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芦醇及SIRT1在小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ve2009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成功建立小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模型,观察IR损伤后,视网膜细胞、视网膜功能及SIRT1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取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左眼经前房穿刺后,不进行生理盐水灌注,作为对照组;右眼经前房穿刺后,给予生理盐水灌注1小时,并分别于IR损伤后3、7和14天取材作为IR3、IR7和IR14组。记录造模前中后眼压的变化。取视网膜切片和铺片进行Brn3a免疫荧光染色,标识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取视网膜铺片进行Iba1免疫荧光染色,标识小胶质细胞。对小鼠进行闪光视网膜电图(flash electroretinogram,F-ERG)检测,反映视网膜功能。取视网膜组织进行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SIRT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眼压结果显示:右眼造模前眼压为7.6±1.1 mm Hg,前房灌注使眼压升高至64.0±3.2 mm Hg,维持1小时后拔除针头,眼压立刻降至6.4±0.9 mm Hg,之后维持在正常范围无明显波动。(2)Brn3a免疫荧光染色和计数结果显示:IR损伤后,随着时间的延长,RGCs数目减少、排列紊乱。IR3、IR7和IR14组RGCs存活率分别为55.9%(P<0.05)、42.3%(P<0.05)和36.3%(P<0.05)。(3)Iba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IR损伤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小胶质细胞数目增多。IR3组和IR7组小胶质细胞由分支状静息态活化为阿米巴样激活态;IR14组小胶质细胞胞体不大,胞突较短。(4)F-ERG结果显示:IR损伤后7天时,a波和b波振幅均明显下降(P<0.01)。(5)SIRT1蛋白表达结果显示:IR损伤后,随着时间的延长,SIRT1蛋白表达下降,以IR7组和IR14组最为显著(P<0.05)。结论:视网膜IR损伤是以青光眼为代表的视网膜神经退行性病变最常用的研究模型,该模型稳定且成功。RGCs丢失、小胶质细胞活化增多和视网膜功能受损是视网膜IR损伤模型最主要的病理改变,同时伴随着SIRT1蛋白表达的下降,提示SIRT1可能参与了视网膜IR损伤的关键过程。目的:小鼠玻璃体腔注射白藜芦醇(resveratrol,RSV)和Sirtinol,并建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模型,观察给药对SIRT1蛋白表达、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及视网膜功能的影响,探讨RSV的神经保护作用是否通过SIRT1相关途径介导。方法:取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部分鼠右眼IR损伤后7天取材作为IR7组。其它鼠右眼造模前1天给予玻璃体腔注射PBS、10、50、100μM RSV和100μM Sirtinol,并于IR损伤后7天取材作为PBS+IR7、10RSV+IR7、50RSV+IR7、100RSV+IR7、100RSV+100Sirtinol+IR7和100Sirtinol+IR7组。记录玻璃体腔注射前后及造模前中后眼压的变化。取视网膜组织进行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SIRT1蛋白表达水平。取视网膜切片和铺片进行Brn3a免疫荧光染色,标识RGCs。对小鼠进行闪光视网膜电图(flash electroretinogram,F-ERG)检测,反映视网膜功能。结果:(1)眼压结果显示:玻璃体腔注射前后眼压均处于正常范围,1天后前房灌注使眼压升高至65.8±2.6 mm Hg,维持1小时后拔除针头,眼压立刻降低,之后维持在正常范围无明显波动。(2)SIRT1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与IR7组相比,RSV以剂量依赖性方式上调SIRT1蛋白表达(P<0.05)。与100RSV+IR7组相比,RSV和Sirtinol共注射使SIRT1蛋白表达下降(P<0.05)。(3)Brn3a免疫荧光染色和计数结果显示:与IR7组相比,RSV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提高RGCs存活率,以100μM最为显著(P<0.05)。与100RSV+IR7组相比,RSV和Sirtinol共注射使RGCs存活率下降(P<0.05)。(4)F-ERG结果显示:与IR7组相比,100μM RSV使b波振幅明显升高(P<0.01)。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操作不影响视网膜IR损伤模型的建立。通过玻璃体腔注射RSV和Sirtinol可调控SIRT1蛋白表达水平。RSV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延缓RGCs的丢失,并有效改善视网膜功能,以上作用均可被Sirtinol阻断。提示RSV对视网膜IR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该作用通过SIRT1相关途径介导。目的:通过玻璃体腔注射白藜芦醇(resveratrol,RSV)和Sirtinol对SIRT1蛋白表达进行调控,并建立小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模型,观察给药对凋亡形态学和生化学的影响,探讨SIRT1介导的RSV神经保护作用是否通过抑制凋亡相关途径实现。方法:取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部分鼠左眼前房穿刺后不进行灌注作为对照组;右眼IR损伤后7天取材作为IR7组。其它鼠右眼造模前1天给予玻璃体腔注射PBS、10、50、100μM RSV和100μM Sirtinol,并于IR损伤后7天取材作为PBS+IR7、10RSV+IR7、50RSV+IR7、100RSV+IR7、100RSV+100Sirtinol+IR7和100Sirtinol+IR7组。取视网膜组织进行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phosphoAkt(p-Akt)、Akt、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取视网膜切片进行cleaved caspase-3免疫荧光染色和TUNEL染色。结果:(1)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与IR7组相比,玻璃体腔注射RSV使p-Akt蛋白表达升高(P<0.05),使Bax蛋白表达下降(P<0.05),以上变化均可被Sirtinol阻断(P<0.05)。Akt和Bcl-2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2)视网膜切片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IR损伤后cleaved caspase-3阳性和TUNEL阳性细胞增多。与IR7组相比,玻璃体腔注射RSV使cleaved caspase-3阳性和TUNEL阳性细胞减少,以上变化均可被Sirtinol阻断。结论:RSV及其靶点SIRT1对视网膜IR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通过抑制凋亡相关途径实现。玻璃体腔注射RSV后,通过上调SIRT1蛋白表达,使Akt磷酸化为有活性的p-Akt,进一步下调Bax蛋白表达,抑制线粒体相关凋亡途径,减少cleaved caspase-3的产生,最终阻止DNA断裂的发生。该保护通路可被Sirtinol阻断。
