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丙肽对小鼠巨噬细胞功能影响及机制初探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mon2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相关代谢应激性肝损伤,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代谢性炎症是NAFLD发病与进展的基础,而大量证据表明库普弗细胞(KC)在代谢性炎症及NAFLD的病程进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脂多糖(LPS)/内毒素可诱导KC的经典激活。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后,通过损伤相关分子模式与KCs表面Toll样受体4(TLR4)结合引起KCs的经典激活,激活的KCs释放大量的TNF-α及IL-6等炎性因子,加重肝细胞脂肪变及肝细胞损伤,其中TNF-α还可通过自分泌的方式对KCs进行自我激活。KCs在NAFLD肝脂肪变及NASH发生、进展及肝纤维化中均起重要作用。因此,寻找可能的内源性KCs功能调控分子,对了解代谢性炎症的发病机理、单纯性脂肪肝进展为NASH及NASH不断进展的原因、寻找可能的治疗靶标,均有重要作用。甘丙肽是参与食欲及能量代谢调节的内源性物质。甘丙肽是由2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即往有研究表明其可能还参与局部炎症调控甘丙肽在肝脏内表达,其在肝内的生理功能研究较少。我们早期研究发现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肝脂肪变和NASH发生过程中,伴随循环中甘丙肽水平由升高至正常的动态变化,其水平还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等炎症因子密切相关。进一步动物学研究证实外源性甘丙肽注射可抑制CD68阳性细胞在NASH小鼠模型中的聚集,但未能缓解肝脂肪变与肝细胞气球样变,其作用机制不明,我们推测甘丙肽可能直接影响肝内巨噬细胞或KCs功能。目前尚未见甘丙肽参与NASH发生时KCs功能调控的报道。同时,甘丙肽作为机体能量代谢的重要调控因子,我们推测其可能通过影响连接能量代谢与炎症反应的信号通路或关键蛋白,来影响炎症细胞功能与炎症反应。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是目前发现的重要的能量代谢与炎症信号双重调控的重要蛋白。最新发现的关于AMPK在炎症和免疫中的作用支持了代谢在炎症中的作用,AMPK的激活导致NF-κB的激活减少,和被诸如LPS的激活的巨噬细胞中TNF-α减少。因此,甘丙肽可能通过影响能量代谢,激活AMPK信号通路,通过AMPK信号通路影响巨噬细胞功能,进一步达到抑制炎症的作用。本课题将对以上研究假设加以证实,为甘丙肽与NASH关系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小鼠RAW264.7和J774A.1巨噬细胞体外培养,分别分为空白对照组、LPS对照组、甘丙肽处理组。LPS组和甘丙肽处理组细胞均给予LPS(1μg/ml)刺激2h,使细胞激活,后甘丙肽组另加入不同浓度的甘丙肽(250nmol/L、500nmol/L、1000nmol/L)继续处理24h后,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使用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变化;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βmRNA表达变化;使用Latex Beads乳胶微球吞噬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吞噬功能,计数视野内200个细胞中吞噬2个及以上颗粒的细胞比例作为吞噬能力;采用DCFH-DA(50μmol/L)作探针,经流式细胞仪检测ROS水平;使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趋化功能,每孔随机取5个视野,趋化结果以高倍视野下(×400)的趋化指数表示;提取各组蛋白,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和精氨酸酶1(Arg1)蛋白表达水平;提取各组细胞蛋白,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AMPKα、pAMPKα,ACC及pACC的表达水平;提取各组RNA,半定量RT-PCR法检测甘丙肽受体GalR1、GalR2和GalR3在各组中的表达。结果: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LPS处理组IL-6、IL-1β和TNF-αmRNA水平分别较对照组升高(7083±432.5)倍、(3106±104.3)倍和(108.0±47.58)倍,而1000nmol/L甘丙肽处理组三者表达水平较LPS组分别下降55.16%、23.71%和95.10%(P<0.05);Latex Beads吞噬实验分析结果显示,LPS组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为(96±2.17)%,而使用甘丙肽进行混合处理后,不同浓度甘丙肽(250nmol/L、500nmol/L、1000nmol/L)吞噬能力较LPS组降低35.73%、38.63%和50.36%(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甘丙肽处理组较LPS组活性氧自由基产生降低18.22%、19.17%、21.35%(P<0.05);Transwell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甘丙肽(250nmol/L、500nmol/L、1000nmol/L)处理组较LPS组巨噬细胞趋化能力降低55.93%、57.14%、71.42%(P<0.05);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iNOS蛋白在LPS组较空白对照组升高(19.5±1.964)倍,Arg1蛋白水平在LPS组较空白对照组降低62.18%,而给予1000nmol/L甘丙肽混合处理后,iNOS蛋白水平较LPS组降低41.63%,Arg1蛋白较LPS组升高(2.31±0.12)倍(P<0.05);逆转录-PCR结果显示,在未处理的细胞和LPS处理组以及LPS和甘丙肽(1000nmol/L)处理的细胞中均有甘丙肽2型受体(GalR2)及3型受体(GalR3)表达。