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兰不同地形喀斯特森林土壤酶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sb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茂兰喀斯特森林是世界同纬度地区仅有的原生性较强的喀斯特森林,与常态地貌森林相比,其地貌形态多样,导致其生态系统在生物化学循环过程中存在特异性,致使茂兰喀斯特森林土壤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有别于其它森林生态系统。为了解茂兰不同地形条件下喀斯特森林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探讨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凋落物养分及植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要因子。选取漏斗、槽谷、坡地3种不同地形中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及蔗糖酶4种酶活性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如下:1、植物多样性:不同地形间重要值排名前十的优势种各不相同,物种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是槽谷大于漏斗及坡地,而Simpson优势度指数在坡地呈现最大值。土壤养分:其中除p H值及速效钾外,其余土壤养分含量均表现为漏斗大于槽谷及坡地,且各地形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凋落物养分:不同地形凋落物养分含量有较大差异,除凋落物全氮含量,其余3种凋落物养分含量总体表现为坡地最低;漏斗和槽谷地形凋落物养分含量较高。2、土壤酶活性: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及蔗糖酶活性均表现为槽谷地形大于漏斗及坡地地形,而脲酶活性在漏斗地形内呈现最大值。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最大值出现在冬季,土壤蔗糖酶活性在夏秋季节大于春冬季节。过氧化氢酶活性随季节变化变异较小,而蔗糖酶活性对季节变化反应更敏感。3、先采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2019年3月份茂兰喀斯特森林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4种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之间存在弱相关性,其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全氮和速效氮,碱性磷酸酶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速效氮和速效钾,脲酶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速效钾,蔗糖酶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全氮和速效钾。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剩余通径系数均较大,表明4种土壤酶的活性可能还受到其他未被考虑的因素影响。4、采用冗余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土壤酶活性的因子。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多样性指数及p H值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比土壤养分及凋落物养分更大。但本项目研究的全部影响因子对4种土壤酶活性总的解释量均较小,采用T-value双序图分析,发现单一环境因子对这4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可能是因为不同土壤酶具有不同的特性,还有土壤酶活性不是受单一环境因子影响,而是多种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有关。
其他文献
本次翻译项目的源语文本选自伊丽莎白·埃蒙斯的著作《生活管理:让生活高效轻负、丰富多彩》(第三至五章),该书由霍顿·米夫林·哈考特出版社于2019年首次出版。本书以普遍的生活问题为主题,分析生活管理矛盾的成因和影响,探索解决生活管理问题的对策。为将源语文本信息和功能最大化地传递给中国读者,提升原作的再现效果和提高读者的体验,译者选用汉斯·弗米尔的目的论来指导翻译实践。译介该文本将有助于改善国人对生活
本文由源文本、译文和翻译实践报告三部分构成。翻译源文本选自《语言、地方话语和民族主义---揭开跨国世界之谜》的第三章。该书2018年由英国帕尔格雷夫·麦克米兰出版社出版,是语言学研究系列丛书之一。这篇文章反思并重新解释了南非有文献记载的基于人权的语言政策和津巴布韦对语言使用的同化和容忍态度。该书作者的总体意图是揭露和讨论南部非洲两个邻国语言政策的不容忍、不民主和同质化的意识。本书的第三章讨论津巴布
本文主要由源文本、译文及翻译实践报告三部分构成。翻译源文本节选自《语法,哲学与逻辑》的第三章和第五章。源文本结合对英语措辞的具体分析从哲学与逻辑视角讨论了英语表达中容易被忽略的常见词汇和语法问题,旨在帮助提高英语表达的准确性。翻译实践报告包括任务描述、翻译过程描述、案例分析和翻译实践总结。此次翻译主要运用了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作为指导。功能对等理论强调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
本文分为原文、译文和翻译报告三部分。源文本为论文集《跨越感官及语言边界的翻译:媒体间符际旅程》中的第10章和第11章,这两篇论文以符际翻译为载体分别考察了两个艺术研究项目,并尝试创新雅各布森的符际翻译定义。作者在翻译报告部分介绍了翻译任务、过程和理论基础。在国内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总结出韦努蒂异化理论的五个维度:源语文本的选择、语言表达的形式、语言表达的内容、行文风格与文化特征、翻译规则。翻
体育伤害事故是学校体育教育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但在实际司法裁判中学校往往得不到支持,一般要承担不同程度的责任。本文采用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概念进行界定,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提出相对应的防范措施。
本文翻译材料节选自Richard Kern and Christine Develotte的著作《屏幕与场景》。该书探讨了在线视觉界面和教育语境中语言使用之间的关系。随着网络摄像头、智能手机摄像头、简单的平面设计应用程序和桌面视频会议的出现,人们交流的媒介和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扩展。而语言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利用这些加以发展。笔者希望通过翻译一系列的多模式在线交流的研究,能让国内的教育者得出对教育实践的启
本文的翻译报告材料来自法布里奇奥·马蒙所撰写的专著《跨国公司跨文化知识共享:数字时代的全球性与包容性方法》(第五章)。本书鉴于全球本地化、技术创新及组织战略和结构演变的后果,讲述了跨文化知识共享研究演变的综合观点。纵观本书,第五章描述了本书的核心内容,即跨文化知识共享的重要而包容的方法,且本章正好符合译者的要求。基于大量的国内外案例和作者个人多年的知识共享实践经验,本章主要介绍了引发和促进跨文化知
当下中国教育面临改革之际,英语教育教学论著的译介利于促进中国英语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身份》一书旨在探究自主性、能动性、给养和身份认同与中国高校英语教学的关系,并提出相关建议。本次翻译实践以该书的第3-5章为源文本,这三章分别讨论外语教学中的学习者身份、教师身份和师生的能动性。作为学术论著,源文本属于信息类文本,专业性较强,翻译的难点在于专业术语较多。本翻译实践报告
本文由《人工智能文化:日常生活与数字革命》第一、二章的原文、译文及翻译实践报告三个部分构成。源语文本第一章从全球各地生产生活方面所运用的复杂数字系统入手,通过理论视角研究分析数字化生活,聚焦当前人类所居住的数字世界;第二章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机器人技术的兴起:技术与自动化、第四次工业革命、全球化与离岸外包、机器人与就业。当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方兴未艾,影响着全球各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
本文是一篇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源语文本来自于美国作家伊丽莎白·埃蒙丝的著作《生活管理:让生活高效轻负、丰富多彩》,本书旨在让读者能够从中获取一些有用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疑难杂事,让生活更美好。全书共有13章,译者选取本书第12、13章作为翻译材料,共计14,416字。源语文本共分为三部分,分别讲述了管理中的问题、管理所带来的的惊喜以及管理的未来是怎样的。第12、13章分别从个人和集体的角度出发,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