑到合成化学正朝着更绿色、更高效、低成本和低排放的方向发展,在开发新反应的同时能够兼顾绿色化学的特性是至关重要的。甲亚胺叶立德参与的环加成反应一般具有原子经济、步骤简洁、反应条件温和和产率高等绿色化学特点,这类反应已经
学位
Cu-Ni-Sn合金具有高的强度、硬度、弹性,优异的导电导热性、耐腐蚀性、耐磨性、抗应力松弛性能、抗高温氧化性能等,在精密仪器、电子电器、航空航天、天然气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应用广泛,是最有潜力替代铍青铜的高强高弹性导电铜合金。然而Cu-Ni-Sn合金的制备难点在于其液固区间比较大,采用传统的铸造法制备Cu-Ni-Sn合金极容易出现Sn元素的微观偏析和宏观反偏析,导致合金在后续变形过程中容易开裂。
学位
Ti-6Al-4V合金具有比强度高、抗疲劳性能好、耐腐蚀性强等优点,是航空发动机叶片用关键材料。在航空发动机服役过程中,叶片和轮盘易发生微动磨损而失效。微动磨损不但大幅降低了航空发动机叶片的使用寿命,且为飞机服役安全留下安全隐患。如何改善Ti-6Al-4V合金抗微动磨损能力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难题。调控界面晶粒尺寸是改善金属材料微动磨损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目前Ti-6Al-4V合金的晶粒细化机制
学位
阀门作为压力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核电、石油、化工等领域。但阀门设计多参考经验值,且阀门成型后进行的基于实验室环境下实验验证,与实际工况存在偏差,导致阀门在实际应用中无法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甚至在某些工况下造成阀门失效引发生产事故,因此对阀门实际工况下的动态特性展开研究对保障阀门的安全运行以及阀门的性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阀门实际工况下的动态特性并非仅与阀门本体有关,同时受其上下游管
学位
化学机械抛光(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简称CMP)技术通过化学和机械的协同作用去除工件表面材料,不仅可以获得原子级的超光滑表面,还具备全局和局部平坦化能力,在半导体制造,光学器件加工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CMP过程存在复杂化学机械耦合作用,并且机械作用和化学作用本身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CMP的材料去除过程的定量模拟和准确预测非常困难。到目前为止,CMP
学位
渗碳纳米贝氏体轴承钢因其表面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及出色的耐磨性能,同时心部具有优异的强韧性配合,被逐渐应用在风电轴承及齿轮行业中。但将其用于重载铁路货车轴承行业,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随着我国重载铁路货运的迅猛发展,对于更大轴重重载列车的需求也愈发强烈。而作为重载列车轴承的关键部件之一,渗碳轴承套圈主要起到支撑机械旋转体的作用,在服役过程中受到冲击载荷和摩擦载荷的周期性作用。随着对重载列车轴重要求的进
学位
可充电锂离子电池(LIBs)普遍地应用于各种设备之中,与早期开发的可充电电池系统相比,锂离子电池在重量和体积方面均显示出更高的能量密度。近年来,作为动力电池已经大规模地应用于电动汽车(EVs)之上。氧化铁材料的理论储锂容量可以超过1000 m Ah/g,远远高于目前使用的石墨负极(372 m Ah/g),同时兼具储量丰富、环境友好、安全性高等优势。然而其通常具有较短的循环寿命,这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在
学位
复杂黄铜以其较高的机械强度、优异的耐磨性以及低廉的价格,被广泛应用于制造耐磨机械器件,尤其在汽车同步器齿环领域,复杂黄铜更是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目前国内应用范围较广的复杂黄铜仍存在第二相强度不足,凝固组织中易出现第二相粗大、危害型形貌、团聚等现象,严重恶化了复杂黄铜的力学、耐磨性能,且对于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尚无明确认识。钛硅黄铜作为一种新开发的复杂黄铜,其第二相Ti5Si3具有高熔点、高硬
学位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医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用药规律,以期为小儿CVA临床遣方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别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12月有关中医药治疗小儿CVA的文献,进行频率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处方284首,涉及药物222味,筛选出高频药物18味;使用频次较高的为苦杏仁、麻黄、甘草;药物种类以化痰止咳平喘、补虚、平肝熄风
期刊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数字电视及大屏幕显示领域,取得了非常大的经济效益。磷光材料和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由于能够同时利用单重态和三重态激子发光,理论内量子效率可以达到100%,因此成为了研究热点。传统的磷光器件(Ph OLEDs)和热活化延迟荧光器件(TADF-OLEDs)中的发光层通常采用主客体掺杂方式促进载流子的传输平衡,减少激子淬灭、提高器件的效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