小鼠J774A.1巨噬细胞:Latex Beads吞噬实验分析结果显示,LPS组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为(90±1.35)%,而使用不同浓度甘丙肽(250nmol/L、500nmol/L、1000nmol/L)进行混合处理后,吞噬能力较LPS组降低41.73%、45.33%、49.78%(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结果显示,甘丙肽处理组较LPS组活性氧自由基产生降低58.47%、43.26%、55.13%(P<0.05);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LPS组iNOS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1.7±0.13)倍(P<0.05),在给予甘丙肽(500nmol/L、1000nmol/L)混合处理后,iNOS蛋白水平较LPS组分别降低约49.17%和55.36%,而1000nmol/L甘丙肽处理组Arg1蛋白水平较LPS组升高约(1.49±0.12)倍,与LPS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在小鼠RAW264.7中,在LPS诱导激活巨噬细胞后,加入甘丙肽(250nmol/L、500nmol/L、1000nmol/L)处理后,均可见pAMPKαThr172激活,AMPK通路下游靶蛋白pACCser79均可见激活,在J774A.1巨噬细胞中,甘丙肽处理组(500nmol/L、1000nmol/L)均可见pAMPKαThr172激活,AMPK通路下游靶蛋白pACCser79在使用1000nmol/L甘丙肽处理时可见明显激活。较未处理组及LPS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丙肽降低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和趋化功能、减少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从而抑制小鼠巨噬细胞的促炎表型,这一抗炎作用可能是通过细胞表面的甘丙肽受体介导,并激活AMPK信号通路来实现。
其他文献
在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GDP作为核心经济指标,未体现资源环境因素的不足日益凸显。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陆续启动绿色GDP研究和实践,但在推进过程中遇到较大困难,绿
造纸工业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基于制浆造纸行业的特殊性,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水,即使经过水的循环使用及工艺改
移动式小型加速器中子CT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和部署灵活等优势,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移动式小型加速器中子源源强相对较低,对中子CT重建算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
μSR(muon spin rotation/relexation/resonanc)技术使用高自旋极化度的μ子束(表面μ子极化度约为100%)研究凝聚态物质的结构和动力学信息。加速器产生的极化μ子束被注入样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以及太空任务的需求,现代航天器朝着越来越轻型化、柔性化的方向发展因而可以减轻航天器的重量、延长航天器在轨时间。挠性航天器的特点之一表现在动力学
精密表面光学元件在诸多高精尖仪器和设备系统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表面缺陷检测是光学元件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缺陷不仅影响元器件的美观,还会降低所属光学系统的性能,
目的:在颅颌面外科领域,因骨骼具有刚性解剖结构不发生形变的特征,使得数字化光学导航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颅颌面骨相关手术精度。但由于软组织易发生形变的特性从
本文采用预应变、低温循环处理等方法,配合原位高能X射线衍射、中子衍射等一系列结构表征手段,对Cu48Zr47.2Al4Nb0.8非晶复合材料中B2 CuZr相的马氏体相变机理进行研究,使用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产妇产褥期膳食摄入情况,分析膳食与母乳宏量营养素、脂肪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自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连续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孕晚期妇女作为受试者,按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通讯基础设施。随着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互联网数据的急速增加,互联网早已成为现代信息化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互联网的稳