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预制装配套接式钢-木组合节点是由预先加工好的木柱、木梁以及钢套筒通过螺栓连接而成的一种新型钢木组合结构节点。该种形式的组合节点便于施工组装,木柱、木梁、钢套均可以在预制厂完成加工,然后现场组装。并且在经历地震作用后由于其模块化的组装流程,震后修复工作也十分简便快捷。本文设计并制作5个核心区剪切破坏的框架中节点,主要考虑梁钢套钢板厚度与梁钢套外伸段长度两个试验参数的变量并对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制装配套接式钢-木组合节点是由预先加工好的木柱、木梁以及钢套筒通过螺栓连接而成的一种新型钢木组合结构节点。该种形式的组合节点便于施工组装,木柱、木梁、钢套均可以在预制厂完成加工,然后现场组装。并且在经历地震作用后由于其模块化的组装流程,震后修复工作也十分简便快捷。本文设计并制作5个核心区剪切破坏的框架中节点,主要考虑梁钢套钢板厚度与梁钢套外伸段长度两个试验参数的变量并对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所有试件节点均发生预期设计的梁端破坏。该类型试件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出现了捏缩现象,这是因为本文采用的钢套表面光滑且与木材接触面积较大,木材与钢套之间产生了滑移。但总体而言钢套与木材之间粘结关系较好,破坏时木梁保持完整并没有从钢套中拔出。(2)该类型节点的破坏过程经历了弹性阶段以及屈服强化阶段,破坏集中在梁钢套端钢板处。当采用4mm厚钢板时滞回曲线最为饱满但承载力较低,当增大钢板厚度时滞回曲线饱满程度下降;当增大钢套外伸段长度时捏缩效应更加明显。在位移加载前期,滞回曲线呈梭形,在加载后期滞回曲线呈反S型。(3)梁端钢板厚度的增加能有效提高节点的承载力、刚度,但对于节点耗能与延性不利。梁端钢套外伸段长度的增加有效地提高了节点的初期刚度以及节点的抗震承载力。(4)通过采集的应变数据可以看出:本文设计的钢木套接节点主要受力构件为钢套筒,木材应变不是很大,基本处于弹性阶段,加劲肋以及梁端钢板均屈服并且最终由于梁端钢板变形过大不利于继续承载而发生破坏。(5)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对该类型结构进行结构优化设计,针对试验破坏时加劲肋、梁端法兰板变形过大的问题以及滞回曲线出现的粘结滑移现象提出解决方案,对比分析了五个节点的材料用量与承载力之比,得出适合于工业化生产构件的尺寸。
其他文献
片形吸虫病(Fasciolosis)是由大片吸虫(Fasciola gigantica)和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该病主要感染反刍动物和人,是一种食源性寄生虫病,受到感染的动物或人表现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纤维化、胆管炎等,严重时能造成动物的大量死亡,对人类及畜牧业的危害十分严重。目前对于该病的防控主要依赖于药物治疗,因此,对于该病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
肝硬化及并发症在临床上具有极高的死亡率和较差的预后,是造成肝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肝硬化的治疗方法十分有限,除了肝移植之外并无其他特效治疗手段,但肝脏供体有限,患者还需要负担高昂的手术费用,因此探索新的治疗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胆管结扎(bile-duct-ligation,BDL)小鼠模型是一种经典的肝硬化动物模型,在肝硬化相关机制的研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白介素33(Inter
脱氢乙酸钠(Sodium Dehydroacetate,DHA-S)作为添加剂和防霉剂在食品、饲料、化妆品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但研究发现DHA-S可致大鼠凝血障碍,对雌鼠的凝血功能影响大于雄鼠,且DHA-S在雌鼠血液中的浓度明显高于雄鼠,DHA-S对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及血药浓度分布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本实验室前期研究中发现,DHA-S对肉鸡凝血功能有影响,可使鸡凝血指标PT、APTT明显延长,DHA
垂体是动物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之一。垂体的发育过程高度复杂且受到转录因子、信号通路等多种因素的调控,垂体发育异常会导致体内相关功能异常或疾病的发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垂体和许多其它组织一样,在成年及发育期内存在干细胞,但对于垂体干细胞发育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楚。microRNA-7(miR-7)是一种在垂体内高表达的microRNA,小鼠的miRNA-7包括miR-7a1、miR-7a2和m
鸡传染性鼻炎(infectious coryza,IC)是由副鸡禽杆菌(Avibacterium paragallinarum,Apg)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最明显的特征为面部肿胀,鼻腔有分泌物流出和结膜炎,同时可导致生长迟缓以及产蛋量下降。近年来,接种了灭活疫苗的鸡群中,仍然频繁暴发IC,对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疫苗免疫是预防IC的主要策略,血凝抑制(Hemagglutination in
传染性鼻炎(infectious coryza,IC)是由副鸡禽杆菌(Avibacterium paragallinarum,Apg)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鼻腔和窦的炎症,表现流涕、面部水肿和结膜炎,可造成育成鸡的生长不良和产蛋鸡产蛋率下降。近年来该病在国内规模化蛋鸡场中发病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本研究在国内部分发生IC的规模化蛋鸡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分离鉴定,测定了流
牛疱疹病毒1型(Bovineherpesvirus 1,BoHV-1)给世界范围内的养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groupbox 1,HMGB1)是一种广泛存在的DNA结合蛋白,可被释放到细胞外,是一种强促炎细胞因子,在多种炎症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BoHV-1感染与HMGB1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发现,在牛肾细胞(Madi
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AIV)在我国最早于1996年在广东省首次被分离,命名为A/Goose/Guangdong/1/96(GD/96)。此后,GD/96-like病毒在我国多个地区流行并演变出众多基因型,又迅速扩散到亚欧大陆和非洲多个国家,引起大量禽鸟感染并死亡,造成全球各地养禽业重大的经济损失。不仅如此,H5N1还能够跨越种属障碍从禽直接传播到
鸡球虫病是一种呈全球性分布的寄生性原虫病,其病原有7种,其中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和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的致病性最强,分别引起鸡的急性盲肠球虫病和小肠球虫病,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鸡球虫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有在饲料或饮水添加药物和接种活虫苗两种方法。长期添加药物已引起耐药、污染环境和危害肉蛋品质等问题。活虫苗虽可产生较强的免疫保护效果,但存在着扩
近年来海门地区的山羊养殖业不断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农村经济支柱产业。然而,口蹄疫(FMD)和小反刍兽疫(PPR)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威胁依然存在,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FMDV)感染牛、羊和猪等偶蹄兽的烈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跛行和皮肤、黏膜的泡状斑疹为主,是我国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的病种之一。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