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在莎士比亚《李尔王》中的应用和改进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a_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的贡献涉及了诸多方面,其中对文学的重要贡献体现在其意义深远的《诗学》上.中国著名的文艺评论家朱光潜认为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曾经雄霸世界文坛两千余年,如此赞誉深刻地体现了亚氏文艺理论的严谨性及其颠簸不破的科学性.《诗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理论详尽、深刻、系统的阐述.亚里士多德给悲剧制定了诸多规则,比如悲剧应该是五幕剧,其情节应该发生在最亲近的亲属之间;同时指出悲剧应该有六个基本要素:情节、性格、言行、思想、形象和歌曲.他认为能净化灵魂的Catharsis是任何一位剧作家都应尽力达到的悲剧效果.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悲剧《李尔王》,曾经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过无数的观众和读者.该文旨在分析莎氏悲剧《李尔王》和亚氏悲剧理论的联系,主要从性格悲剧、情节和形象等方面探讨莎氏对亚氏理论的应用和改进.该文第一章根据亚氏理论的"性格悲剧"阐述了《李尔王》的悲剧原因.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原因不在于人物为非作歹,而是由于他犯了大错误.《李尔王》的悲剧原因正是如此.主线中李尔的刚愎自用、昏聩愚蠢的爱心测试埋下了导致自己悲剧的祸种.辅线中格劳斯特的盲目轻信、忠奸不分使自己成为亲身儿子毒辣诡计的牺牲品.亚里士多德认为情节是悲剧的灵魂,突变和发现是情节的两个要素.他认为最好的悲剧情节在于突变和发现的同时发生,这样才能达到Catharsis的效果.该文第二章主要探讨莎氏在《李尔王》中对亚氏悲剧理论的应用和改进,以及所产生的别具一格、摄人心魄的悲剧效果.亚氏认为形象是悲剧六要素中最次要的成分.该文第三章旨在论述形象对《李尔王》戏剧创作的影响及其在创造悲剧效果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其他文献
分裂之后必有回归,因此回归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而文学中的回归主题更加侧重由于精神价值在现实中的缺失面向传统的回归,进行精神意义上的挖掘,从而返璞归真,摆脱现实物欲的枷锁
《灶神之妻》是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继首部小说《喜福会》大获成功后在1991年推出的第二部作品.小说沿袭了谭氏上部作品的叙事主题,着重体现美籍华裔妇女所经历的文化冲突和
该文通过对英国现代女作家莱辛小说《金色笔记》中自由女性形象的分析,探讨了现代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问题以及她们为摆脱困境所进行的探索.通过小说女主人公安娜的生活经历,
该文为语用原则及语用策略之于文学翻译的一项可行性研究.该研究以以言行事及语用隐含理论为支撑、针对小说《名利场》人物对话之诸多实例做个案分析,认为语用等效翻译不失为
该文论及劳伦斯的特异性,该特性包括劳氏奇特而强烈的天赋、对神秘世界的超人敏感,和对天赋不可动摇的忠诚.以及由他的特异性引发但反之又加深其特异性的其终生的信仰"血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