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第一部分Mst1和WASp共同调控调节性T细胞外周稳态及抑制功能目的:以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Mst1)基因敲除(Mst1KO)、Wiskott-Aldrich综合征蛋白(WASp)基因敲除(WASpKO)、Mst1-WASp双敲除(DKO)和野生型模型小鼠为研究对象,探究Mst1和WASp共同作用在调节性T细胞(Treg)中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在胸腺和脾脏中,通过流式技术检测T细胞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Mst1和WASp共同调控调节性T细胞外周稳态及抑制功能目的:以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Mst1)基因敲除(Mst1KO)、Wiskott-Aldrich综合征蛋白(WASp)基因敲除(WASpKO)、Mst1-WASp双敲除(DKO)和野生型模型小鼠为研究对象,探究Mst1和WASp共同作用在调节性T细胞(Treg)中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在胸腺和脾脏中,通过流式技术检测T细胞各亚群的变化,重点检测Treg细胞的比例、数量及其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并通过构建DKO骨髓嵌合小鼠验证表型变化是否为自发性。结果:(1)在脾脏中,DKO小鼠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百分比和数量显著降低,其中,幼稚T细胞的比例降低,活化T细胞的比例增加。在胸腺中,没有发现百分比的统计学差异。(2)在脾脏中,DKO小鼠的CD4+CD25+Treg细胞和CD4+Fox P3+Treg细胞的数量降低,但比例上调。胸腺中百分比无差异。(3)ICOS和PD-1在DKO小鼠的胸腺和脾脏中均无明显变化。然而,DKO小鼠脾脏Treg细胞中的NRP-1的表达减少,同时,CTLA-4表达增加。(4)与WT小鼠相比,DKO小鼠脾脏中的CD4+T细胞产生的白细胞介素-4增加。(5)与WT嵌合体小鼠相比,DKO嵌合体小鼠T细胞各亚群及Treg细胞的结果变化趋势与上述一致。结论:Mst1与WASp以细胞固有方式共同影响Treg细胞外周稳态和功能,其机制可能涉及NRP-1和CTLA-4。第二部分Micro RNA-146a在B淋巴细胞发育及BCR信号的研究目的:探究微小RNA-146a(Micro RNA-146a,miR-146a)与B淋巴细胞发育及B细胞受体(BCR)信号的相关性及分子机制。方法:在miR-146a过表达(TG)的小鼠骨髓和脾脏中,用流式技术检测B细胞各亚群的表达情况。利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技术检测在可溶性抗原(sAg)的刺激下,在B细胞受体早期活化过程中,相关信号分子的表达情况。使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在BCR活化过程中0、5、10、30分钟四个时间点各信号分子磷酸化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miR-146a过表达的小鼠骨髓中未成熟B细胞的数量和比例高于野生型(WT)小鼠。脾脏中边缘区(MZ)B细胞无明显变化,然而,滤泡(FO)B细胞比例显著降低,过渡Ⅰ型(T1)B细胞和过渡Ⅱ型(T2)B细胞数量和比例升高。磷酸化的酪氨酸(pY)水平的峰值较WT明显增高,其下游各分子磷酸化水平增强。结论:miR-146a的表达在B细胞发育和外周分化及BCR活化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可能是由于免疫耐受的失调导致的。
其他文献
背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生物钟基因PER1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PER1在促进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功能和机制尚不清楚。目的: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探索生物钟基因PER1表达改变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糖酵解和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建立稳定沉默、过表达和突变PER1的OSCC细胞;用CCK-8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ESS预后的相关因素,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9年06月至2020年03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就诊并接受治疗的ESS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其生存情况。回顾性分析我院82例ES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诊疗方案以及影响ESS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5.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Kapl
背景:近年来,以多西他赛、顺铂和氟尿嘧啶(docetaxel,cisplatin&fluorouracil,TPF)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induction chemotherapy,IC)方案已经广泛应用于局晚期鼻咽癌的治疗。但是,目前尚不清楚TPF方案是否为理想的IC方案。因此,我们进行此项荟萃分析,以比较基于TPF方案的IC联合同步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
目的探寻CHAF1A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通过RT-PCR检测宫颈癌组织和癌旁正常宫颈组织中CHAF1A和ERα的m 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HAF1A和ERα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两个基因的表达与临床特征关系,了解其临床意义;进一步根据其表达情况,进行二者的统计分析,了解其表达的相关性。根据CHAF1A在宫颈癌细胞及人正常永生化上皮细胞中的表达,选取Sih
目的评估2018年ASCO/CAP HER2 FISH检测更新指南对于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HER2 FISH结果判读的影响;并探讨不同HER2状态下浸润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重庆医科大学临床病理诊断中心行HER2 FISH与IHC检测的1795例浸润性乳腺癌病例,所有病例HER2 FISH结果均分别使用2013年ASCO/CAP指南与2018年更
目的:研究非编码单链RNA(micro RNA,miRNA)miR-370-3P是否通过调控JAK2(Janus kinase2,Janus激酶2)/STAT5B(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5B,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5B)信号通路进而调节人关节软骨细胞(Human Chondrocytes-articular,HC-a)的增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钠通道(ENaC)A663T多态性与突发性耳聋的潜在联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了11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低频型20例,高频型19例,平坦型31例,全聋型42例)和115名正常对照者上皮细胞钠通道A663T多态性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结果:携带T等位基因是低频型突发性聋发生的危险因素(P=0.046,OR=2.16,95%C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及有创性产前诊断在不同年龄分层孕妇中的异常检出率及吻合度,探讨不同年龄分层的孕妇最适宜的产前筛查方法。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共纳入66,302名孕妇,并根据孕妇年龄分为适龄组(<35岁),高龄组(35-39岁),超高龄组(≥40岁),分析及比较三组孕妇胎儿发生染色体异常的概率;将高龄组(35-39岁
背景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急性、自身免疫性血管炎,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为冠状动脉瘤(Coronary artery aneurysm,CAA)的形成,目前关于KD发病及CAA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确。Annexin A1(ANXA1)作为一种具有抑制炎症、促进血栓溶解作用的细胞因子,参与了诸多炎症相关疾病的病理过程。此外,前期研究发现KD患儿血清中C1q/tumor nec
目的:分析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声门上型喉癌(supraglottic laryngeal carcinoma,SGLC)侵犯部位,以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声门上型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能力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初始接受手术治疗的91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的临床病历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T1期且颈部无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