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B-NHL-CD20(+)的临床特点及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生存预后分析

来源 :大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ig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儿童B-NHL-CD20(+)的临床特点及抗CD20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对CD20(+)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疗效、远期复发及安全性,探索治疗儿童CD20(+)NHL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到2019年1月在我院血液/肿瘤科就诊的71例CD20(+)NHL患儿的临床资料。将71例患儿根据B-NHL-2009-8-1化疗方案要求将其分为R1、R2、R3、R4四个分组。将每个分组中单采用B-NHL-2009-8-1方案治疗的患儿作为化疗组,将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B-NHL-2009-8-1方案的患儿作为免疫+化疗组。采用?2检验及t检验比较Ⅱ、Ⅲ、Ⅳ三期中化疗组及免疫+化疗组的性别、年龄、病程是否有统计学差异;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比较Ⅱ、Ⅲ、Ⅳ期化疗组及免疫+化疗组经第2疗程后的缓解率有无差异;采用Kaplan-Meier analysis比较分析患儿初诊时的LDH、尿酸、血常规、CRP、是否有EB病毒感染、是否有无中枢/骨髓浸润以及St.Jude分期、第2疗程是否缓解、化疗是否联用利妥昔单抗对患儿生存预后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 analysis比较分析伯基特淋巴瘤免疫分型对生存预后的影响;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B-NHL-CD20(+)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记录治疗期间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1.研究对象中,男49例(69%),女22例(31%),男女比例占:2.2:1;发病年龄1岁8月~13岁10月,中位年龄6岁1月,其中学龄期37例(52.1%),学龄前期26例(36.6%),幼儿期5例(7.1%),青春期3例(4.2%),婴儿期及新生儿期均为0例(0%);2.首诊原因中,腹痛或腹胀37例(52.1%),其中1例伴有双下肢无力。颈部肿块23例(32.4%),其中1例伴有听力下降。颌面部肿块7例(9.9%),其中1例伴有听力下降。会阴部肿块1例(1.4%)。右手活动障碍伴抽搐1例(1.4%)。血小板减少1例(1.4%)。贫血1例(1.4%)。3.结外受累共47例(66.2%),其中腹腔受累共37例(78.7%),其中回盲部受累11例,骨髓受累11例(23.4%),其中1例(1.7%)脊髓占位出现截瘫,中枢受累7例(17.1%),颌面部受累7例(17.4%)。4.Ⅱ期患儿中,化疗组共7人,其中6人经2个疗程治疗后达到CR(85.7%)。免疫+化疗组共10人,其中10人经2个疗程治疗后达到CR(100%);Ⅲ期患儿中,化疗组共9人,其中5人经2个疗程治疗后达到CR(55.6%)。免疫+化疗组共28人,其中19人经2个疗程治疗后达到CR(67.9%);Ⅳ期患儿中,化疗组有5人,0人经2个疗程治疗后达到CR(0%)。免疫+化疗组共12人,其中5人经2个疗程治疗后达到CR(58.3%),其中Ⅳ期患儿中免疫+化疗组经2个疗程后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化疗组(P=0.044<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采用KM生存曲线及log-rank test分别对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出:初发时乳酸脱氢酶<800U/L、血红蛋白>120g/L、无中枢浸润、St.Jude分期Ⅱ期、第2疗程后达到CR及化疗联合利妥昔单抗的4年EFS及OS均高于初诊时乳酸脱氢酶≥800U/L、血红蛋白≤120g/L、伴有中枢浸润、St.Jude分期Ⅲ/Ⅳ期、第2疗程未达到CR、及未联合利妥昔单抗(P值分别为:0.003、0.01、0.045、0.007、0.000、0.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研究对象中,63例为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占88.7%,6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占8.5%,2例为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CL),占2.8%。采用KM生存曲线及log-rank test对伯基特淋巴瘤中Bcl-6阳性与阴性进行比较得出P=0.02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未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HR0.328,95%CI:0.142-0.759)、第2疗程未到达缓解(HR0.314,95%CI:0.137-0.0.719)及中枢浸润(HR4.742,95%CI:1.355-16.591)为B-NHL-CD20(+)患儿预后不良因素。8.分别对R2、R3、R4组中,免疫+化疗组及化疗组的不良反应(口腔粘膜反应、结膜炎、消化道反应、消化道出血、呼吸系统感染、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真菌感染、皮肤反应、胰腺炎、心脏毒性、肢体疼痛、高血压)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比较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求得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研究所涉及的71名患儿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一倍,学龄期发病居多,占一半以上,首诊原因中,因“腹痛或腹胀”就诊居多,占一半以上,结外受累中,腹腔受累居多。2.伯基特淋巴瘤中Bcl-6阳性的生存预后优于阴性患儿的生存预后;3.初发时乳酸脱氢酶、血红蛋白、有无中枢浸润、St.Jude分期Ⅱ期及第2疗程后达到CR均会影响患儿的生存预后;4.