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居民越来越渴望逃离快节奏、高压力的城市生活,转而向往自然宁静的乡村生活,以追求精神和心灵的升华。在消费需求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我国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经占据了旅游市场的半壁江山;但是,也存在着旅游产品缺乏吸引力、旅游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面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如何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乡村旅游产品的升级和创新成为当前乡村旅游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乡村旅游产品创新的动力机制、机理流程和扩散模式的研究,为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实践和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采用旅游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通过实地观察、深入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乡村旅游产品的构成维度、创新引因及主要利益者等数据,运用扎根理论、灰色关联分析、系统动力模型和创新扩散模型,对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的发展规律和创新方向进行有益的探索。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从当前乡村旅游的发展环境出发,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明确了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并对创新点和不足进行了讨论。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对国内外有关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产品和乡村旅游产品创新的文献进行了综述,梳理了与研究相关的概念体系和理论基础,并对国内外的研究动态进行评述。第三章研究了乡村旅游产品创新的维度。首先界定了扎根理论的概念和体系;其次从乡村旅游产品相关人员的视角出发,选择营口和长春作为案例地,通过实地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获得原始资料;最后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构建了乡村旅游产品创新维度模型。第四章分析了乡村旅游产品创新的引因,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对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进行研判;第二部分从旅游者角度出发,借助需求层次理论对旅游者的动机、偏好和评价三方面进行分析;第三部分通过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乡村旅游产品带来的效益、发展态势和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第四部分构建了乡村旅游产品创新的动力体系,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为动力指标分配权重。第五章研究了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新机理。首先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其次在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系统动力学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以浙江为案例地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动力模型;最后分析了乡村旅游产品创新的作用机理和各个因子的内在作用关系,并通过实证检验对模型的真实性进行了验证。第六章对乡村旅游产品创新的扩散进行分析,首先对产品创新扩散的概念和模型进行阐述;其次根据多Agent理论,在病毒传播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乡村旅游产品扩散模型,并进行多次模拟仿真;最后在不同网络结构下对旅游产品的创新扩散进行模拟,以保证研究的严谨性。第七章是对全文研究结果的总结,对于乡村旅游产品创新的引因、机理、扩散的结论进行梳理和汇总,并从政府、旅游企业和当地居民的视角对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新提出政策性建议。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与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现阶段我国乡村旅游地普遍拥有充足的自然资源,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潜力;在相关政策的推动和扶持下,乡村居民可从此类旅游活动中获取收益,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持支持态度。但是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和管理的缺失,乡村在产品的开发中存在着缺乏吸引力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产品的乡村性、产品的文化性、产品的参与性和产品的综合性四个维度作为乡村旅游产品的功能特性,在促进乡村旅游产品走向规模化的道路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产品的配套设施维度并非直接作用于产品本身,但是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起到了辅助作用。外部相关者维度作为乡村旅游产品发展的主体,对旅游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是乡村旅游产品创新的主导要素。(2)随着旅游者的需求层次不断提高,其对于旅游产品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复杂化的趋势。乡村旅游地在拥有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的前提下,未能有效地利用独特的环境和文化开发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难以给旅游者带来良好的体验。通过研究发现,我国乡村旅游产品创新的动力指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23个二级指标。其中,基础条件和市场需求两个指标对于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新具有较强的推动力。同时,旅游给乡村带来的经济效益和资金政策等外部条件也对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新具有一定影响。(3)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新是各个利益主体共同作用的过程,其中政府与旅游企业在旅游产品的创新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作为乡村管理的主体,在经济、政策和宣传等方面对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新起着积极的引导和扶持的作用。旅游企业是旅游产品创新的主体之一,企业根据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形成特有的产品吸引游客,因而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旅游产品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因此政府和企业的双头并进型模式有助于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新能力。(4)乡村旅游产品创新的扩散进程符合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当旅游产品创新的扩散率高于或者低于旅游产品创新的接受率和坚持率时,旅游产品创新的扩散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趋势,具有显著性的不同。而当旅游产品创新扩散率高于旅游产品创新的接受率和坚持率时,不管旅游产品创新的接受率和坚持率的大小,模拟结果基本相似。在进一步验证不同旅游产品创新在不同网络结构的扩散差异时,本研究发现随机网络、无标度网络和小世界网络三种不同网络结构,模拟仿真的结果也呈现出一定的不同,这也侧面说明了不同网络结构的旅游产品创新扩散呈现出不同的波动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