其他文献
城市污水再生、水资源可持续循环利用已成为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策略。以城市二级出水、雨洪水及其他地表水体为源水,再生回灌至地下含水层中,是全球倍受关注的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新途径,也是我国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五”规划》等国家战略积极推动的议题。研究这一过程水质安全风险与关键控制技术是这一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由于再生水源水的多样性、地区差
“大理石”花纹比例是影响牛肉品质的重要因素,也是肉牛肉用选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分子水平上探索牛脂肪细胞分化的调控机制,能够为肉牛肉用选育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Micro RNAs(miRNAs)是一类非编码的短片段RNA,主要通过转录后调控机制靶向抑制功能基因的表达,进而广泛参与各种细胞生命活动。自2004年miR-143被发现能够促进脂肪细胞分化以来,越来越多的miRNAs被发现参与了脂肪细胞分化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是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以干燥的根及根茎入药。丹参在我国地理分布较广,各产地生态条件、种源及栽培技术等因素的差异导致了丹参药材品质的差异。为了揭示丹参药效成分区域差异的生态学机制,本研究分三个层次进行了系统试验研究:(1)将同一种源丹参种苗移植到我国不同地理空间范围的多个生态区域,系统比较不同区域丹参的根系形态特征和药效成分积累的差异,通过生
苗木是苹果产业发展的基础。分枝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株型构成以及成花。带分枝大苗建园产量高、收益快。但自然条件下占我国栽培面积75%的富士品种苹果苗木分枝难,已成为制约我国苹果苗木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因而分枝发育调控机制的研究对苹果苗木质量的改善和苹果分子育种均有重要意义。大量研究发现,细胞分裂素(CK)可显著促进植物腋芽萌发,但其调控机制仍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以难分枝一年生‘长富2号’/T337
鸭肉是重要的禽肉来源之一,有很大的市场需求。提高体躯、胸肉是鸭育种的关键目标之一,然而随着传统选育的不断进行,针对鸭体躯和胸肉的选育已经进入选育平台期;同时,由于中国饮食文化的多样性,针对鸭脖的育种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育种意义,然而鸭脖产量的活体测量难以实现,使得鸭脖的选育工作难以进行。多脊椎现象在家畜群体中广泛存在,可以增加动物体尺,提高动物产肉量。并且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及分析技术的发展,在猪
葡萄夏芽属早熟性芽,当年可多次萌发并形成副梢。这种情况不仅大量消耗树体养分,增加葡萄园夏季管理成本,且副梢抹除造成的伤口易导致病原菌入侵,对葡萄生长及品质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探究影响葡萄夏芽萌发的生理因素和分子机制,对于应用人工手段调控葡萄夏芽萌发,从而降低葡萄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酿酒葡萄‘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cv.Cabernet Sauvignon)的一年生盆
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是我国传统的、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用真菌之一,其主要活性成分是云芝糖肽,即多糖与蛋白质或肽相连而成。近年来国内外对云芝糖肽的研究主要提取于云芝的菌丝体发酵液,研究结果表明云芝糖肽具有保护肝脏、调节免疫、抗肿瘤的作用。但对于从云芝子实体提取的云芝糖肽却鲜有报道,而且云芝糖肽对肥胖的报道并不多见。因此,本课题对云芝糖肽的抗肥胖作用及其机制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本
多细胞生物体通过多种机制来感应并协调细胞与周围环境间的微小变化反应,调控离子、代谢产物等物质的跨细胞膜运输,进而实现机体的内环境稳态并维持生物体正常的生长发育进程。所有多细胞生物体都能够通过调控重要组织器官处营养物质的运输来维持机体正常稳定的生命活动。由于植物体依靠对碳运输过程的精确调控从而实现不同组织器官在各种环境因子影响下的平衡状态,而蔗糖又是植物体碳和能量的主要单位,因此对该过程的精确调控意
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是治疗多种实体瘤(包括胃肠道肿瘤、乳腺肿瘤、头颈部肿瘤等)最常用的药物之一。作为一种抗代谢药物,5-Fu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可损伤机体快速增殖的正常细胞(如小肠细胞),约50%以上接受5-Fu化疗的癌症患者出现肠道粘膜炎。肠道黏膜炎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营养不良、肠道菌群失调,甚至可能引发全身感染和败血症风险,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5
癌症是人类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然而,诸如外科手术切除,化疗和放射疗法之类的传统疗法在转移性癌症中仍然表现不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新的抗癌治疗策略已经被广泛探索。纳米治疗系统为抗癌治疗带来了新的机会。蛋白质,特别是人体中存在的蛋白质如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高生物安全性和易修饰的天然优势,在构建纳米治疗系统方面的应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本论文工作中,设计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