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性肝癌(HCC)中线粒体转录延伸因子(TEFM)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来源 :大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06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的癌症,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主要原因。肝癌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肝移植、肝定向疗法和全身疗法进行治疗,但肝癌的3年生存率仅为12.7%,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因此,深入研究HCC的发病机制,明确参与HCC发生发展过程的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对HCC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线粒体转录延伸因子(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elongation factor,TEFM)基因又被命名为C17orf42,定位于人的17q11.2,含有4个外显子,m RNA全长为1357 bp,编码一个由36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Agaronyan K等在Science上首次报道,TEFM是调控线粒体基因组转录与复制相互转换的关键分子开关。研究证实,TEFM具有调控mt DNA转录延伸和抗转录终止的功能,并且参与线粒体RNA的转录后加工,与线粒体能量产生及线粒体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对TEFM的深入研究发现,TEFM基因缺失或表达异常可能导致胰腺癌、I型神经纤维瘤和脑胶质瘤等恶性肿瘤的发生,但TEFM蛋白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HCC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目前尚未见研究报道。本课题将为阐明TEFM在HCC发生和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奠定理论基础,也为HCC早期临床诊断及潜在的分子治疗靶标提供了线索。方法:利用TCGA、Oncomine、UALCAN、GEPIA和c Bioprotal数据库对TEFM m RNA表达水平与HCC患者的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进行分析。通过TIMER平台分析TEFM在HCC中的表达与肿瘤免疫浸润性细胞的关系。收集了70例临床病例的组织芯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TEFM蛋白在HCC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TEFM蛋白在C57小鼠中的组织表达谱,检测人正常肝细胞(THLE-2)和6种HCC细胞中TEFM蛋白的表达差异,以及TEFM蛋白在Hep G2细胞不同血清浓度、不同血清饥饿时间与血清恢复时期的表达。结果:1.公共肿瘤数据库分析发现,TEFM在HCC中呈现高表达,HCC患者TEFM m RNA表达量与性别、AFP及血管侵袭显著相关(P<0.05)。在HCC患者的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中,TEFM高表达组生存时间相比于TEFM低表达组生存时间显著缩短(P<0.05)。患者年龄、血管侵袭、TEFM表达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此外,在线粒体转录调控基因中,TFAM、TFB1M、MTERF1、MTERF2、MTERF4和NRF1基因表达水平与TEFM基因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在HCC标记物基因中,TP53、RASSF1、CDKN2A、EZH2和MKI67基因表达水平与TEFM基因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TEFM的表达与HCC中的CD4+T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成正相关(P<0.05)。2.组织芯片技术分析发现,TEFM蛋白在HCC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其对应的癌旁组织。对组织芯片中TEFM相对表达水平与HCC患者相关病理参数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TEFM蛋白相对表达量与HCC患者的AFP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1)。利用Kaplan-Meier预后模型对HCC患者病理参数和TEFM相对表达水平与HCC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发现,TEFM相对表达水平与HCC患者OS和DFS均无显著相关性。3.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发现,TEFM蛋白在C57小鼠脑、心、肝、卵巢和骨骼肌的表达水平相对较高。与体外培养的人类正常肝细胞(THLE-2)相比,TEFM蛋白的表达量在6种人类HCC细胞系(SMMC-7721、BEL-7402、Hep3B、Hep G2、QGY-7701和SK-Hep1)中均显著上调(P<0.05)。TEFM蛋白的表达量在BEL-7402细胞中最低,在Hep3B细胞中最高。随着血清浓度的逐渐降低,TEFM蛋白表达含量逐渐减少。随着血清饥饿时间的延长,TEFM蛋白表达含量也逐渐减少。此外,血清恢复时间0 h至12 h,TEFM蛋白表达量逐渐增加,血清再刺激24 h后,TEFM蛋白表达量开始减少。结论:1.肿瘤数据库分析显示,TEFM表达在HCC中增高,并且TEFM的高转录水平与患者的性别、血清AFP水平和血管浸润密切相关。基因表达相关分析表明HCC中TEFM的m RNA表达水平与线粒体转录调控基因(TFAM、TFB1M、MTERF1、MTERF2、MTERF4和NRF1)和HCC标志物基因(TP53、RASSF1、CDKN2A、EZH2和MKI67)的表达水平显著相关。此外,TEFM与HCC中肿瘤免疫浸润性细胞(CD4+T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有明显相关性。2.