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地下回灌过程中菌和孢子迁移行为及孢子灭活机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olasker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污水再生、水资源可持续循环利用已成为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策略。以城市二级出水、雨洪水及其他地表水体为源水,再生回灌至地下含水层中,是全球倍受关注的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新途径,也是我国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五”规划》等国家战略积极推动的议题。研究这一过程水质安全风险与关键控制技术是这一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由于再生水源水的多样性、地区差异性及再生处理工艺的限制性,回灌水中可能含有一些病原微生物,储存过程中存在扩大病原微生物污染范围的风险,可通过饮用、接触等多种途径借水传播而引起传染病的流行,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危害。国内外已有的再生水地下储存水质风险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化学物质的迁移扩散风险,针对回灌渗流体系下生物安全性的研究尚不多见。基于再生水源水水质差异及地下回灌过程的特点,病原微生物在不同类型再生水回灌体系下的迁移行为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亟待开展系统的对比研究。同时,在渗流路径上寡营养、低溶氧等条件胁迫下亦可能产生细菌成孢(内生孢子,芽孢或简称孢子)抵御机制,细菌及其孢子的随流运移机制有何区别、其污染扩散的风险增减尚不明确。进一步考虑到常规消毒工艺对孢子灭活效果有限,研发新的技术方法、有效控制回灌水中孢子(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浓度水平是规避水质生物安全风险的重要内容。基于上述三大问题,本文开展了针对性的研究,主要成果简述如下:(1)探究不同水源培养的大肠杆菌迁移行为,对比不同水源地下回灌过程中存在的微生物扩散风险。选取长春市北郊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长春市伊通河河水和天然雨水三种水体为再生水回灌水源,运用一维石英砂柱渗流实验模拟再生水地下回灌过程,揭示不同水源中菌的迁移机制。二级出水回灌过程中大肠杆菌截留量最高,地表水次之,雨水回灌过程中菌的截留量最低。研究发现,大肠杆菌表面性质对菌的沉积起到一定影响,回灌水源有机质组成差异及水化学背景等因素起到主要影响。水源中离子组成(IS,Ion Strength)差异对菌的截留量起主导作用,运用XDLVO(Extended Derjaguin-Landau-Verwey-Overbeek)理论对细菌与颗粒介质间的作用能分析,二级出水中二级能量最小值高于地表水,雨水中最低。二级能量最小值越大,菌越易沉积到颗粒介质表面。以上研究表明,不同回灌水源中水化学条件的差异,导致菌的迁移行为及扩散风险存在差异,雨水中菌的迁移风险较高。(2)基于以上探究,本文选取了枯草芽孢杆菌及孢子作为指示菌,探究不同IS条件下菌和孢子迁移机制,模拟再生水地下回灌过程中典型菌的迁移行为,对比菌和孢子的迁移机制及扩散风险。运用一维石英砂柱渗流实验模拟菌和孢子的迁移过程,运用ADR(Advection Dispertion Retention)方程对结果进行拟合。水溶液中离子强度为1 m M时,细菌和孢子有较强流动性,较高的质量回收率(>75%);离子强度为100 m M时,菌的质量回收率下降到58.05%,孢子回收率仍保持在74.54%。在较高的IS范围内,孢子的流动性明显高于菌。对菌和孢子的表面性质、穿透曲线分析表明:吸附力、剪切力和阻塞机制对菌的沉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XDLVO理论表明,IS为1 m M时,EDL(Electrostatic Repulsion)力影响颗粒沉积,在100 m M离子强度下,VDW(Van Der Waals Attraction)和AB(Lewis Acid Base)力在颗粒的沉积中占主导地位,细菌的VDW高于孢子,更易于发生吸附过程。以上研究表明,孢子的流动性远高于细菌细胞,不受水化学条件的影响,孢子在再生水地下回灌过程中存在较高的污染风险。(3)探究新的技术方法实现了对回灌水源中孢子浓度的有效控制,降低再生水回灌过程中微生物污染风险。利用微气泡强化光催化技术,能够实现高效清洁的灭活效果。实验选用Ag和N掺杂Ti O2进行可见光催化反应,光催化7 h后,孢子的灭活效率达到92.3%和63.3%,微气泡强化光催化反应过程中,反应时间为1 h时,孢子的去除效率分别达到66.7%和43.7%,催化效率分别提高了65%和77%。微纳米气泡法通过增加水中DO(Dissolved Oxygen),加速反应过程产生更多的·OH和·O2-等强氧化性自由基(ROS,Reactive Oxide Species),3DDEM(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Spectrum)和T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结果表明,ROS破坏孢子外壁,导致细胞内溶物流出,同时对有机质进行降解。微气泡强化可见光催化反应对孢子的灭活起到促进作用,降低了回灌水源中的微生物污染风险。
其他文献
