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GABA受体活化平衡失调探讨胃食管反流病“肝胃同病”的生物学内涵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收集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资料,归纳病位证素,为胃食管反流病“肝胃同病”理论提供临床依据;通过复制胃食管反流病大鼠模型,从GABA受体活化平衡失调探讨胃食管反流病“肝胃同病”理论的生物学内涵。  方法:本课题分为两部分:1.临床研究:收集204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信息,包括临床症状、舌象、脉象、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归纳本病病位证素,分析临床症状与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间的相关性。  2.实验研究:健康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疏肝和胃复方中剂量组、疏肝和胃复方低剂量组、疏肝和胃复方高剂量组5组,采用贲门肌切开术加幽门半结扎术复制胃食管反流病大鼠模型,治疗组分别给予疏肝和胃复方中、低、高剂量汤药灌胃治疗,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疗程2周。造模后21天测定胃食管连接处pH值,HE染色法观察食管下段粘膜炎症,Elisa法检测外周血神经递质含量,免疫组化法定性观察和半定量分析GABAA受体和GABAB受体在局部病变食管组织及脑、肝、胃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  结果:临床研究:1.通过胃食管反流病证素判定,与本病显著相关的病位证素为胃、脾、肝,一般相关的有胆、胸膈、半表半里和大肠。2.根据胃食管反流病病位证素频数分布,病位同时发生于肝和胃者比例最高。3.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评分(P<0.01)。4.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症状积分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呈正相关(P<0.01),症状积分越高,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越高。  实验研究:1.食管粘膜炎症: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食管下段粘膜病理学炎症积分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疏肝和胃复方中、低、高剂量组均明显降低(P<0.01);与疏肝和胃复方中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明显降低(P<0.05)。2.胃食管连接处pH值: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疏肝和胃复方中、低、高剂量组均明显升高(P<0.01),其中疏肝和胃复方高剂量组尤为明显,但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外周血神经递质: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5-HT、CGRP、SP、VIP显著增加(P<0.05),外周血DA、NE、NOS无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疏肝和胃复方中、高剂量组能够降低胃食管反流病大鼠外周血5-HT、CGRP、SP、VIP水平(P<0.05),尤其是高剂量组,中、高剂量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4.GABAA受体和GABAB受体在胃食管反流病大鼠模型小脑、脑干、海马、大脑、肝和食管下段组织中均呈免疫阳性,在胃组织中未见特异性表达。5.GABAA受体在脑组织及外周肝、食管组织中的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脑、海马、肝、食管组织中GABAA受体免疫阳性显著减弱(P<0.05),脑干组织中GABAA受体免疫阳性有减弱趋势(P>0.05),大脑组织中GABAA受体免疫阳性无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疏肝和胃复方中、低、高剂量组小脑、肝、食管组织中GABAA受体免疫阳性显著增强(P<0.01),海马组织中各剂量组GABAA受体免疫阳性无明显变化(P>0.05),中、低剂量组脑干组织中的GABAA受体免疫阳性有增强趋势(P>0.05)。各剂量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6.GABAB受体在脑组织及外周肝、食管组织中的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脑、脑干组织中GABAB受体免疫阳性显著增强(P<0.05),海马、肝组织中GABAB受体免疫阳性有增强趋势(P>0.05),食管组织GABAB受体免疫阳性略减弱(P>0.05),大脑组织中GABAA受体免疫阳性无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疏肝和胃复方中、低、高剂量组小脑组织中GABAB受体免疫阳性显著减弱(P<0.05),中剂量组脑干组织中的GABAB受体免疫阳性显著减弱(P<0.05),海马、肝组织中GABAB受体免疫阳性有减弱趋势(P>0.05),各剂量组食管组织中GABAB受体免疫阳性略增强(P>0.05)。各剂量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7.GABAA和GABAB受体在各组织中的平衡关系:胃食管反流病大鼠模型脑组织及外周肝、食管组织GABAB/GABAA受体比值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疏肝和胃复方各剂量组GABAB/GABAA受体比值较模型组明显降低。  结论:1.通过对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表现的证素归类,病位定性在肝和胃的比例最高。2.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其程度随着反流症状的加重而加重。3.胃食管反流病大鼠模型脑组织和外周肝、食管组织中可能同时存在着GABAA受体和GABAB受体活化失衡状态。中枢和外周肝、食管组织中GABAA受体和GABAB受体间的平衡失调可能共同参与了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为阐释胃食管反流病“肝胃同病”理论提供了客观依据。4.疏肝和胃复方能够改善胃食管反流病食管下段粘膜炎症,调节胃食管连接处pH值,可能通过影响外周血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脑和外周肝、食管组织中GABAA受体和GABAB受体的表达,恢复GABA受体在机体内的平衡关系,从而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以学生的自主为主要形式;课堂就应坚持寓教于乐,寓学于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应努力活跃学的形式,改革学的方法,调整学的结构,应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全方位动起来,个个参与,使课堂真正充满活力。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 教学实践 营销课程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在“学堂教科论”一文中写道:“我
数学学科要真正减轻学生负担,彻底纠正前往的“题海战术”现象,教师就要在提高习题“品位”上下功夫,以减少学生的习题量。要做到这一点,数学教师必须经历从布置习题到设计习题的观念转变。提倡教师自己动手设计习题,化大力气提高习题的质量。教师习题设计得好,还可以明显改变学生对做数学习题的“枯燥无味”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各种能力的目的。笔者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的实践谈谈习题设计的几
期刊
作文是语文教学成果的结晶,辅导学生写好作文,是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中学的起始阶段,七年级还是处于打基础的阶段,抓好这个年级段,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作文水平,关系到他们今后的发展。我所在的中学七年级新生来自农村各小学,许多优秀毕业生涌进了城区名牌中学,留下的学生整体素质较城区差,他们大多厌烦作文,不少学生不愿动笔,有的甚至不会作文。如何激发他们的
期刊
摘要:新课改要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有"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就要变换学生学习的方式和老师授课的方式,把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而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就成为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尝试应用最多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也不例外。而在听课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一些现象使我引发了一种思考,那就是教师在其中到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到底怎样去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这就是本篇
“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洛克《教育漫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那么,写字教学应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习惯呢?针对目前写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重视以下五个方面的养成教育。   一、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写字姿势正确,不仅有利于书写的规范,也有利于学生的健
期刊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  关键词:小学 品德与社会 儿童 教学 思路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
[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健脾补肾解毒方干预前后,不同危险分层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简称MDS)患者的10个基因甲基化状态,以明确与MDS的发生发展、病理分型、危度分级及预后转归密
目的  研究结肠途径治疗仪配合新石军方灌肠治疗慢性肝衰竭(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并通过大鼠肝衰竭模型进一步研究新石军方治疗肝衰竭的作用机制。  方法  1.临床部分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这一要求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去引
摘要: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在此阶段要加强基本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注意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后,再逐步提高理性认识,以理论指导道德行为,并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打下基础,这对他们的一生怎样做人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关键字:德育 教育 师生关系 尊重 行为魅力 家庭教育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