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健全国家实验室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同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阶段相叠加,原有的粗放式的依靠劳动力、资源、资本等要素投入的发展方式早已不适应发展的需求,发挥创新驱动的作用更加迫切。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主体,企业在激烈的创新竞争中仅依靠自身内部的创新资源投入无法满足需求,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获取外部资源以弥补内部创新资源的不足,缓解企业面临的创新资源约束。而在中国独特情境下,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的创新模式可以使政府直接介入或引导企业创新活动,并为实现技术追赶、创新“追跑”带来明显效果,如中国在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中首次进入前20名。但这种模式在实现前沿技术原始创新和突破创新阶段,实现创新“并跑”、“领跑”时则面临重大挑战:企业以获得“国家项目、国家经费”为导向,创新仅仅围绕政府的需求或指挥棒转,致使科技创新偏离市场需求,科技生产力转化水平低,不利于高层次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同时受外部创新环境约束,创新全球化的不确定的加剧,我国由政府主导的创新发展政策红利面临瓶颈制约。政府究竟该如何介入企业创新以实现更高层次的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尤其在中国这类区域制度不均一的大国环境下,不同省份配置资源的机制存在差异,使得处于不同区域的企业会面临差异化的横向和纵向的政府介入。结合已有研究发现,政府可给予企业创新支持和扶持的科技资源越来越多样化。而科技资源正是影响企业创新行为和绩效的重要因素,这就使我们思考:企业拥有的多样化政府科技资源究竟可以为企业带来怎样的创新绩效?不同的科技资源组合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在中国为代表的转型经济大国中,其各省市区域市场化制度的差异化和不均衡化是否会对这一关系产生影响?以及企业面临的国家关于不同行业的发展规划、政策引导等如何影响这一关系?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政府科技资源的界定,引入科技资源组合这一变量,将政府对企业配置的三种科技资源(科研机构、项目、科技经费)划分为八种组合(S0-S7),以表示政府对企业纵向介入组合方式的差异化。然后,本研究以行业和区域互动为视角开始展开系统性的四个子研究:第一、考察由企业内并存的科技资源组合与创新绩效的关系,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科技资源组合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直接关系?二是资源组合中的集中度如何影响二者的关系?目的在于探究表征不同政府纵向介入方式的政府科技资源组合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第二、基于调节机制,考察行业异质性如何影响科技资源组合与创新绩效,重点解决科技资源组合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是否受行业类型的影响的问题,着重分析政府对行业层面的纵向介入如何影响政府对企业层面的纵向介入的效果。第三、基于调节机制,考察区域异质性如何影响科技资源组合与创新绩效,主要是回答区域异质性在不同科技资源组合与创新绩效之间的角色扮演是否存在差异,重点分析政府对区域层面的横向介入如何影响政府对企业层面的纵向介入的效果。第四、同时引入行业和区域异质性这两个重要外在情境变量,考察行业和区域的交互调节对科技资源组合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影响,着重探究政府对区域层面的横向介入与政府对行业层面的纵向介入的互动如何影响政府对企业层面的纵向介入的效果。综上,本文引入科技资源组合这一新的变量,突破以往单纯研究单一科技资源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局限性,以行业和区域互动为切入点,深刻剖析科技资源组合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机理,并揭示不同方向上的政府介入以及来自不同范围的政府纵向介入之间的作用机制,拓展政府介入企业创新活动的理论内容和应用。通过实证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科技资源组合与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拥有政府科技资源配置的企业的创新绩效好于未拥有政府科技资源配置的企业。政府科技资源在不同企业之间的配置组合差异是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通过比较发现,政府科研机构在企业的配置可以改善仅有经费配置和仅有项目配置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而政府在企业内的项目和科技经费的配置则不能改善二者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负面影响。但是科研机构、项目与经费三者之间的组合可以很好地实现配套,在所有组合中,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大。第二、针对行业调节机制的研究发现,任何行业中的企业要获得好的绩效都需要政府科技资源的配置,政府对企业的科技资源配置是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尤其对于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来说。第三、针对区域异质性调节机制的研究发现,政府与市场关系增强了 S0组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负向作用程度,显著增强了 S4组合和S7组合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要素市场发育程度的调节效应仅在S1组合、S4组合和S7组合下是显著的。中介组织和法律制度环境显著增强了未拥有政府科技资源配置即SO组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负面影响。第四、针对行业和区域互动关系的研究分析发现,无论其他行业还是战略性新兴行业,政府与市场关系对S0组合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都是显著负向的,对于处于战略新兴行业企业来说,政府与市场关系则显著增强了 S4组合和S7组合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要素发育市场程度都能够增强对包含有科研机构的资源组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而且通过比较,发现对战略性新兴行业企业的影响要大于对其他行业的影响。中介组织和法律制度环境对其他行业企业的科技资源组合SO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是显著负向的,而对战略新兴行业则是不显著的。研究结论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通过引入政府科技资源配置组合、行业和区域异质性来表征政府在不同层面的介入方式的差异,深度剖析政府不同方向上的介入带来的创新效果的差异,以及不同层面的政府介入的互动作用机制,丰富拓展了政府干预和介入企业创新的理论。具体来说,通过实证发现,政府对企业创新的纵向介入整体上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但政府不同的纵向介入方式的效果存在差异,如政府通过科研机构对企业的纵向间接引导、政府对企业的以科研机构纵向间接引导与项目形式的直接引导相结合、以及政府对企业的纵向双间接引导和直接引导相结合的政府介入的三种形式都可以正向促进企业创新绩效,而政府对企业的以项目投入为代表的纵向直接引导、以及政府对企业的纵向经费的间接引导与项目直接引导相结合的介入形式反而会阻碍企业创新绩效改善;同时上述结果也受到来自行业层面的政府纵向介入以及来自区域层面的政府横向介入的影响,行业层面的政府纵向介入和区域层面的政府横向介入的互动也会对企业层面的政府纵向介入的效果产生影响。本研究重要的研究启示主要表现在:通过引入科技资源组合这一新的变量揭示了不同政府科技资源组合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机制。证实了政府对企业创新支持的不同科技资源组合成为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同时从行业和区域两个方面上深度剖析了其在科技资源组合与创新绩效关系中的微观作用机理。在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研究结论对充分发挥政府科技资源优势,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