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萘-1,8:4,5-双(二甲酰亚胺)通常又被称作萘二酰亚胺(NDI),作为一种常见的发色团,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器件、分子探针、超分子组装体和光合作用模拟等领域。然而,关于其三重态性质的研究相对较少。由于该发色团的吸收在短波长区域并且三重态寿命较短,因而不适于在光动力治疗(PDT)、光催化和三重态-三重态湮灭(TTA)上转换等领域中的应用。本论文旨在制备含NDI基团的新型三重态光敏剂,通过在其共轭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萘-1,8:4,5-双(二甲酰亚胺)通常又被称作萘二酰亚胺(NDI),作为一种常见的发色团,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器件、分子探针、超分子组装体和光合作用模拟等领域。然而,关于其三重态性质的研究相对较少。由于该发色团的吸收在短波长区域并且三重态寿命较短,因而不适于在光动力治疗(PDT)、光催化和三重态-三重态湮灭(TTA)上转换等领域中的应用。本论文旨在制备含NDI基团的新型三重态光敏剂,通过在其共轭中心(2,6位)上引入不同的取代基团,来实现吸收波长的延长以及获得优异的系间窜越(ISC)能力。本论文通过三氮唑柔性链,在NDI的2,6-位引入两个双碘Bodipy单元,经Click反应,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宽谱带吸收(500~620nm)三重态光敏剂(diiodoBDP-NDI),并对其光物理性质进行了详细地研究。飞秒瞬态吸收(fsTA)光谱揭示了该分子中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过程(kFRET=2.5×快于双碘Bodipy的ISC过程(kISC=3.3×109 s-1),并观察到其三重态布居于NDI基团(三重态寿命τT=38μs;单线态氧量子产率ΦΔ=39%)。以diiodoBDP-NDI作为宽谱带激发的三重态光敏剂,以9,10-双(苯基乙炔基)蒽(BPEA)为受体,观察到了显著的三重态-三重态湮灭(量子产率ΦUC=2.8%)。为了使NDI的吸收波长进一步红移,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红光吸收能力的三重态光敏剂(T-S-NDI;λabs=674 nm,ε=25000 M-1cm-1)。其合成方法是通过使用Lawesson试剂将NDI羰基上的氧原子用硫原子取代,反应产率较高(42%)。该化合物具有高效的敏化单线态氧能力(ΦΔ=58%),其三重态寿命为14 μs。fs TA研究表明,T-S-NDI 的 ISC 速率较快(kISC=1.2 × 1010 s-1)。TD-DFT 计算表明 T-S-NDI 具有高效的ISC能力是由于该分子中存在S1→T3过程,该跃迁符合El-Sayed规则,即1(π-π*)→3(n-π*)ISC易发生。利用自由基增强系间窜越(REISC)机理,将NDI与稳定的verdazyl自由基通过不同的链(如苯基或苯基乙炔基)进行共价连接,以高收率合成了两种新型化合物(NDI-Ph-Vz和NDI-Ac-Ph-Vz),其吸收波长在红光波段(600 nm)。其设计目的在于通过处于激发态的发色团与自由基之间的电子自旋-自旋交换相互作用,实现自由基增强ISC。fsTA研究表明,两个化合物均发生快速的电子转移过程(<150fs),及电荷复合诱导ISC过程(约1.40-1.85ps)。发色团上的三重态与verdazyl的二重态具有相互作用,并通过纳秒瞬态吸收(ns TA)光谱观察到了双指数的衰减动力学特征。其中相对快速的衰减组分(50ns,占比:80%)归因于自旋允许的D1→D0内转换过程,相对慢速的衰减组分(2 μs,占比:20%)归属为Q1→D0 ISC过程。这些化合物可在三乙醇胺(TEOA)存在下通过光还原生成NDI自由基阴离子。此外,通过向NDI基团的2,6-位引入两个具有不同取代模式的咔唑单元,利用电子给-受体连接的新途径,设计了基于自旋轨道电荷转移系间窜越(SOCT-ISC)的三元分子体系(triad)。我们观察到通过咔唑上的碳原子连接构成的三元化合物,其电子耦合矩阵元(VDA)通常较弱(VDA=0.12 eV;ε=4000 M-1 cm-1);而电子给受体之间具有π共轭结构,即以咔唑上的氮原子连接构成的化合物,其电子耦合较强(VDA=0.35 eV),因而 CT 吸收带更加明显(ε=16500M-1 cm-1)。NDI-Cz-Ph 和 NDI-Ph-Cz 具有 ISC 能力(ΦΔ=26%)和寿命为~2 ns(99.2%)/~20 μs(0.8%)的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性质。将这些基于TADF的三重态光敏剂用于TTA上转换,在较低的光敏剂和受体浓度下,观察到了较高的上转换量子效率((ΦUC=8.2%)。
其他文献
颗粒物沉积现象广泛存在于工业生产中,如火力发电、化工、机电和制药等领域。其中,火力发电中采用静电除尘器来脱除烟气中的颗粒物,对于粒径大于10μm的颗粒,除尘效率达到99%以上,然而对于微纳米尺度颗粒存在明显的穿透窗口。为此,通过降低烟气温度使得烟气湿度提升,增加了接触表面间的粘附作用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细颗粒脱除效率、实现超低排放。当飞灰颗粒在静电力和流体曳力作用下运动到集尘板表面时,飞灰颗粒与集尘
