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推出的原油期货被叫停以来,市场上长期没有再出现过具有影响力的石油期货品种。近年来,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成为了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但是在原油交易中却处于被动地位,原油亚洲溢价等现象一直存在。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稳步增长,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开展,人民币国际地位不断被提升。与此同时,国际原油贸易格局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美国页岩油革命的推动下,全球原油进口重心将慢慢向亚洲转移。诸多利好因素使得中国原油期货的上市充满必要性和可能性,2018年3月26日,上海原油期货在暌违了二十多载后再度面世,迄今交易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三。因此,研究中国原油期货市场的有效性,对促成市场的良性发展和保障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对市场有效性的相关研究,将期货市场有效性分为内部有效性和外部有效性两个部分,选取了上海原油期货主力连续合约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横向对比分析了美国WTI和英国Brent原油期货市场,考查价格收益率的相关性以及期现价格之间的关系。在内部有效性方面,首先通过序列的正态性检验证明传统有效市场假说的局限性,接着基于分形市场假说,分别使用R/S法和MF-DMA法研究序列的分形特征。在外部有效性方面,首先利用SVAR模型对期货和现货的收益率进行了定性的分析,然后以VECM为基础,利用PT模型、IS模型和MIS模型进行了定量的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原油期货的有效性整体较低,美国和英国原油期货市场有效性基本一致。在内部有效性方面,中、美、英原油期货市场的经典Hurst指数分别为0.6862、0.6551、0.6601,广义Hurst指数极差分别为0.4960、0.3337、0.3359,中国原油市场具有更强的长记忆性。在外部有效性方面,中国原油期现之间不存在明显的领先-滞后关系,且现货对期货价格变动的响应持续时间较短,但是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此外,中国原油期货价格发现贡献度在三种定量模型下的计算结果分别为53%、49.46%、49.9%,而美国和英国原油期货的价格发现贡献度则明显大于现货。总之,中国原油期货具备了良好的发挥有效性的基础,只是目前同国际成熟的市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最后,针对市场的未来发展,从信息披露制度、合约设计和市场主体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对市场有效性的相关研究,将期货市场有效性分为内部有效性和外部有效性两个部分,选取了上海原油期货主力连续合约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横向对比分析了美国WTI和英国Brent原油期货市场,考查价格收益率的相关性以及期现价格之间的关系。在内部有效性方面,首先通过序列的正态性检验证明传统有效市场假说的局限性,接着基于分形市场假说,分别使用R/S法和MF-DMA法研究序列的分形特征。在外部有效性方面,首先利用SVAR模型对期货和现货的收益率进行了定性的分析,然后以VECM为基础,利用PT模型、IS模型和MIS模型进行了定量的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原油期货的有效性整体较低,美国和英国原油期货市场有效性基本一致。在内部有效性方面,中、美、英原油期货市场的经典Hurst指数分别为0.6862、0.6551、0.6601,广义Hurst指数极差分别为0.4960、0.3337、0.3359,中国原油市场具有更强的长记忆性。在外部有效性方面,中国原油期现之间不存在明显的领先-滞后关系,且现货对期货价格变动的响应持续时间较短,但是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此外,中国原油期货价格发现贡献度在三种定量模型下的计算结果分别为53%、49.46%、49.9%,而美国和英国原油期货的价格发现贡献度则明显大于现货。总之,中国原油期货具备了良好的发挥有效性的基础,只是目前同国际成熟的市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最后,针对市场的未来发展,从信息披露制度、合约设计和市场主体等方面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