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课堂互动的研究逐步成为课堂话语研究领域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作为课堂互动中极其重要的一个话步,教师反馈语对课堂互动模式及教学效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关于教师纠正反馈和学生的回应,国外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证性研究,而国内实证性研究并不多见。本文着重考察了在初中英语课堂互动过程中,教师不同的纠正反馈(corrective feedback)的形式对学生回应(uptake)形式的影响以及学生对不同类型的教师纠正反馈语的态度。本研究基于Lyster&Ranta (1997)对教师纠正反馈和学生回应的研究框架,将学生的错误分为三类,即:语法错误,语音错误和词汇错误。把教师纠错反馈类型分为六种:明确纠错(explicit correction)、重铸(recast)、启发(elicitation)、元语言反馈(metalinguisticfeedback)、要求澄清(clarification request)和重复(repetition)。其中后四种纠正反馈方式(启发,元语言反馈,要求澄清和重复)又称作形式协商。本文将学生回应的方式分为:修正(repair)和有待修正(needs-repair)两种方式。本研究主要对安阳市第七中学七年级和八年级的两个班分别进行了课堂观察、录音和记录,每个班级观察12节课,每节课40分钟,共计960分钟。旨在考察教师反馈方式的类型,以及不同的反馈方式对学生课堂回应方式的影响。同时,我们也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调查了学生对不同类型的反馈的态度,研究发现:(1)在教师课堂纠正反馈中,语法错误纠正的数量远高于其他类型的错误,教师使用重铸的频率最高。(2)教师的纠正反馈多数都得到了学生的回应,不管这种回应是否己经修正了错误。重铸反馈不利于学生的自我修正,启发反馈在引导学生自己修正方面效果显著,但未被老师充分利用;形式协商有利于语法错误的修正,而重铸和明确纠错更有利于语音错误的修正。(3)大多数学生对教师的纠正性反馈持有积极的态度,希望所有错误可以得到教师的纠正,而不仅仅是纠正阻碍课堂英语交际的错误。本篇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引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阐明教师纠正性反馈和学生回应的定义和种类,回顾之前相关的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第三章详细地介绍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研究工具、研究过程和数据收集的方法。第四章主要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详细地分析,讨论课堂观察的结果、调查问卷结果、访谈结果。第五章在数据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总结本次研究的主要发现,以及教师纠正反馈和学生回应在教学上的启示,并指出本次研究的局限性和对未来深入研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