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叶芝诗歌中的斯芬克斯之谜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fei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斯芬克斯之谜的角度对叶芝的诗歌创作进行研究。斯芬克斯之谜作为哲学概念主要体现在俄狄浦斯的悲剧中。在希腊悲剧中,俄狄浦斯对斯芬克斯之谜的解读是人,他的回答杀死了斯芬克斯,因此可以视为是人对神的胜利,而俄狄浦斯自身的悲剧证明了人无法掌控自身的命运,最终神战胜了人。总之,斯芬克斯之谜的核心在于人对自身命运的探索过程。  叶芝是一个俄狄浦斯式的诗人,这不仅表现在他作为一个英-爱人士面临着身份认同的危机,更表现在他同俄狄浦斯一样经历了对人类命运的探索,对抗与接受。他在晚年曾自称“悲剧诗人”他的诗歌就是对斯芬克斯之谜,即人类命运悲剧的探索,并试图挽救人的毁灭重新建立秩序。叶芝认为只有纯粹的艺术才能解决人与神的分裂,在艺术中人可以实现统一。
其他文献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语言艺术的典范,是研究十八世纪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它以封建大家庭中成长的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官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不再只是关注自己的衣食住行,而是对我国的教育教学更加关注,小学教学作为我国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发展具有较为直接的影响。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大气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微生物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影响。由于营养和水分供应的限制,大气中的微生物很少能长时间单独存活于大气中。在高密度人口聚集地,微生物极易通过
《米》是苏童的一部长篇小说。苏童运用意象以及灵活多变的叙述方式为人们讲述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一个米店家族的兴衰。《米》的英文译本在西方读者中得到了普遍认同并引起了
在日本人的语言生活习惯中,省略是常见的一种方式。而其中句末省略表达为其典型代表之一。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能否正确理解并把握句末省略表现是一个难题。再加上实际使用的
目的建立测定原料乳中蛋白质的离子色谱法。方法用15%三氯乙酸沉淀原料乳中蛋白并抽滤得滤液,用硫酸—双氧水体系分别消解原料乳及滤液,用20mmol/L的甲烷磺酸作淋洗液,Ionpac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本文基于语篇衔接和语言迁移理论,采用错误分析的方法,探讨英语学习者物主限定词的书面输出情况,并试图探究物主限定词使用错误的原因。本研究以航海类专业100名大一学生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