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老年共病住院患者的多病共存、多重用药及基础生理化验情况等方面的特征研究,提高广大临床医生,尤其是专科医生对老年共病及用药的认识,从而为共病患者的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本溪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年龄≥65岁,同时患2种及2种以上慢性疾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疾病种类及数量、用药种类及数量、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白蛋白、转氨酶、血钾、血钠、肾功能、血脂、住院天数及转归等,剔除病历资料不全者,重复住院患者只选取第一次住院资料,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进行系统分类,将其录入Excel表格中,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包对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年龄分组,65-74岁为低龄老年组,75-84岁为中龄老年组,≥85岁为高龄老年组,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各方面临床特征。结果:1.共收集1001例老年共病住院患者,平均年龄(77.13±8.05)岁,其中男性471(47.05%)例,女性530(52.95%)例,1001例老年共病住院患者中,至少同时患5种慢性疾病的患者为245(24.47%)例,老年共病住院患者患慢性病数量2-9种,平均(3.62±1.31)种,所患常见慢性病排名前10位依次为高血压(743/1001,74.23%)、心脏疾病(592/1001,59.14%)、脑血管病(467/1001,46.65%)、糖尿病(457/1001,45.65%)、慢性支气管炎(252/1001,25.17%)、贫血(184/1001,18.38%)、高脂血症(124/1001,12.39%)、慢性肾衰竭(114/1001,11.39%)、周围血管病(90/1001,8.99%)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9/1001,8.89%)。老年共病住院患者用药数量2-24种,平均(8.63±3.66)种,其中89.71%的共病患者至少应用5种药物,常见药物以阿司匹林(550/1001,54.95%)、阿托伐他汀钙(512/1001,51.15%)、胰岛素(273/1001,27.27%)、硝苯地平缓释片(213/1001,21.28%)、奥美拉唑(202/1001,20.18%)、曲美他嗪(201/1001,20.08%)、氯化钾缓释片(198/1001,19.78%)、酒石酸美托洛尔(172/1001,17.18%)、螺内酯(172/1001,17.18%)、二甲双胍(171/1001,17.08%)等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用药多见。2.常见的慢性病两两组合以高血压+心脏疾病(16.55%)、高血压+脑血管病(13.74%)、高血压+糖尿病(13.62%)、心脏疾病+糖尿病(9.22%)、心脏疾病+脑血管病(8.96%)等常见。3.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年龄与患慢性病数量具有正相关性(r=0.254,P<0.001);住院天数分别与患慢性病数量和用药数量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075和0.176,P值均<0.05)。4.按性别、婚姻状况、职业、吸烟及饮酒情况分别分组,不同组患慢性病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按年龄分组,不同年龄组患慢性疾病数量间差异和不同年龄组多重用药患者数量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按年龄分组,对常见慢性病患病情况比较发现,心脏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肠疾病、肾功能不全及前列腺增生高龄老年组与中低龄老年组、中龄老年组与低龄老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随着年龄增长,患病比例增高。脑血管病、糖尿病、胆囊疾病及泌尿系统疾患在中、高龄老年组均与低龄老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脑血管病、胆囊疾病及泌尿系统疾患在中、高龄老年组较低龄老年组患病比例高,而糖尿病在中、高龄老年组较低龄老年组患病比例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甲状腺疾病在高龄老年组分别与中、低龄老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甲状腺疾病在高龄老年组较中低龄老年组患病比例略高。对不同年龄组用药比较发现,螺内酯及呋塞米在高龄老年组与中低龄老年组、中龄老年组与低龄老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随着年龄的增长,用药比例升高。阿司匹林、胰岛素、硝苯地平缓释片、氯化钾缓释片、及二甲双胍在中、高龄老年组与低龄老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氯化钾缓释片在中、高年龄老年组较低龄老年组用药比例高,而阿司匹林、胰岛素、硝苯地平缓释片及二甲双胍在中、高龄老年组较低龄老年组用药比例低。7.按患慢性病数量分组(一组:慢性病4种、二组:慢性病5种、三组:慢性病≥6种),比较不同基础生理化验发现,肌酐水平在三组与一、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与一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肌酐水平随着患慢性病数量增加而升高。血红蛋白、尿素氮、尿酸、血钠水平在二、三组与一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红蛋白、血钠水平在二、三组较一组低,而尿素氮、尿酸水平在二、三组较一组高,提示血红蛋白及血钠水平随着患慢性病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尿素氮及尿酸水平随着患慢性病数量的增加而升高。谷丙转氨酶、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在二组与一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谷丙转氨酶、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在二组较一组低,血钾水平在三组与一、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钾水平在三组较一、二组高。结论:1.老年共病住院患者常患疾病以高血压、心脏疾病、脑血管病、糖尿病及慢性支气管炎多见。常见慢性病组合以高血压+心脏疾病、高血压+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多见。用药以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用药多见。2.年龄与老年共病住院患者所患慢性疾病数量具有正相关性,住院天数分别与患慢性病数量和用药数量呈正相关。3.肌酐、尿素氮及尿酸水平与患慢性病数量呈正相关,血红蛋白及血钠水平与患慢性病数量呈负相关。4.多病共存,相互影响,并进一步加重了多重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