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氢能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氢能的推广应用将改变人类社会的面貌。氢气生产和氢气储运技术是影响氢能社会发展进程的两大重要因素。考虑到丙烷脱氢等化工过程在氢能时代可能集化工原料生产和氢能生产于一体,而现有催化技术的氢气选择性低,不适合氢能生产,并鉴于由甲基环己烷脱氢和甲苯加氢组成的可逆循环有望成为重要的有机液体储氢技术的新动向,本论文围绕丙烷脱氢、甲基环己烷脱氢以及甲苯加氢反应的高选择性和高活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氢能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氢能的推广应用将改变人类社会的面貌。氢气生产和氢气储运技术是影响氢能社会发展进程的两大重要因素。考虑到丙烷脱氢等化工过程在氢能时代可能集化工原料生产和氢能生产于一体,而现有催化技术的氢气选择性低,不适合氢能生产,并鉴于由甲基环己烷脱氢和甲苯加氢组成的可逆循环有望成为重要的有机液体储氢技术的新动向,本论文围绕丙烷脱氢、甲基环己烷脱氢以及甲苯加氢反应的高选择性和高活性催化剂制备开展研究,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Cu为第二金属、以全硅沸石S-1为载体,采用共浸渍法制备了不同Cu/Pt比的Cu-Pt/S-1催化剂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对其丙烷脱氢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u-Pt/S-1是一种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丙烷脱氢催化剂。在610℃、无稀释气体和丙烷重时空速(WHSV)为1.3 h-1的条件下,Cu0.7Pt0.1/S-1催化剂的丙烷初始转化率接近50%,反应180 min的丙烯平均选择性可达94.6%,氢气平均选择性计算值可达85%。用Zn、Sn代替Cu作为第二金属和用γ-A12O3、ZSM-5沸石代替S-1沸石作为载体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丙烷脱氢反应中Cu0.7Pt0.1/S-1催化剂表现出高活性和高选择性与采用第二金属Cu和S-1沸石载体都有关系。Cu0.7Pt0.1/S-1催化剂在丙烷脱氢反应中的快速失活与积炭关系不大,主要与高温下分散在S-1沸石载体上的金属纳米粒子的烧结有关。在用浸渍法制备Cu-Pt/S-1时引入Zn作为第三金属,可以有效解决S-1沸石负载的Cu-Pt双金属催化剂在丙烷脱氢反应中失活和金属纳米粒子烧结的问题。(2)用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共浸渍法制备的S-1沸石负载Cu-Pt双金属催化剂对甲基环己烷脱氢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Cu-Pt/S-1对于甲基环己烷脱氢反应同样表现出高活性和高选择性。在400℃和甲基环己烷重时空速为4.6 h-1的条件下,Cu0.4Pt0.4/S-1催化剂的释氢速率和甲苯、氢气选择性的平均值分别高达430 mmol/gPt/min、99.93%和99.99%。第二金属Cu和S-1沸石载体对催化剂的高活性和高选择性都有重要贡献。HAADF-STEM-EDX等研究证明在Cu-Pt双金属催化剂中Cu与Pt物种形成了合金,XPS等研究进一步表明,Cu通过合金化作用接受Pt的电子,调节了 Pt活性中心的电子状态,从而抑制了催化剂上金属纳米粒子的烧结、积碳、以及甲基环己烷的开环、甲基环己烷和甲苯的脱烷基、烷基转移等副反应。为研制甲基环己烷-甲苯-氢气储氢循环中的高效释氢(甲基环己烷脱氢)催化剂提供了重要借鉴。(3)用间歇釜反应器研究了用不同后处理方法制备的S-1沸石载Pt催化剂(Pt0.6/S-1)对甲苯加氢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将[Pt(NH3)4](NO3)2浸渍的S-1沸石在氧化气氛(空气、氧气)中进行焙烧处理,可以制备出对甲苯加氢反应具有良好低温活性和抗硫中毒能力的Pt0.6/S-1-Air(02)催化剂。通过对催化剂的初步表征发现,增加金属分散度和氧化态Pt(PtO和PtO2)比例有利于提高储氢速率,而抗硫中毒能力的提高主要与氧化态Pt的比例增加有关。
其他文献
工业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时滞现象,例如能量传递、物料传输、信号通讯等。如果控制设计不对时滞加以处理,会影响闭环系统的控制性能,甚至导致系统不稳定。此外,实际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负载干扰,如何有效地抑制或消除负载干扰是提升系统控制性能的重要问题。另外,在实际系统运行中经常存在因执行器饱和而影响控制性能的问题,处理不当会引起闭环控制系统的不稳定性。尽管现有文献给出一些关于时滞系统的抗扰控制和反饱
