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1827)是英国十八世纪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时期的著名诗人,也是出色的画家.其诗作独特而又复杂,不为当时的人所理解,生前几乎鲜为人知,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二十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诗歌评论家开始关注他.现在,布莱克被公认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伟大先驱".作为诗人、画家、预言家和革命者的布莱克博览群书,他的诗歌在形式、意境和技巧上都表现出了非凡的独创性.特别是他的诗歌中对理想和现实的对比更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诗歌在思想内容上既有轻松又有严肃,既有天真率直,又有老练深邃,平易中见人生哲理,既有对现实的写照,又有对未来理想的抒发和展望;在写作艺术上,他以想象作为其诗歌的源泉,以象征手法来体现理想和现实的对比.他的诗集《天真之歌》强调理想,《经验之歌》着重现实.理想中有现实基础,现实中有理想的光辉.而在《天堂与地狱的婚姻》中他试图去扭转那些被颠倒的善与恶,天使与魔鬼的区别.表达了他对理想和现实中的人类道德和生存状态的见解,揭露了封建专制,表现了革命热情.他认为人类社会正是在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认识中前进的,"没有相反就没有进步",通过反叛传统,进行斗争才能进入理想王国.该文通过论述布莱克诗歌中对理想的和现实的宗教、道德、人类生存状态以及爱情和婚姻的对比,得出的结论是:布莱克的诗歌中对理想和现实的对比,体现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正是这种对比使其诗歌更加深刻.布莱克的诗歌不仅对后来的浪漫主义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不可阻挡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