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J,ALV-J)感染可以引起鸡群的免疫抑制,诱发髓细胞型白血病和血管瘤。自从1989年首次分离于英国肉鸡,ALV-J随后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行。我国于1999年报道了首例ALV-J肉鸡感染病例。与其他亚群相比,ALV-J具有更强的致病性与传播能力以及更广泛的宿主范围,且常与其它亚群ALV以及肿瘤性病毒混合感染,给养殖业带
【基金项目】
:
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编号2016YFD05016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31972661;编号3147217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J,ALV-J)感染可以引起鸡群的免疫抑制,诱发髓细胞型白血病和血管瘤。自从1989年首次分离于英国肉鸡,ALV-J随后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行。我国于1999年报道了首例ALV-J肉鸡感染病例。与其他亚群相比,ALV-J具有更强的致病性与传播能力以及更广泛的宿主范围,且常与其它亚群ALV以及肿瘤性病毒混合感染,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危害。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及疫苗可用于防控ALV-J,故当前主要防控策略是鸡群的检测和净化。因此,定期对鸡群展开ALV-J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其分子特征及演化规律,将为ALV-J防控提供流行病学依据。为了解江苏和安徽地区部分鸡群ALV以及其他肿瘤性病毒感染情况,从庐江、六安、长丰等地的养殖场鸡群中收集了疑似肿瘤的组织样品,并应用PCR方法对鸡的肿瘤性病毒ALV-A、ALV-B、ALV-K、ALV-J以及MDV和REV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检测的鸡群存在单一感染及多重情况的混合感染,其中被检病料的总阳性率为60.23%,而混合感染占了其中的52.83%。说明这些地区的肿瘤性病毒感染以混合感染为主。为分离出该鸡群感染的ALV,用DF-1细胞对病鸡的组织病料进行ALV的病毒分离鉴定。IFA和ALV亚群特异性PCR证明,成功分离出3株ALV-J,并命名为AH200627、AH200801与CF190512。对3个分离株的病毒全基因组进行PCR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进一步发现AH200627和AH200801毒株与国内ALV-J毒株的序列同源性较高,遗传距离近;而OF190512株各个主要基因均与国内ALV-J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值得注意是,在比对CF190512的Gp85序列时发现,其第214和第215位存在两个丝氨酸的缺失。这种缺失是Genbank所有毒株均不存在的缺失类型,且该部位为Env蛋白与受体结合区域,可能会影响病毒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以上鸡群肿瘤性病毒诊断结果以及对分离的ALV-J进行序列分析为该地区的ALV-J以及其他肿瘤性病毒的防控提供了重要流行病学数据。为了研究3个ALV-J分离株的体外复制动力学,在DF-1细胞中建立了这三株病毒的复制生长曲线。结果表明,三株病毒具有相似的生长特性,但CF190512复制速率和峰值滴度均高于AH200801和AH200627。为进一步探究CF190512株Gp85第124和125位丝氨酸缺失对病毒生长特性的影响,以J1传染性克隆为骨架,构建并拯救出与CF190512具有相同缺失的重组病毒J1-delSS。病毒复制动力学分析表明,J1和J1-delSS病毒的复制曲线没有明显差异。在超感染抗性试验中,J1和J1-delSS的Env蛋白均能有效抑制J1和J1-delSS病毒的感染。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Gp85蛋白受体结合区域缺失对其与受体亲和力的影响打下了基础。ALV-J感染宿主细胞依赖于Env蛋白与受体结合,而此过程取决于一种功能性细胞受体chNHE1。其中,W38位色氨酸又是ALV-J侵入宿主细胞的关键。本研究中,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获得敲除chNHE1的W38的抗ALV-J DF-1细胞系delW38-NHE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delW38-NHE1细胞系能够有效抵抗5个MOI ALV-J的感染。delW38-NHE1细胞系的成功创制为ALV-J的抗病毒研究以及通过NHE-1 W38位点与Env蛋白的互作研究提供了工具,并且该位点可作为编辑抗ALV-J转基因鸡以及作为抗病毒药物的潜在靶点。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不同左心室构型组间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分布差异,探讨左心室构型对AIS患者严重程度及90天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神经内科病房入院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者的AIS患者,共286例,年龄69±9.29岁,记录入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及空腹血糖(fastin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kii)是世界淡水螯虾中最重要的养殖品种之一,但由于缺乏科学管理经验、疏于病害防治,养殖中经常会出现病害频发的现象。在现代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经常被用于预防和治疗水生动物疾病,但过度使用抗生素亦存在很多潜在的危险,这可能导致产生抗生素耐药细菌,并最终危及人类或动物的健康。因此寻找一种安全高效的抗生素替代品成为水产养殖业的研究热点。有研究表明,芡实(Eurya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在猪群中广泛存在,被认为是引起猪免疫抑制的主要原因之一。PCV2疫苗的接种起到了一定的预防效果,这些疫苗通过体液免疫诱导保护。然而现有的研究表明,体液免疫不足以清除感染猪体内的PCV2病毒,疫苗免疫猪携带PCV2病毒的现象广泛存在,提示了 PCV2的完全保护可能需要细胞免疫的参与。但目前对于PCV2感染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糖尿病(diabetes,DM)、冠心病和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发病率将逐年增加,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HFpEF)是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类型,HFpEF合并DM会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在慢性心力衰竭相关生
目的:探讨双能量CT(DECT)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血管内治疗术后即刻鉴别脑出血与对比剂外渗以及早期梗死进展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方法:连续收集50名AIS并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患者,于术后立即行DECT扫描,经后处理获得混合能量图(MIX),虚拟平扫图(VNC)、碘覆盖图(IOM)、虚拟去钙图(VNCa)及脑水肿图(X-Map),经综合分析诊断,
Wnt信号通路是存在于脊椎和无脊椎动物中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可分为两种,分别为依赖β-catenin的经典途径和不依赖β-catenin的非经典途径。Wnt信号通路在胚胎发育、组织稳态、细胞分化和细胞增殖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通路的异常活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关于Wnt信号通路与疾病相互作用的研究多集中在人类以及小鼠疾病,与动物疫病相关性研究较少。J亚群禽白血病(ALV-J)是家禽常见
目的分析并探究影响肝硬化伴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患者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的独立预后因素,建立列线图形式的生存预测模型,为临床医师制定个体化防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以进一步改善预后。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肝硬化伴EGVB患者
沙门菌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也是世界各地食源性疾病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多重耐药沙门菌的日益流行使得沙门菌病临床治疗的选择受限,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威胁。氨基糖苷类药物是人医与兽医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之一,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可介导多种氨基糖苷类药物的高水平耐药。本文对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在我国多个省份食品源沙门菌中的流行分布进行调查,并探究其分子传播机制,以期为养殖业合理用药与延
目的通过检测新生儿败血症组、局部感染组与非感染对照组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35,IL-35)的表达,探讨此二者与新生儿感染、感染程度以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两者在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1、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1月收住我院新生儿科的85例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胎龄37周~42周,出生体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