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脑出血是第二大常见的卒中类型,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中有50%-70%的患者有高血压病史。研究表明CD47,即整合素相关蛋白,在脑出血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的目的是探讨CD47与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脑水肿程度、神经功能损伤以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监护室住院并行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HICH患者12例记为脑出血组,并整理临床资料,取其手术时的血肿液和外周血,测量患者手术前的脑出血体积、水肿量,同时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在HICH患者发病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NIHSS评分。于临沂市人民医院收集12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取其空腹外周血。将全部血液标本放于-80℃冰箱保存待检,然后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统一检测HICH患者血肿液、外周血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47的浓度。计算HICH组血肿液中CD47浓度的平均值,HICH患者血肿液中CD47的浓度值低于平均值者记为CD47低浓度组,高于平均值者记为高浓度组。比较HICH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基本信息及CD47高浓度组与低浓度组的基本信息,其中性别比较用卡方检验,收缩压、舒张压、白细胞数、血糖、水肿量、GCS评分、NIHSS评分、mRS评分的比较用t检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HICH组外周血与血肿液中CD47浓度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CD47的表达与HICH患者脑水肿程度、神经功能缺损以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HICH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入组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标准;HICH组的白细胞、血糖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7高浓度组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白细胞数、血糖、发病时间、出血量与低浓度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HICH患者的血肿液中CD47的浓度明显高于患者外周血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P<0.0001)。3.CD47高浓度组与低浓度组相比,HICH病灶周围水肿程度明显较重、GCS评分明显较低、NIHSS评分明显较高(P<0.05)。4.CD47高浓度组与低浓度组相比,发病3个月后mRS评分明显较高、NIHSS评分明显较高(P<0.05)。结论:HICH的患者血肿液中的CD47表达明显升高,并且浓度越高脑出血量越大、脑水肿体积越大、神经功能损伤越重、发病3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也越重,即CD47表达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