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脉高压性胃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aima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统计分析肝硬化患者并发门脉高压胃病与肝功能分级、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食管静脉曲张及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等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胃肠内科住院且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腹部彩超及内窥镜下检查明确诊断为肝硬化合且资料完整的患者168例统计分析。诊断标准:PHG的诊断标准,PHG诊断标准参考McCormack分类法,McCormack分类法其将内镜下PHG所见分为轻度、重度:①轻度:淡粉红色样斑点或猩红热样疹;黏膜皱襞表面条索状发红;红斑呈剥脱样或镶嵌图案样外观,即红斑充血斑块,黏膜呈现细白网状类似蛇皮样表现;②重度:弥散性樱桃红样斑点或弥漫融合性出血性胃炎。结果:1、168例肝硬化患者中合并门静脉高压性胃病96例(57.14%),并发食管静脉曲张142例(84.52%),根据胃镜下表现分为未出现PHG组、轻度组、重度组。2、门脉高压性胃病与肝功的关系:A级、B级、C级发生PHG分别为20例(11.9%)、57例(33.92%)、19例(11.3%),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PHG与门静脉、脾静脉内径的关系:非PHG组门静脉为13.5±0.31cm,脾静脉为0.95±0.32cm,PHG组门静脉内径14.7±0.38cm,脾静脉内径为0.92±0.25cm,两者门静脉内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脾静脉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门静脉内径与PHG正相关。门静脉内径宽度的增大提示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率提高。4、PHG与食管曲张静脉分级及内镜下食管曲张静套扎术的关系:统计肝硬化患者168例,出现食管静脉曲张142例(84.52%),轻度EV发生PHG为10例(7%),中度EV为25例(17.6%),重度EV为61例(42.9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PHG与食管曲张静脉严重程度不存在相关性(P>0.05),168例患者中选取行套扎治疗48例,排除复查期间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或长期口服普萘洛尔等影响门脉压力的患者,分别于1-3个月、3-5个月后复查,比较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后PHG的发病情况,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前发病率的95%可信区间为28%-56%、第一次复查后发病率95%可信区间49%-76%、第二次复查发病率95%可信区间67%-91%,比较发现第二次复查与治疗前发病率可信区间无重合,考虑治疗后PHG发病率升高。结论:(1)门脉高压性胃病与肝功无关。(2)门静脉内径越宽,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病率越高,脾静脉内径与门脉高压性胃病无关。(3)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越重,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病率越高,但两者严重程度不相关,行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治疗前后比较门脉高压性胃病存在统计学意义,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后PHG发病率升高。
其他文献
电子产品的无铅化和微型化使得作为微电子互连材料的无铅焊料尺寸越来越小(微米级),从细观角度对其相关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纳米压入法对三种常用无铅
针对大型公共绿色建筑可持续性评价,引入AHP方法形成改进后的公共绿色建筑可持续灰色聚类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大连国际会议中心为例进行可持续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基于AHP改
目的探讨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技术对皮肤撕脱伤皮片原位回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8月至2008年7月我科收治的皮肤撕脱伤35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19例行创面封闭
<正>所谓叙事的叙事性联系的基本理念是什么呢?在一个叙事中,前面的事件或者说情况是随后状态的因果关系中的必要条件,或者是两者因果关系必要条件产生的促进因素。更简单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常规二维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的特征尺寸已接近物理极限,并出现了许多非理想效应。而新型多栅MOS器件已从平面结构向双栅(DG)、鳍栅、三
现实场景中人们感兴趣的目标或事件往往与场景中正在移动的物体有关,使得运动目标检测往往成为许多应用中进行信息提取的关键步骤和富有挑战的问题。首先利用单应性变换作为
代际伦理是研究代际关系新的伦理维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家庭代际伦理问题研究、道德价值观代际问题研究、可持续发展的伦理问题研究,其中道德价值观的代际冲突问题的研究是
严歌苓是一位在创作中既保持高产又保证高质的优秀作家。她深谙现代叙事技巧却并未局限于此,而是将小说的叙事技巧融于思想内涵之中并使小说在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交融中无限趋
论述了绿色化学的原理、研究现状,总结了绿色化学技术的应用进展。从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三方面论述了绿色化学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情况,并提出应用绿色化学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