拓扑优化,可以通过“自由”优化材料的布局设计出新颖的甚至颠覆性的创新构型,已经成为结构创新设计的重要工具。增材制造通过逐层的方式实现复杂结构的制造,是一种先进的制造技术。将拓扑优化与增材制造结合,发展面向增材制造的创新设计方法,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其中优质构型和可制造性是发展设计方法关注的焦点。为便于制造,拓扑优化结果往往需要具有特定的几何特征;另一方面,一些具有特定几何特征的结构具有非常优异的力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进步,废弃混凝土等建筑垃圾排放量逐年增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等纳米材料可以在纳观尺度上改善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利用此特点改性再生混凝土,实现混凝土垃圾的重复使用循环再生,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现阶段,使用GO对再生混凝土进行改性强化,在理论基础与应用技术层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基于此,本文从改性
《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文简称《指南》)中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应将多元化游戏融入幼儿园的教育活动,通过游戏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常规意识的增强、合作意识的发展、协调能力发展等。一、手指游戏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的意义(一)有利于稳定小班幼儿入园情绪大部分幼儿初次长时间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陌生的集体环境中,会出现情绪极度不稳定,
萘-1,8:4,5-双(二甲酰亚胺)通常又被称作萘二酰亚胺(NDI),作为一种常见的发色团,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器件、分子探针、超分子组装体和光合作用模拟等领域。然而,关于其三重态性质的研究相对较少。由于该发色团的吸收在短波长区域并且三重态寿命较短,因而不适于在光动力治疗(PDT)、光催化和三重态-三重态湮灭(TTA)上转换等领域中的应用。本论文旨在制备含NDI基团的新型三重态光敏剂,通过在其共轭中心
β-胡萝卜素是重要的抗氧化剂和天然色素,广泛用于保健品、食品染色、饲料添加剂市场,β-胡萝卜素主要由9-顺式和全反式异构体组成,9-顺式/全反式比例越高,抗氧化性和抗癌活性越高,相比于化学合成(仅含有全反式结构),天然产品(含有9-顺式/全反式结构)更受欢迎。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也称盐藻)可大量积累β-胡萝卜素,其中高光强是促进β-胡萝卜素积累的最主要胁迫方式,但目前缺
近年来,汽车制造厂在同一混合型生产线上生产多种车型和颜色的汽车,以增加生产灵活性,降低运营成本。从车身车间离开的产品以总装需求顺序进入涂装车间进行生产,然而涂装车间内部存在重排序调度环节,同时要求离开涂装车间的产品序列与总装需求订单序列一致。因此,混流生产模式下面向涂装-总装车间系统的排序调度问题作为汽车生产系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调度决策问题,受到了实践者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一方面,过去学者们常将涂
断裂动力学是断裂力学的一个分支,它同许多自然现象和工程实践联系紧密,因此,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学者们得到了一些几何和荷载条件比较简单情况下的解析解,但在工程实践中,几何形状和荷载条件往往比较复杂,这使得这些解难以适用,于是数值方法变得不可或缺。在众多数值方法中,有限元法是最成熟且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拥有大量的开放资源和商业软件可以采用。然而,采用常规的有限元单元处理局部应力奇异
双向波,又称交叉波,是指传播方向不同的两个波列相遇并相互作用。当涌浪传至由局部风暴产生的风浪区、当传播方向不同的两列涌浪相遇或当风向发生急速转变时均会形成双向波。双向波海况不仅会对航行船舶和海洋结构物的安全构成隐患,还是畸形波的主要生成机理之一。因此,双向波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工程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目前,虽然已经建立了双向规则波的非共振和共振理论,但这些理论不仅有其本身局限性,而且只保留至三
蛋白质分子在酶催化、信号转导和物质输运等一系列生命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发挥功能的过程中表现出复杂的构象变化和多元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MD)模拟是一种在原子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结构-动力学-功能关系的有效工具,能够为实验数据提供机理阐述和理论指导,是对具体实验的必要补充。近年来,MD模拟随着高性能计算机和理论算法的进步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其在复杂生物体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