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例扁桃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扁桃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tonsillar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TDLBCL)的临床特征和主要实验室指标,探讨影响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预后因素,以期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54例确诊为扁桃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病理免疫组化结果、治疗方案、生存状况等数据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Ann Arbor分期系统进行临床分期,IPI及NCCN-IPI危险分层系统进行危险度分层。数据分析采用SPSS 24.0软件,应用Kaplan Meier法进行生存数据评估,应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全部纳入多因素分析,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60岁21例。病变部位位于左侧扁桃体有31例,右侧19例,双侧4例,有B症状12例,占22.22%。结外累及部位≥1处13例(24.07%),结外累及部位<1处41例(75.93%)。Ann Arbor I期11例(20.37%),Ann Arbor II期25例(46.29%),Ann Arbor III期9例(16.67%),Ann Arbor IV期9例(16.67%)。IPI危险分层低危组38例(70.37%),中低危组8例(14.81%),中高危组5例(9.26%),高危组3例(5.56%)。NCCN-IPI危险分层低危组23例(42.59%),中低危组20例(47.04%),中高危组9例(16.67%),高危组2例(3.70%)。全部患者均接受血常规、肝肾功能、白蛋白、LDH等检查并记录各项指标,其中LDH升高12例(22.22%),正常42例(77.78%)。有46例患者接受血β2微球蛋白检测,正常41例(89.13%),升高5例(10.87%)。33例接受EB病毒DNA检测,阴性29例(87.88%),阳性4例(12.12%),51例患者可明确骨髓穿刺结果,有骨髓累及的1例(1.96%)。52例患者可明确细胞起源,其中GCB26例(50%),non-GCB26例(50%),共有48例患者检测CD20表达情况,均为阳性。中位生存时间未达到,54例患者1年、3年的累积OS率分别为86.50%、76.74%;中位PFS时间未达到,54例患者1年、3年的累积PFS率分别为84.70%、76.5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Ann Arbor分期、NCCN-IPI危险分层、血红蛋白水平、单核细胞数值、中性粒细胞数值、白蛋白水平、LDH水平对OS有显著影响,年龄、IPI危险分层、NCCN-IPI危险分层、结外累及数目、白蛋白水平、LDH水平对PFS有显著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Ann Arbor分期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NCCN-IPI危险分层是影响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1.扁桃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中位发病年龄54岁,大部分患者因咽部异物感、咽痛、吞咽困难、自觉咽部肿块等为首发症状就诊。2.多因素分析显示:Ann Arbor分期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NCCN-IPI危险分层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伴IgM沉积的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3月01日~2018年10月31日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肾内科第一次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且符合IMN诊断标准的99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根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口服硝苯地平治疗妊娠并发高血压急症的疗效即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数据库建立至2019年12月。检索所有收录进网络数据库的相关文献,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文献符合以下所有纳入标准:(1)随机对照临床试验;(2)孕妇在研究期间并发高血压急症(收缩压(SBP)≥160mm Hg,舒张压(DBP)≥110mm Hg
研究目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DLBCL患者中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感染率较普通人群及其他肿瘤患者高,有研究证实DLBCL的发生发展与HBV感染有关。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但是关于HBV感染与DLBCL患者临床病
目的:通过定量分析左室射血分数正常(LVEF>50%)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期分层应变参数及同步性改变,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MM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及同步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19年9月于福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就诊且左室射血分数均正常(LVEF>50%)的MM患者(MM组)49例,其中男26例,女23例,年龄40~74岁,中位数5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合并高血压的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9年8月期间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首次经肾活检病理确诊为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的患者208例,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选取187例IMN患者,根据高血压
研究目的:探索γδT细胞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凋亡与自噬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Ficoll分离法获取健康成年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同时加入1μM唑来膦酸(Zol)与400 IU/ml白细胞介素(IL)-2对其刺激诱导以获取γδT细胞,培养第1、第6与第10天时运用流式细胞术对γδT细胞进行纯度的测定。收集培养至第10天γδT细胞,与骨髓瘤细胞RPMI 8226或U266按照不同比例
目的:干扰素-α(IFN-α)作为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已成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常规用药之一。Janus活化激酶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JAK-STAT)级联信号的激活可诱导IFN刺激基因(ISG)的转录与表达,这一过程在IFN-α效应中起关键作用。现已证实,经典ISGs中具有四肽重复序列的干扰素诱导蛋白(IFITs)基因家族成员IFIT3可抑制多种病毒复制,但其对乙型肝炎病毒(HBV
目的:检测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ERRα)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在永生化卵巢上皮细胞IOSE80、卵巢癌细胞株HO8910及其高转移亚系HO8910PM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调控ERRα或PPARγ对彼此表达的影响效果,并分析调控ERRα或PPARγ对卵巢癌细胞株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建立体外培养人永生化卵巢上皮细胞株IOSE80和卵巢癌细胞株HO891
目的:探究miR-519d-5p对乳腺癌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519d-5p在癌旁组织和癌组织,正常乳腺细胞和多株乳腺癌细胞中的差异表达;(2)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miR-519d-5p对乳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3)生物信息学数据库预测并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RELA是miR-519d-5p的靶基因;(4)Wester
目的 从妊娠安全性探讨计划妊娠甲状腺功能亢进女性的最佳治疗选择,为临床医生及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及促进优生优育。方法 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CNKI数据库。检索时间是从各数据库建库开始,至2019年12月截止。收集育龄期甲亢女性经ATD、RAI或手术治疗后的妊娠结局的相关研究。结局指标为流产、早产、IUGR、出生缺陷。采用Stata和R软件进行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