实验结果表明,在HCC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TEFM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TEFM蛋白相对表达量与HCC患者的AFP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TEFM的功能验证实验表明,TEFM蛋白在C57小鼠体内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在脑、心、肝、骨骼肌、卵巢等线粒体含量丰富且代谢旺盛的组织中高表达,在脾、肾和肠组织中表达相对较低。此外,相较于正常肝细胞,TEFM蛋白在HCC细胞中表达增高,血清饥饿处理后TEFM蛋白质含量降低。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对32例Alport综合征(Alport Syndrome,AS)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AS临床特点;利用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对患者进行基因检测,扩展AS基因突变谱,明确基因型与临床表型间潜在关系;利用免疫荧光实验进行AS突变基因的蛋白功能验证,为AS诊断提供新的实验室依据,提高对罕见病的认识,促进AS精准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
目的:糖尿病能够引起大脑认知功能损伤已经被较多的研究证实,其涉及的病理过程复杂,主要包括小微血管病变、炎症反应增加、胰岛素信号通路和葡萄糖氧化磷酸化过程异常及氧化应激增加等多种机制。其中,氧化应激导致的蛋白质氧化损伤增加可能导致神经元营养和物质转运功能障碍,是糖尿病引起神经功能损害的机制之一。蛋白酶体代谢途径是氧化损伤蛋白质降解的重要途径。研究发现,PA28是蛋白酶体功能调节因子,能够与20s蛋白
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和外周血中Sema4D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儿临床特征的关系;初步探索Sema4D在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生、发展及转归中可能存在的临床意义。方法:本课题为前瞻性研究,收集87例(ALL 66例,AML 16例,复发5例)昆明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初诊AL患儿、复发AL患儿外周血或骨髓标本(其中部分ALL患儿包括早期化疗后复查时所采集的标本),及28例非恶性疾病患儿外周血
目的分析儿童B-NHL-CD20(+)的临床特点及抗CD20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对CD20(+)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疗效、远期复发及安全性,探索治疗儿童CD20(+)NHL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到2019年1月在我院血液/肿瘤科就诊的71例CD20(+)NHL患儿的临床资料。将71例患儿根据B-NHL-2009-8-1化疗方案要求将其分为R1、R2、R3、R4四个分
CsPbI3作为被研究最广泛的无机半导体材料,具有比较好的光电性能。容易制作、成本低、载流子迁移率高、带隙较小等是CsPbI3所具备的优点,这使它被应用在很多光电器件中,像太阳能电池的吸光层、发光二极管、光电探测器等等。半导体作为信息产业的“心脏”,影响着未来科技的发展,所以对于半导体材料—CsPbI3的研究就变得至关重要。但是CsPbI3存在不稳定性的问题,在室温情况下容易发生相变,转变成光电性
微生物指的是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它包括原核类的放线菌,真核类的真菌等。微生物生产的抗生素在人类医药事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中放线菌和真菌物种丰富,易于培养,生长周期短,是发现活性显著、结构多样、骨架新颖的先导化合物的重要资源。内生真菌是指在其生活史的一定阶段或全部阶段,生活于健康组织和器官的细胞间隙或细胞内而不会引起宿主任何明显病害症状的一类真菌,地衣和苔藓作为一种特殊生境来源的低等植物
【目的】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应用门冬酰胺酶(ASNase)化疗后发生毒副反应与GRIA1 rs4958351、SOD2 rs4880两个位点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通过研究昆明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61例ALL儿童GRIA1 rs4958351与SOD2rs4880位点基因型与ASNase化疗后毒副反应的相关性,为合理化和个体化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预防毒副反应发生,
穿孔等离子弧焊接在焊接中厚板时有着独特的优势,其电弧挺度大、电弧温度高、能量密度高,可以在不开坡口的情况下实现单面焊双面成形工艺,生产效率高。随板厚增加,大熔深穿孔等离子弧焊工艺窗口窄,可调裕度低,焊接过程中容易出现熔池液态金属飞溅、塌陷等问题,焊缝中相应出现气孔、烧穿等焊接缺陷。本文通过对大熔深穿孔等离子弧焊接熔池及电弧进行视觉检测,总结焊接电流参数窗口随工件厚度的变化规律与机理,验证“受控恒定
【目的】应用神经电生理检查方法评价糖调节异常患者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受损伴糖耐量异常以及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功能状况,并分析糖调节异常患者与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受累程度,为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患者周围神经损害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就诊于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的糖调节异常(IGR)131例及糖尿病患者81例以及健康正常人66例。其中,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77例、糖耐量异
研究背景:淀粉样变性病是一种少见的全身性疾病,淀粉样物质可沉积于肾脏、心脏、皮肤等多个器官造成损伤,并继发于多种疾病,如浆细胞病、慢性炎症性疾病、基因突变等。指南表明已有36种人类前体蛋白与淀粉样变性有关,包括免疫球蛋白轻链(AL)、血清淀粉样蛋白A(AA)、转甲状腺蛋白(ATFR)等,发病机制相对复杂。AL型和AA型是目前最常见两种形式。淀粉样变性的临床表现因累及器官不同而复杂多样,如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