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针对糖尿病肾病的机制研究,观察高糖刺激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HMCs)A类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A,SR-A)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SR-A介导HMCs在高糖环境下发生炎症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MC按照其培养基中D-葡萄糖浓度分为正常糖组(normal glucose,NG)和高糖组(h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针对糖尿病肾病的机制研究,观察高糖刺激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HMCs)A类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A,SR-A)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SR-A介导HMCs在高糖环境下发生炎症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MC按照其培养基中D-葡萄糖浓度分为正常糖组(normal glucose,NG)和高糖组(high glucose,HG)(D-葡萄糖浓度分别为5.5mmol/L和30mmol/L),并以甘露醇组(mannitol,Man)作为高渗对照,在HG组瞬时转染SR-A小干扰RNA(si SR-A)并设置转染对照组(si NC)。运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SR-A、NLRP3、IL-1β蛋白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NLRP3、Caspase-1、IL-1β、FN、ColⅣ、α-SMA、GRP78 mRNA;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SR-A;酶法检测Caspase-1相对活性;ELISA检测细胞培养基中IL-1β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 q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NG组和Man组相比,HG组HMCs中SR-A蛋白(均P<0.05)和平均荧光强度均增加(均P<0.001),NLRP3、Caspase-1、IL-1βmRNA水平升高(均P<0.001),NLRP3(均P<0.05)和IL-1β(均P<0.01)蛋白水平上调,Caspase-1相对活性升高(均P<0.05)和IL-1β浓度增加(均P<0.01),以上各指标在NG组和Man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沉默SR-A基因后,SR-A蛋白水平在HG+si SR-A组和NG+si NC组中相较于HG+si NC组显著降低(均P<0.01),NLRP3、Caspase-1、IL-1βmRNA(均P<0.001)和NLRP3、IL-1β蛋白水平(均P<0.05)也随SR-A降低而降低。同时,HG+si SR-A组和NG+si NC组中系膜基质成分FN、ColⅣ、α-SMA、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GRP78mRNA水平和HMC细胞周期中DNA合成期(S期)占比也明显低于HG+si NC组(均P<0.01)。结论:高糖可以通过上调SR-A表达促进HMCs发生炎症损伤,这一过程可能与SR-A调节NLRP3-Caspase-1-IL-1β通路相关,该研究为探索糖尿病肾病中肾脏炎症损伤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钠通道(ENaC)A663T多态性与突发性耳聋的潜在联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了11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低频型20例,高频型19例,平坦型31例,全聋型42例)和115名正常对照者上皮细胞钠通道A663T多态性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结果:携带T等位基因是低频型突发性聋发生的危险因素(P=0.046,OR=2.16,95%C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及有创性产前诊断在不同年龄分层孕妇中的异常检出率及吻合度,探讨不同年龄分层的孕妇最适宜的产前筛查方法。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共纳入66,302名孕妇,并根据孕妇年龄分为适龄组(<35岁),高龄组(35-39岁),超高龄组(≥40岁),分析及比较三组孕妇胎儿发生染色体异常的概率;将高龄组(35-39岁
背景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急性、自身免疫性血管炎,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为冠状动脉瘤(Coronary artery aneurysm,CAA)的形成,目前关于KD发病及CAA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确。Annexin A1(ANXA1)作为一种具有抑制炎症、促进血栓溶解作用的细胞因子,参与了诸多炎症相关疾病的病理过程。此外,前期研究发现KD患儿血清中C1q/tumor nec
目的:分析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声门上型喉癌(supraglottic laryngeal carcinoma,SGLC)侵犯部位,以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声门上型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能力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初始接受手术治疗的91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的临床病历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T1期且颈部无危险
第一部分Mst1和WASp共同调控调节性T细胞外周稳态及抑制功能目的:以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Mst1)基因敲除(Mst1KO)、Wiskott-Aldrich综合征蛋白(WASp)基因敲除(WASpKO)、Mst1-WASp双敲除(DKO)和野生型模型小鼠为研究对象,探究Mst1和WASp共同作用在调节性T细胞(Treg)中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在胸腺和脾脏中,通过流式技术检测T细胞各
雷诺综合征(Raynaud’s syndrome,RS)是指供应肢端的血液循环受阻时出现的一组症候群,经常是许多结缔组织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的首发症状,并且预示病情严重,因此早期诊断非常必要。RS归属于中医“血痹”、“寒厥”等范畴。目前,对于RS的治疗,国内外对此研究报道甚少。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治疗,都只是经验之谈,尚无特效药,也无确切的诊治标准及权威的
放射治疗是癌症综合治疗的一种重要方式。目前光子是局部晚期直肠癌主流的放射治疗粒子束。但光子束所具有的物理特性使得较大部分危及器官不可避免的暴露于辐射中,导致危及器官急慢性毒副反应发生率较高,这不仅限制了病人肿瘤治疗的依从性,同时也降低了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包括质子及碳离子在内的重粒子束放射治疗技术发展迅速,重粒子束具备的优越物理及生物特性,使得重粒子束放射治疗在降低危及器官急慢性毒副反应发
目的:探讨Kisspeptin在来曲唑(letrozole,以下简称LE)诱导排卵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月经周期中的表达规律,同时探究月经周期中不同时间点Kisspeptin水平与促排卵妊娠结局的关联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05月—2020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PCOS女性患者,均予以LE促排卵治疗
目的:探讨膜联蛋白A1(ANXA1)在下咽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下咽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研究ANXA1在Fa Du细胞中的生物功能,并初步探讨ANXA1在下咽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3例淋巴结转移和3例淋巴结未转移患者的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进行RNA测序得到了差异表达基因(DEm RNAs);采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ti
背景:作为一种发病于鼻咽上皮的癌症,鼻咽癌发病机理相对复杂,尚不完全清楚。有趣的是,鼻咽癌好发于我国的南部地区,每年每100,000人口中有25-50例。其次是北非和地中海盆地。相比之下,在欧洲和美国,2012年的发病率仅为每10万人中0.4例。原发性鼻咽癌对放疗(RT)的反应高度敏感,如果及早发现,可以治愈。然而,放疗可能会引起放射线抵抗,从而导致治疗失败和NPC转移。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索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