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黑人命运的妇女主义解析——评艾丽丝·沃克小说《格兰奇·科普兰的第三生》的男性形象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妇女主义为视角,通过对格兰奇·科普兰和其子布朗菲尔德等黑人男性形象和命运进行分析,围绕黑人男性为其“男性气概”的抗争过程以及同其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进行讨论。除种族压迫及剥削,格兰奇和布朗菲尔德同样是白人文化观念对黑人精神家园进行摧残的牺牲品。最终对自我的仇视导致其走向灭亡之路。沃克的妇女主义观点认为爱、宽容和相互理解而非仇恨才是黑人团结、生存和发展的正确之路。 本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中介绍了艾丽丝·沃克的生平、作品、主题思想以及各评论家对其作品的评论观点。 第二部分,在其两次生命中,格兰奇为寻找并证明其“男性气概”而苦苦挣扎,却遭受到精神及肉体上的双重否定。同白人之间的主—仆关系导致格兰奇对自我认识的恶化,同时导致其家庭、夫妻关系的恶性循环。 第三部分,父母之间的关系恶化最终使布朗菲尔德重蹈其父亲覆辙。 第四部分,社会上的种种不平等力量,例如佃农体系、白人文化观念粉碎了黑人,特别是黑人男性对生活和未来的憧憬。 第五部分,格兰奇获得新生—即其第三次生命的源泉是爱的力量,而布朗菲尔德的最终走向自我灭亡之路源其人性的恶化,以至彻底沦丧。 最后一部分为结论。
其他文献
英语公众演讲语篇的分析,在现代语言学研究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领域。国内外学者们已经从语用学、交际学、系统功能语法、文体学和修辞学等诸多视角对此类语篇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壮大,欧洲一体化的步伐已经从最初的欧洲煤钢联营发展到了今天的欧洲联盟,成员国也从始建时的六国发展到了今天的二十五个国家。欧洲一体化所涉及的内容也早
新建本科院校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而组建的新型大学,其管理模式正处在摸索阶段,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套用.在摸索过程中,不管选择哪一种管理模式与手段.都必须考虑三个因素,即时势
翻译作为沟通不同语言与文化的桥梁,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总会面临翻译策略的选择。翻译策略是指译者在处理源语与译语语言文化差异时所用的
近几十年来,许多语言学家将政治演讲视为一类特殊的语篇,采用不同的语言学方法对其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的政治语篇分析都只是集中分析语言符
《画刊》:您是在什么样的契机下与艺术结缘的?王刚:其实是个人爱好。我本人学管理,MBA毕业,在国企做过好多年的管理工作。最初,对艺术的爱好是作为一个休闲或者生活的趣味。1
传统的翻译理论中,译者一般都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重要作用往往被忽视。在意义多元化的语境中,译者的主体性逐渐凸现,许多学者也已指出:“译者在促使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