食品营养功能评价和营养干预已成为改善人民膳食和加强国计民生的热点研究问题。丙烯酰胺(Acrylamide,ACR),具有较强的神经毒性、致癌性、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等,可在高天冬酰胺类食物高温烹调(>120°C)过程中经由美拉德反应产生,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如何通过合理膳食改善ACR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当下食品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硫辛酸(Lipoic acid,LA)在西兰花、菠菜、动物内脏等常见食物中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通过异源多倍化实现物种形成的经典模式。普通小麦的形成通过两次杂交和多倍化(异源多倍化)事件,第一次是36-70万年前二倍体小麦Triticum urartu(2n=2x=14,AA)与山羊草属(Aegilops)的Sitopsis section(2n=2x=14,SS≈BB)的物种杂交加倍形成异源四倍体小麦;第二次是大约8千年前一个驯化的四倍体小麦(T.tu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各种污染物排放强度和范围也日益增加,我国大部分地区面临着严峻的空气污染问题。空气污染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华北平原、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空气污染的现状及来源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相对薄弱。本文首先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季节陕南、关中和陕北三个区域城市间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差异以及区域城市内不同污染物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造成污染
由条形柄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世界范围内小麦产区的一种重要真菌性病害,近年来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安全的条锈病防治策略。研究小麦抗病相关基因的功能,可为抗病品种的培育以及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但是小麦抗条锈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微丝骨架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动态网状纤维结构,在植物感知外界刺激以及抵抗病
肉桂酸酯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具有C6-C3结构单元的苯丙素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该类化合物具有抗癌、杀虫、抗菌、抗氧化、抗病毒和肝保护等多种生物活性,并且具有低毒和环境友好等优点。该类化合物已经引起药物学家的的广泛关注。到目前为止,关于肉桂酸酯及其类似物杀螨和抗植物病原菌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的系统研究报道尚属空白。为了进一步拓展肉桂酸酯及其衍生物的药理活性并发现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高活性的分子,本研究
结肠癌是世界第三大恶性肿瘤,是导致人类死亡的高发性恶性肿瘤之一。其在分子特点、对放疗和化疗的反应、临床表现和疾病的预后方面都存在差异。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结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TNF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是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的成员之一。它被认为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药物。TRAIL的耐药性是影
石英晶体微天平(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QCM)生物传感器具有实时监测并且无需标记的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技术、环境监测、药物研发、疾病诊断和食品安全检测等多个领域。在QCM传感芯片表面进行不同的修饰,可形成与目标分子互相作用的功能化表面,使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分析过程集成在传感芯片上完成,是检测技术的核心。通过QCM传感芯片实现对蛋白质、糖类、凝集素及其他生物组分快
近年来,物联网、人工智能、可穿戴电子等科技的崛起对传感器提出了更高水平的需求。其中,气体传感器的发展进入到了微型化、智能化和多功能化的新阶段。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rganic Field-Effect Transistor,OFET)相比于传统的电阻型器件,由于其小尺寸、高集成、低成本、易制备、室温工作,同时兼具多参数检测、信号放大和材料结构可设计等独特优势,在当前气体传感的研究中备受关注。目前,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女性人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为了给临床生物靶向治疗提供药物靶点,乳腺癌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诱导乳腺癌发生的转基因小鼠模型为研究其机理最常用的工具。催产素受体(Oxytocin Receptor,OXTR)是一个含有7个跨膜结构域的G蛋白偶联受体,其主要表达在哺乳动物的乳腺、肾脏、子宫肌层、心肌、血管内皮层和特定的脑区域,主要生物学功能为参与母性行为
肌肉生长抑素(mystatin,MSTN)作为骨骼肌生长发育的负调控因子,其表达能够显著抑制肌肉的生长发育。MSTN基因在哺乳动物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其功能缺失会引起动物体内肌肉过度生长,导致动物出现双肌(double muscle,DBM)表型。自然突变的MSTN基因已经在牛、绵羊、山羊、马、猪、狗、兔等动物中发现,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同样在许多物种中实现了MSTN基因的人工诱变。在现代家畜育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