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国家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dfafsf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4年5月12日颁布、199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确立了我国的国家赔偿制度,它是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国家对公民权利保护日益完善的标志。但是近十年来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除了国家法制环境尚不完善,公民、法人及赔偿义务机关法制意识不高、赔偿经费没有真正落实等原因之外,《国家赔偿法》本身的不完善,也是重要的原因。 国家赔偿法的实施状况证明,国家赔偿责任归责原则单一,导致国家赔偿范围偏窄,使大量的国家侵权行为,公民、法人得不到应有的赔偿。在国家赔偿法实施十周年之际,修改国家赔偿法,完善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已成为研究的热门课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从国家赔偿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历史入手,通过对西方国家赔偿责任归责原则和我国国家赔偿责任归责原则的介绍、分析,指出我国国家赔偿采取单一的“违法归责”原则存在的缺陷在于:(一) 造成了立法上的不协调;(二)不能解决滥用自由裁量权下的国家赔偿问题;(三) 不能解决公共设施致害所引起的国家赔偿问题;(四) 不能解决合法行为致害、事实行为致害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国家赔偿归责原则不应当是一元化体系,而应当根据不同类别的赔偿事项,分别设计不同的能适应各类事项特征的多元化体系:一、违法归责原则。主要适用于国家机关的职权行为;二、过错归责原则。过错归责原则作为违法归责原则的补充,弥补违法归责原则的不足;三、结果归责原则。适用于司法判决;四、过错加风险归责原则,适用于公共设施致人损害领域;五、无过错归责原则。适用于合法行为的补偿。笔者希望能够通过这些研究,为《国家赔偿法》的修改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并为司法实践提供服务。关键词:国家赔偿归责原则违法原则 违法原则缺陷归责原则完善
其他文献
企业文化作为一门学科的兴起,迄今不过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它之所以引起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根本原因是它可以给企业注入生命活力,并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
[目的]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以引起脑血管痉挛、脑水肿等多种并发症。而目前人们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病理生理改变仍知之甚少。为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病理生理机制,加强其
工业设计是我国机电装备设计中的薄弱环节,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究其原因,产品设计过程中仅注意了高技术的应用和多功能的要求,而忽视了人和机器的协调关系。人机工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世界各国都不得不面对的严峻挑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变成了沉重的负担,在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
叙述人称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关涉到叙事学的诸多问题。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人称常常与视角、主体混淆在一起,影响既久,谬误流布。近来,这一范畴的意义随着叙事学的发展
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的教学手段是近几年新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利用多媒体和计算机互联网进行交互式教学。通过对多媒体和Web方式架构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系统方案、设计
超强吸水剂(SAP)具有优越的吸水和保水性能,广泛应用于卫生用品、医药、建筑、农业、园艺、食品等各个领域。为减少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多糖与乙烯基类不饱和单体接枝共聚制备S
行政机关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时,其行政行为可能会危及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当行政机关的违法行政行为对公益造成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时,如果法律规范允许由非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人
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切实减轻国有企业负担,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出,要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1995 年以来,一些“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和部分地区根据国家经贸委、原国家教
苯酚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炼油、石油化工、合成纤维等各种行业。苯酚是一种生物毒性物质,即使在低浓度下对人体和各种生物也有毒害作用,释放到环境后对人类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