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无线通讯设施和雷达探测系统的飞速发展导致电磁波在民用和军用领域中广泛应用,与此同时无处不在的电磁波也对人体健康和信息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并对军用武器装备的生存防御能力提出了极大考验。因此,研发高效的吸波材料用以消除电磁干扰和污染、提升武器装备的生存和防御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对于高度集成的精密电子设备或是武器装备的特殊部件,如导弹外壳、发动机尾喷管、坦克排气管等,在运行过程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被认为是在应对能源与环境问题的策略中,一种具有良好潜力的技术。TiO2纳米光催化材料由于具备高效无毒、稳定性好、成本低廉等优势,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受制于较宽的带隙和较低的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其应用受到了诸多限制。宏观上表现为光催化剂对可见光吸收能力差,以及光催化效率低下,这使得其应用受到了较大局限。本论文基于对相关文献的充分调研,以氧化镍/二氧化钛纳米片(Ni-TNSs
公共建筑空调系统的优化运行控制是保证建筑环境热舒适性、降低运行能耗和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措施,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并逐渐被广泛用于实际工程之中。同时,空调环境热舒适性和人体热感觉也是建筑领域国际上众多机构长期研究的重点,其成果为诸多标准规范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了科学依据。但从总体上看,空调系统优化运行控制与建筑环境热舒适性、特别是与人体实时热感觉在研究和应用上存在着明显的脱节问题。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能利用产电菌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作为单室MFC的一种,沉积型微生物燃料电池(sediment microbial fuel cell,SMFC)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和成本低等优势,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SMFC存在底泥中有机物利用率低和产电不易储存这两方面的问题,限制了该技术的实际应用。针对SMFC
胰腺炎是诱发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的重要危险因素。已有研究报道,腺泡-导管化生(Acinar-to-ductal metaplasia,ADM)是腺泡细胞应对胰腺炎损伤的第一反应,受炎症或致癌信号长期刺激,ADM病变会引起胰腺上皮内瘤变(Pancre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PanINs),并
工业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时滞现象,例如能量传递、物料传输、信号通讯等。如果控制设计不对时滞加以处理,会影响闭环系统的控制性能,甚至导致系统不稳定。此外,实际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负载干扰,如何有效地抑制或消除负载干扰是提升系统控制性能的重要问题。另外,在实际系统运行中经常存在因执行器饱和而影响控制性能的问题,处理不当会引起闭环控制系统的不稳定性。尽管现有文献给出一些关于时滞系统的抗扰控制和反饱
拓扑优化,可以通过“自由”优化材料的布局设计出新颖的甚至颠覆性的创新构型,已经成为结构创新设计的重要工具。增材制造通过逐层的方式实现复杂结构的制造,是一种先进的制造技术。将拓扑优化与增材制造结合,发展面向增材制造的创新设计方法,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其中优质构型和可制造性是发展设计方法关注的焦点。为便于制造,拓扑优化结果往往需要具有特定的几何特征;另一方面,一些具有特定几何特征的结构具有非常优异的力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进步,废弃混凝土等建筑垃圾排放量逐年增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等纳米材料可以在纳观尺度上改善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利用此特点改性再生混凝土,实现混凝土垃圾的重复使用循环再生,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现阶段,使用GO对再生混凝土进行改性强化,在理论基础与应用技术层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基于此,本文从改性
《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文简称《指南》)中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应将多元化游戏融入幼儿园的教育活动,通过游戏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常规意识的增强、合作意识的发展、协调能力发展等。一、手指游戏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的意义(一)有利于稳定小班幼儿入园情绪大部分幼儿初次长时间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陌生的集体环境中,会出现情绪极度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