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中枢浸润及第2疗程后未达到完全缓解是儿童CD20(+)NHL的独立危险因素。5.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可提高Ⅳ期患儿第2疗程的完全缓解率。6.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为儿童CD20(+)NHL的保护因素。7.化疗基础上联用利妥昔单抗不会增加疾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药物安全性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混合现实技术在PCNL处理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为PCNL处理复杂性肾结石提高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被诊断为复杂性肾结石并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混合现实(MR)组和对照组各2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尿路造影(CTU),其中MR组将所得的原始像学资料以DICM格式保存,并导入专用软件系统(Mate
研究目的:宫颈浸润性腺癌(EAC)的临床与预后分级系统仍不完善,目前进展中备受关注的是根据肿瘤生长浸润模式分级的“Silva模式”以及根据镜下形态区分HPV感染状态的“IECC分型”。本研究讨论EA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预后相关因素,研究Silva模式各级与IECC系统各型在EAC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探究新的分类体系对于EAC的病理结局与临床预后价值;为宫颈腺癌诊疗分流与预后评价提供研究基础,促进患者
由于传统聚合物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制造和回收过程中引起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可再生、可降解材料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与传统人造纤维复合材料相比,植物纤维增强生物基聚合物复合材料材料凭借其绿色环保、可再生、可降解、低成本、轻质量以及高的比强度和高的比模量等优势,在航空航天、运动、汽车、包装和医疗等领域备受关注。但是,植物纤维表面上存在大量的羟基,表现出高的极性。同时,生物基聚合物中含有大量的
学位
目的探讨利用混合现实技术术前进行三维重建,应用在肾肿瘤患者手术治疗,明确其临床指导价值,为肾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指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云南省第一人名医院收治的40例T1N0M0期肾癌并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并将其以是否接受混合现实技术指导分为混合现实(MR)组(实验组)20例和非混合现实组(对照组)2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肾脏增强CT扫描,实验组术前基于其
目的:基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中血培养或痰培养阳性结果,分别探讨新生儿败血症和新生儿肺炎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敏变迁,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最佳方案、临床药物应用提供合理依据,加强对疾病的防控,改善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2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NICU中血培养或痰培养阳性结果中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和新生儿肺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neutrophils-lymphocytes ratio,NLR)单独及联合肌酐(creatinine,Crea)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中的早期预测价值,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在大理某三甲医院收治的诊断为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220例设为病例组,另选取200例
目的:本研究对32例Alport综合征(Alport Syndrome,AS)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AS临床特点;利用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对患者进行基因检测,扩展AS基因突变谱,明确基因型与临床表型间潜在关系;利用免疫荧光实验进行AS突变基因的蛋白功能验证,为AS诊断提供新的实验室依据,提高对罕见病的认识,促进AS精准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
目的:糖尿病能够引起大脑认知功能损伤已经被较多的研究证实,其涉及的病理过程复杂,主要包括小微血管病变、炎症反应增加、胰岛素信号通路和葡萄糖氧化磷酸化过程异常及氧化应激增加等多种机制。其中,氧化应激导致的蛋白质氧化损伤增加可能导致神经元营养和物质转运功能障碍,是糖尿病引起神经功能损害的机制之一。蛋白酶体代谢途径是氧化损伤蛋白质降解的重要途径。研究发现,PA28是蛋白酶体功能调节因子,能够与20s蛋白
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和外周血中Sema4D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儿临床特征的关系;初步探索Sema4D在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生、发展及转归中可能存在的临床意义。方法:本课题为前瞻性研究,收集87例(ALL 66例,AML 16例,复发5例)昆明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初诊AL患儿、复发AL患儿外周血或骨髓标本(其中部分ALL患儿包括早期化疗后复查时所采集的标本),及28例非恶性疾病患儿外周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