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诅咒”是中国很多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资源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首先,资源型城市拥有比一般城市更为丰裕的自然资源,其短期发展会受益于资源红利,但在长期发展中,资源型地区会倾向于形成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这种单一化、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可能会导致对其他行业的挤出,从而抑制地区经济长期发展绩效。其次,当前中国很多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资源型产业“一枝独秀”的问题,面临着资源利用率低、产业链条短而薄弱、城市竞争力下降等诸多困境,具有较大的产业结构转型压力。因此,现实中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现状,提示着亟需思考自然资源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传导机制与产业结构转型之间的关系。所以,本文基于产业结构转型视角,在资源型城市层面探讨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产业结构转型能否改善资源型城市可能存在的“资源诅咒”效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本文以国内114个资源型城市2003—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检验中国资源型城市层面是否存在“资源诅咒”效应,并根据城市类型(成熟型、衰退型、再生型、成长型)进行异质性分析,以探讨各类资源型城市的“资源诅咒”效应是否存在差异。同时,结合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将产业结构转型分为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维度,分析资源禀赋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否存在着基于产业结构转型的门槛效应,探讨产业结构转型水平的提升能否有效改善“资源诅咒”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资源诅咒”效应整体存在于中国资源型城市层面,其中,“资源诅咒”效应在衰退型资源型城市体现得最为明显,在成长型资源型城市却体现为“资源福音”。第二,资源禀赋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着基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单门槛效应和基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双门槛效应,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的提升均能有效改善资源型城市的“资源诅咒”效应。同时,当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跨越一定门槛值时,资源禀赋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由抑制作用转变为促进作用,即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能在一定程度上破解“资源诅咒”效应,但是该破解效应目前还不显著。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论给出了政策建议:制定政策要因地制宜;推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加大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技术投入。
本文以国内114个资源型城市2003—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检验中国资源型城市层面是否存在“资源诅咒”效应,并根据城市类型(成熟型、衰退型、再生型、成长型)进行异质性分析,以探讨各类资源型城市的“资源诅咒”效应是否存在差异。同时,结合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将产业结构转型分为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维度,分析资源禀赋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否存在着基于产业结构转型的门槛效应,探讨产业结构转型水平的提升能否有效改善“资源诅咒”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资源诅咒”效应整体存在于中国资源型城市层面,其中,“资源诅咒”效应在衰退型资源型城市体现得最为明显,在成长型资源型城市却体现为“资源福音”。第二,资源禀赋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着基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单门槛效应和基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双门槛效应,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的提升均能有效改善资源型城市的“资源诅咒”效应。同时,当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跨越一定门槛值时,资源禀赋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由抑制作用转变为促进作用,即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能在一定程度上破解“资源诅咒”效应,但是该破解效应目前还不显著。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论给出了政策建议:制定政策要因地制宜;推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加大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技术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